白光笼罩下的身影紧紧吸住了我的眼球。

无法动弹,也不应该有动弹。

如果对方是什么深空未知生命体还有什么奇怪的灵能的话,这么随便的一动就能让自己短短的探险旅程随即画上句号。

不过情况好像并没有那么糟糕。

那位少女好像完全没有意识的样子,眼中没有目标。

我记得生物学老师聊天的时候说起过这个……

长时间的冬眠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停止了生命活动,肉体依旧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许多难以被察觉的动作,比如手掌忽然的聚合,并拢的腿部忽然分开,当然也包括……

忽然的睁开眼睛……这个特别容易被察觉。

还特别容易吓到人。

有没有什么测试意识的办法……头灯,对了我现在还能用头灯。

维持着身体的姿势,将“开灯”的这个需求投射进意识,就和刚才在那个像是船员生活区的廊道中无意识所做的一样。

随着脑门一阵发热,明亮的光芒笔直的射向冬眠仓的玻璃舱壁上,整个房间霎那间开阔明朗了许多。

随后让头部发烫的感觉逐渐冷却,灯忽地一下就灭了。

还好刚才在餐厅里实验了一下灵活运用这个身体的方法,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

如此的重复了几次,完全没有见到少女的面部或者眼睛有任何的收缩的倾向。瞳孔反射倒是很稳定,人还活着没错。

大脑刚刚意识到这个事实,身体就不由自主的一同放松下来。纵使这具身体如何的坚毅还是高效,想要把这种从肉体中直接带来的反射给克服,依旧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在活动过肢体后,靠近这台相比起一般冬眠仓整整大了一号的机器,仔细的开始观察起这件对于这般破败景象而言,相当突兀的奇妙景象。

机器并不是完美的一个整体,更像是在一台老旧的冷聚变引擎上加装了一切可用的稳定辅助部件去维持运作,这让这个老铁块的表面崎岖到无法形容。危险至极的各种管道与电缆线路就这么完全的暴露在外界下,除了在可能有放射性泄露的位置装上了尽可能厚的防护板之外,完全没有准备后续维护其他部分的余地,也可能是手上有的材料并不允许这么做。

就在冬眠仓的后方,一个蒙上了厚厚灰尘的小屏幕孤独的倒在地上,一串密密麻麻的数据线四通八达地通向机器的各个位置。

这是相当老式的液晶触控面板,不过应该还可以用。也不像是电容式那么轻薄,明显是安装起来更方便的红外线式。那么就算手上没法导电应该也能使用。

不过灰尘比想象中的大得多,触摸屏已经没法很好的工作,好在屏幕本身还能正常启动,这系统看起来也像是现场编的……

花了一点时间,这台机器的大体状态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大部分状况都和看起来差不多,也就聚变燃料的消耗比想象中快上不少,时间记录器上好像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燃料不应该消耗的如此之快才是,如果是这种速度的消耗,冬眠仓早应该停止工作。要么是冬眠仓很晚才启动,要么是还有其他早已经被消耗的冗余电量,或者……现在在用的才是真正的冗余。

猜对了。

这系统在深处很小心的留了一个后台,在不惊动这个地方的警报的前提下,将这整个地方的聚变电力系统的能量全部导向这里。但是将这个地方的全部电力全部供给向一个小小的冬眠仓……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麦克白号?这是这艘大型飞船的名字吗?

差不多弄完了机器相关的东西,该解决那个最让人意外的发现了。

少女依旧保持着望着大门前的姿势,没有任何的动静。

外表并不算特别出众,但是对于我这种审美能力无限接近于零的人来说,用“漂亮”去形容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说法。

一头长长的黑发裹挟着冬眠服紧紧的贴在身体上,让本来就不算纤细的身材更为曼妙。不过我的这副躯体貌似并不允许我对这些生理上的意识需求做出过多的反应。这种平视少女躯体又让人完全没有动摇的感觉,让人感觉实在是奇怪。

刚刚才睁开不久的眼睛上还留存有不少的水分,冬眠仓运行时内部的湿度还没到达这般高度,不过这么长时间的睁开双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太阳灯的少量照明的亮度比想象中要高得多,刚才本来还意识到那样用强光直射人眼可能会造成视觉损伤,现在看来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反而是光线弱一点,这里面的少女可能就得被认为是个死人了。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重要得多的问题。

这东西快没电了,没电了,人就真的会死。

本来按照太空航行公约中的内容来说,并不应该主动的干预处于冬眠中的人或者深度重启动中的机械的,但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

这女孩不单是我从醒来到现在见到的唯一一个人类,她还可能提供一些相当至关重要的信息或者是指引。而且在人道主义层面上,就算现在的自己准确来说应该是仿生人属于机械的一种,就这么看着偌大太空中宝贵的生命就此消逝,依旧让我于心不忍。

那么只用让这个地方的电力恢复就好了,一艘大型飞船的聚变燃料储能应该足以支撑这台机器运行很长一段时间,就像当年的李尔王号殖民舰将大家带到家园一样。

如果麦克白号的构造和其他大型舰差不多的话,每个大型房间的出入口旁边多半都有一张记录了船舱位置的合金板被安装在那里。

猛地一个回头,开灯,灰尘也没能覆盖住那充满规划与设计的美感。简单的记下地图后,向着麦克白号的舰桥前进。

刚刚在看到这么多冬眠仓的时候,就大概猜想这儿会不会是李尔王号同型号的殖民舰,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毕竟这两艘船,连基本结构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能是地球原来发射的三艘殖民舰之一也说不定,当然不是的可能性更高,这地方完全没有还在被使用的样子。除了维护通道和运输通道中随处可见的停机的清洁机器人与那台唯一的在运行着的冬眠仓之外,就再也没见到什么被使用过或正在被使用的电子器械了。普遍的磨损程度都非常低,毫不夸张的说,这艘飞船现在直接投入使用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因为这里与自己记忆中李尔王号的房间的相对位置相似度很高,这种莫名的亲切感让自己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没过多久就穿过了机械整备室到达了舰桥。

熟悉的广阔空间一步步映入眼帘。

以前作为实践学习到过李尔王号的舰桥做过考察,这俩飞船果然是同一个型号的。

就连设备的基础构造与位置安排都没什么区别,虽然并没有舷窗的开阔视野作为参照,但依旧能一眼认出设备的位置,尤其是在右手边的全息影像基座与屏幕,还有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大红色播放键。当年自己主要负责的就是全息技术的系统维护。

到现在也搞不懂设计师为什么要把一个播放键搞得像自爆开关一样……恶趣味吗?

暂且把旧事放在一边,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这个大家伙弄活。

如果是完全停机而不是轨道待机状态的话,中央控制应该有应急状态下可以使用的自启检查。

捣鼓了一会儿中央控制台,手动强启动后在安全模式下进入初始化流程,如果系统能使用的话,应该会自行判断自启检查是否还可以使用,可以的话事情就能简单很多了。

在机器滋滋的转动了一会儿后,控制台幽幽的泛出淡绿色的光芒。

成了。

随后,悬浮窗口缓缓的飘到面前。

接下来就只用绕开警报然后让整个聚变发电核心运转起来就行了。

然后,屏幕上显示出一行我闻所未闻的警告。

警告,聚变燃料储备已降至安全界限以下,请与总工程师或舰船主要负责人联系。

啥?

整艘船的燃料都被用光了?这在这种能源高效而又富裕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除非……那个冬眠仓把整个系统的电力储备全给掏空了,可那是能支撑单人冬眠两千多年的量啊,难道这女人本身就是从地球来的?

对现状愈发的感到奇怪的同时,也只能去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生命循环系统的内部可能还有少量的水资源储备,靠着这个躯体的话,也不是做不到手动添加燃料,不过能不能有更简单的解决办法?

正当感到头大的时候,双手无聊地在悬浮窗口上划来划去,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丝有用的信息,途中,目光却突然在一个页面上停了一下。

四个接入舱里,有一个舱室还在被使用。一大片的红色警告中的那一抹绿色实在很难不让人注意到。

大型殖民舰并不需要多余的燃料储罐,但是附加的储存舱是合理的,当然在空间站上停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不过一般的空间站都会带着两套甚至三套发电系统以应对紧急情况,在有一套完整的太阳能发电阵列的情况下,支撑一台冬眠仓运行完全绰绰有余才对,除非是那里和这船一样也属于半废弃的状态。缺少维护的阵列确实坚持不了多久的高效运行。

不过最有可能的还是……小型飞船。这才是接入舱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先对生命循环里的东西留个心眼,优先去探查一下接入舱的对面到底是什么。

草草关掉控制台后,向着3号接入舱前进。

刚刚靠近舱室的时候,一阵白光限制住了双脚前进的步伐。

关掉头灯,小心的从拐角探头向外观察。

那是……LED灯泡?

一个聚变电池孤零零的立在地上,半空中飞着一个古董级别的LED灯泡。也攒了不少灰。

先不管这种老古董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被挖出来的,接入舱大开的门里完全没有什么气体流通的样子,半空中的各种杂质在灯光下就像永远不会转动的投影灯罩一样。相当久没在通道中看到的地面上的脚印相当乱,不过也和之前见到的脚印差不太多,都被没那么厚的灰盖着。

那这地方……应该也没人。

慢慢靠近舱室,在确定里面没有任何声音和活动的物体后,安心的向内部探索。

不小的空间里塞下了尽可能多的没见过的像机器一样的东西,但是大致位置安排和传统飞行器区别并不大,在一堆东西的中央与背后还能勉强看到舷窗,昏暗的巨大星体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背景依旧是辽阔无际的单调黑幕。

这就是一艘飞船了吧……而且……我真的没有见过这些奇怪的机器吗?总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仔细思索一番,甚至能记起一两个机器的具体作用,比如靠近中央的那个外部贴着一大堆管道的正方体是用来运算区域光速的,左边的那个梯形的是用来记录区域粒子数和区域粒子质量的。奇怪……我真的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吗。

而这个房间的后方,是两道和自己醒来的地方差不多的金属门和一扇单向开关的防爆门,里面都没有什么声音,目测两边的是船员舱以及生命循环装置,靠近后方深处的是聚变核心以及一套混合推进引擎,门旁边的警告标志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通用高能警告标识。

那么现在,该尝试一下让这艘船活起来了。

在一堆器械的中央,一个像是操作台的东西孤零零的矗立着,就在操作台前两三下便比自己想象中更简单的打开了这艘飞船的主控系统。

真的很熟悉……

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是机器躯体的额外加成,我操作起这艘飞船竟然毫不费力。

主控Ai几乎不能被叫做Ai,完全就是一个简化操作才做出来的简单应答程序,系统用的是标准的通用控制系统,就是各种地方都有修修补补的痕迹,风格和那个运行的冬眠仓的简易控制系统类似。可能是同一个人写的。不过启动流程并无太大变化,就按书上教的做就可以了。

不一会儿,整艘小飞船就活了起来,换气系统轰隆隆的努力工作起来,各种器械也像久卧病床的病人重获新生一般。一股预示着文明与科学的交响乐在耳边悄然奏起。

万幸,飞船的结构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系统损耗可能稍微偏高,但是明显有一直被维护过,状态比麦克白号稍差一些。最重要的是,燃料舱还剩下一半还多。

留下这艘船能接受的最低幅度的星际航行燃料需求,其余部分全部转给麦克白号的方法完全可行,就是这点燃料对于麦克白号那偌大的燃料储存舱来说,基本算不上什么。不过能解燃眉之急就行。

先让两艘船的主控成功对接,再利用远程控制和那个冬眠仓的后门绕进聚变核心,直接将小船的燃料逆向输送回庞然大物的体内。

操作了一会儿,小船的地板忽然开始轰隆隆地震动起来。

成功了。

伴随着各个系统咆哮般的轰鸣声与在船舱中来回震荡的声音,这艘曾经象征着人类最前沿的技术与最终的希望的巨兽,从接近终末的深渊中,再度醒来。向着无尽的深邃海洋,发出了能震撼无机星河的蔑视般的号角。

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

活灵活现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