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最终书写了你:对16型作者人格测试的思考

文章分类:轻之文库专栏  作者:甚谁   发布时间:2018-06-04 17:01


双层结构与文学场域

在16型作者人格测试中,作者人格被分以四个维度、四组倾向来衡量。即:

基调维度:戏谑(Irony)↔严肃(Serious)

文字维度:描写(Describe)↔叙述(Narrate)

取向维度:抒情(Emotion)↔批判(Critical)

导向维度:反映(Reflection)↔实验(Test)

这四组可以总结概括为:氛围,风格,态度,目的。作者带有怎样的目的和态度,以怎样的氛围和风格去写作,会是整个测试给出的最终结果。


当然,我们可以说在文学理论上这并非是一套严谨的区分体系,但是当我们转而去思考什么是文学创作中一套严谨的体系的时候,我们反而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并非存在某种不言自明的理论框架,而正是先存在了创作者的书写行为,其后才存在某种理论框架得以理解这种行为。所谓理论框架与体系不过是我们得以理解某种实然存在的写作行为的一种话术而已。

因此这一事实可以让我们反思以往的心理人格测试所经常出现的误区:被测试者主动进入到某个标签之中,其后用那一标签去理解自己的行为。

这无疑是一种原因和结果的倒置。

但在16型作者人格测试中,这种传统测试反而呈现一种双层结构——正因为这并非是直接对于被测者的人格测试,而是他作家身份的人格的测试,因此测试的结果最终导向的是被测者对于创作或者文学的看法。这也是这个测试之所以合理的地方:它并非是一个实然的测试,而是应然层面上的,即被测者对于文学以及自己想要书写的文学的态度与看法,再从这种看法中窥见被测者的人格。

而建立在这种双层结构之上,再回去思考测试的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发现这四个基调虽然并非是一种系统理解文学的体系,但都是在文学创作中与作者本人的人格和心理相关度高的几个话题。

譬如在测试的第十题中“我认为小说里也应该重视道德问题”,在看过测试结果比例之后,我们可以认为这道题目是决定戏谑↔严肃,反映↔实验这两个维度的偏向的。但显然这也绝非只是一个创作问题,它更多的涉及到被测者对于道德看法。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会让人自然联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与托尔斯泰作品。当选择在作品中也应该(不应该)重视道德问题的时候,事实上等于回到了托尔斯泰(当然还有其他作家)对于写作亦或者是文学这件事进行思考问题之中。这样看来,这与其说是某种测试,倒不如说是将被测者召唤到那些作者写作前做决定的那一瞬间(当然,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使他们也经历一次决定。

整个测试五十多道题目,基本是将作者拉回到萨特说的那种“它(文学)暗示自己仅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一种历史瞬间。”即其他作者本身处在的那种文学场域之中去。

萨特还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文学”“存粹的文学”,因为这一瞬间通过其揭露的底蕴,突然指向永恒的人,一种永恒的教训,但他与教训者本人的明确意志相左。这是一种不会在明确意志的表层浮现的想法,它只有在“自我”在某一瞬间思考某一问题的时候才会浮现。

也就是说,这一16型作者人格测试的核心在于,通过将“文学”“写作”设置为与“我”相对的客体,然后在“我”对于客体的态度上转而去找到“我”在这些文学创作分类之中的位置。


作为事件的写作:何为“自我”

但这只是一个披着文学外衣的人格测试吗?

显然不是。

或者说,正因为其有人格测试的属性,它才能够成为一种“创作测试”。

日本著名文艺批评家小森阳一在其著作《作为事件的阅读》中将阅读视为一种“自我”与“他者”的邂逅。

我们阅读的是他者所要表达的文字,是别人的语言习惯和积累。自我正是在于他者的语言的不断邂逅之中才拥有自己的位置,所谓“我的语言能力”应该在考虑到与“他者的语言能力”的关联性中去思考。因此所谓阅读不过是这样一种事件:

“面对每个瞬间呈现出的语言文本,一方面要让身为他者的表现着透过文本型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展示出接受语言的读者自身的存在,并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编辑为渗透、干涉、反抗、同意等各种互动的可能性。”

当小森把阅读视为一个事件时,等同于写作在这一层意义上成为了一种事件。写作无非是所谓阅读的反转,即将自己的表现、自己的价值观进入读者之中,两者之间发生种种复杂的关系。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有作为作者的“自我”才行,而这样的“自我”要怎样才能得到呢?自然是从阅读之中——这并非是一个朴素的“成为作家”的逻辑:多看书。而是一个广义的,“作为事件的阅读”那个层面上出发的。即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将某种东西视为客体,然后通过与那种客体之间建立的联系(也可能是冲突)来确立“自我”。

当“我”选下了更爱幻想故事胜过现实故事的时候,自然会在反映↔实验的倾向中远离反映,“我”选下了一堆这样的选项,最后成为了IDET “绮想型写手”。但是整个事件并非在这里结束了,这一结果正开始对“我”发生作用。因为“我”知道了在四个维度上“我”更多的倾向戏谑、描写、抒情、实验。“我”的那种单纯是下意识的“说不出理由”的喜欢在这一刻被实体化了,倘若“我”写作的话,“我”自然应该向这几个方面多去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并非是这样进行写作的,它还能够引导“我”去尝试改变目前写作方式的侧重点。

这也是16型作者人格测试的最关键的一个效果。它与其说是一种测试,倒不如说是一种测试形态的创作理论框架。它给到的是一种朴素但可能简洁有效的分类法,使得创作者能够从中立即发现自己的倾向和盲区、且定立自己作品的主基调。甚至它本身框架可能存在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优势:戏谑/严肃的划分真的严谨吗?作者从作品从隐身的创作潮流中要如何再提“叙述”?抒情就真的不隐含着批判吗?实验倾向就是真正的空中楼阁、而并非带着反映现实的要素?

这些问题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它基本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各种争论,但是正因为进入测试也是类似于“阅读”的事件,因此能够使得被测者不仅在其中遇到自我认同和引导,还能够获得身为创作者的问题意识。


见字如面:故事最终书写了你

“见字如面”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词,但是它应该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在你书写故事的时候,你的故事最终也书写了你。

自我在阅读故事的时候生成,同样也在写作故事的时候生成。阅读的故事最终变成书写的故事,这正是故事书写了你——某种价值体系与世界观建构了“自我”的证明。

但被建构并非是一件坏事。

我们都知道,故事绝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正因为有缤纷繁复的故事驱动着我们,来做测试的人面对着种种“稀奇古怪”问题的时候反而会心一笑、又或者抓耳挠腮,觉得难以做出选择吧?譬如“感人肺腑”“思想深邃”两种不同倾向的评价。又或者“想要的生活”和“生活”的区分,再或者“再也无人问津”的悲怆。

所以正是因为你、我、或者别的什么人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故事,我们最终才得以走向了story teller的大门。也正因为这种向往才使得16型作者人格测试一下流传了起来:因为我们想要知道创作者都具有怎样的人格,而我在其中又有怎样的位置。而当进行到这一步,就已经是崭新的阶段了。最后在这里的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即你已经在与他者的关系,一种语言体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接下来更为重要就是通过自己的写作行为来确认自己的自我认知以及定位,将那些进入了你的思绪的故事其内核传达下去吧。



QQ图片20190903184601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