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应当有一张插图,但在重新审核的过程中神秘失踪了。简单来说的话这是一条花边新闻,内容是美国的一个女中学生声称瑞典的“气候少女”格雷塔的言论完全不切实际。

甲:美国要率先实现《我的妹妹会读汉字》里面的○○运动少女化了。

乙:你这个逻辑……我很想反驳但好像也说得通。

甲:不是我自夸,真正的○○控连键○的时候都是○○控。

乙:没人夸你。

甲:与此同时,日本目前仍然是老人○○,并且必将长期是老人○○。

乙:这个句式我是不是在哪听过。

甲:○○控阵营的核心国家还是老人○○,反○○控阵营的领袖反倒率先实现了少女○○。你不觉得这事情非常的讽刺吗?

乙:有像你这么划分国际阵营的吗?

甲:说起来,这并不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少女参与○○。另一个例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萨曼莎·史密斯。这个美国○学生突发奇想地向当时的○○书记安德罗○○写信问他“○○为什么要征服世界”,却意外地得到了一份详细的回复。安德罗○○还在信中邀请她到莫○○来看一看。然后她去了,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认识到了一个和西方印象完全不同的○○,成就了一段佳话,并在不久之后死于飞机事故。在那之后,美○双方互相指责这是对方的特工干的。

乙:你为什么会知道这种冷知识?

甲:因为我的脑内存有十万三千个小○生的情报。

乙:好吧。

甲:让我们回到《我的妹妹会读汉字》吧。这书里面的另一个○政设定也在这几年实现了,神奇的是,实现它的也是美国。

乙:哦?

甲:外交赖皮化。

(注释:在《我的妹妹会读汉字》的设定里,日本在22世纪的首相是一个设定上是“全体国民的妹妹”的虚拟形象。她的独门绝技是在外交场合卖萌从而让谈判无法正常进行,籍此迫使对方让步。)

乙:不是,这有什么关系啊。

甲:你就说特大统领的外交风格是不是赖皮嘛。

乙:是有点。但是……

甲:那你说赖皮管不管用。

乙:管用是管用,但是……

甲:那不就成了吗?

乙:这成了个锤子啊?

甲:对了,我突然想到,过几年会不会出现书中描写的虚拟形象参政——现在应该叫vtuber参政了。

乙:你这是越说越不靠谱了。

甲:想象一下,如果日本哪个小党的议员一拍脑袋决定给自己弄个虚拟形象,是不是能给自己博个亲民的好名声。然后票数是不是就上来了?我听闻现在已经有公开宅系爱好的议员了,vtuber议员想来也不远了。

乙:但是死宅懒得出门投票啊。

甲:然后,按照我们这个大○○内卷圈的惯例,是不是分分钟满议院的vtuber。

乙:请勿发明新词。

甲:乌○○前几年就实现演员参政了。而我们知道,Vtuber到演员的距离是小于演员到总统的距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vtuber成为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乙:这么说还真有点意思。

甲:说到底○○也只是在代表背后的利益集团发声而已。为什么不把前台的形象弄得可爱点呢?

乙:合理。

甲:反过来讲,各国○○们本来就相当于是代表了各自派系的虚拟形象啊。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治人物的换代就跟虚拟偶像团体毕业差不多。

乙:然而,虚拟形象可不会○○○○○○○○。

甲:这个嘛,你就当他是中之人一时口嗨吧。

乙:成了。

甲:成了。

后日谈,其一

甲:我突然有些在意,不知道日本那边有没有在关注这个事件。

乙:怎么讲。

甲:要是关注度充分高的话,下次cm应该能看到这两位作为女主角的百合本。说不定会有○○本。个人强烈推荐特大统领当男主角。

乙:人家今年要办奥运会,别闹。

后日谈,其二

乙:我很好奇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我的妹妹会读汉字》书评。

甲:因为它是整篇文章的话题之一啊。

乙:但我们评了吗?

甲:那就现在补一下吧。

乙:可。

甲:本书展现了22世纪的日本,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打击。故事讽刺性地让萌文化成为了社会主流,而现代的主流文化成为了过气的旧文化。

淘汰旧文化的一大标志是全面弃用汉字,只使用假名——而主角的妹妹作为一个“古风美少女”,热衷于阅读“深奥”的现代通俗小说。小说的标题由此而来。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角色反转,在小说的后期,未来人登场,展现出了不管是假名还是汉字都被废弃,全面使用颜文字的未来。

故事的主旨得到了升华——长远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毫无意义。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我们每个人,最多也只不过是车辙印里的一片微尘。

就故事的史诗感和给读者的震撼感来说,这个结局跟《三体》的“死神永生”五五开。

乙:我们读的是一本书吗?

甲:这只不过是不同的观察角度。

后日谈,其三

甲:蔡女士○○○○○啊?(粤语)

乙:要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