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2月10日上午,73041合成化旅某训练场:

一级军士长毛小民坐在宽敞的驾驶室里,静静等待着团长给他和他的战车下达命令。

他驾驶的这辆战车,目前在全军之中只剩73041合成旅保留有一个不满编的排了,而且他的坐车在全排11辆同型战车里也是特殊的,它进行了大量改装,成为了一辆单人就可以操作进行作战的战车。

在一辆快要退役的战车上大费周章,目的只有一个,和这个合成旅的性质一样:宣传。

73041合成旅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将空军编制和陆军编制整合在一起,并受战区司令部垂直指挥的部队。理论上,这支特殊的合成化旅能够快速响应、快速支援、快速调度。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团级单位都受到战区和军种的双重领导,上级单位之间职权划分混乱,行政管理和战训指挥职能互有交集,导致命令执行需要反复请示汇报,反而是增加了管理指挥的复杂程度,完全没有达到对外宣称的“扁平化”。

但就是这样一个试点单位,硬是成为了“全军模范”,无论是内部报道还是外部宣传,都将这支部队在纸面上塑造成了代表中国军队先进结构转型发展方向的标杆。于是,越来越多的“拳头装备”、“新锐武器”被送到这里,全然不顾早已不堪重负的后勤,甚至出现一个自行火炮连出现4种不同型号的火炮的尴尬境地。

毛小民曾经戏谑地说过,整个合成化旅的武器型号,比印度全军都要杂。

当然,型号繁多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论哪个部队的领导、无论哪个国家的外军代表和军购招标员来这里,都能把想看的装备看个全。于是,73041合成化旅成为了全军接待最频繁的单位,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御用表演推销广告宣传旅。

“6505号车,出发。”无线电中传来团长的声音。

“收到,6505号车出发!”毛小民应了一声,踩下了油门。

战车迅速启动,毛小民一边换档一边把驾驶员入口舱门往上推了一点。舱门是经过改装的,可以抬起一个不显眼的角度并固定,这样,驾驶员就可以仅把眼睛露出来,通过加装在上面的挡风玻璃直观地观察外面,而舱盖的外形则隐没在战车本身的棱角之中,如果是远距离参观的话,是不会被外宾看出门道的,尤其是那两个人还不是装甲兵的情况下。

战车驶过一个半米深的水坑,迅速冲上一个斜坡。这辆战车表现出了强大的抓地力,速度超过了每小时40公里也没有在越过坡顶时跳起,稳稳地碾过上下坡道,冲进一条砂石路面。

砂石路面的尽头会有一截散布着龙牙(一种反坦克障碍物)的区域,毛小民必须趁现在将速度提升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

毛小民无视战车的颠簸,熟练地换挡,而后,战车一侧的履带压上了龙牙。

这辆战车使用的是99式坦克的底盘,而炮塔只有99式炮塔的一半重,虽然增加了一些电子设备,但乘员和弹药的减少(只带了3发穿甲弹)使得这辆战车在动力未打折扣的情况下,比99式轻了十几吨。又因为底盘的重量远大于炮塔,重心被压得很低,令这辆战车的越野能力超过全球所有现役的主战坦克。

横穿一公里长的反坦克障碍区,战车的速度下降到了时速25公里,毛小民知道,现在战车的履带板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了需要更换程度的损伤了,不过既然是表演,就不要在意装备损耗了。

现在战车的速度相对适中,既不会太慢以至于让外宾觉得“动对动射击”只是个名头,又不会太快令战车难以瞄准。毛小民确认了一下射击目标,那是一个安装在电动底盘上的大木板,上面还画着雪地迷彩。他让战车转了一个小弯,让战车和目标的运动方向一致,然后改为自动巡航,脚踏在地板上一蹬,座位沿底部铺设的滑轨倒退着移动到了炮手位。

为了实现单人操作的功能,炮塔的座圈吊篮上开了一个豁口,打通了驾驶室和战斗室,让操作员可以连同座椅一起进行炮手和驾驶员之间的角色转换。

毛小民调整火控计算机,将模式由“稳像”调整为“扰动”。作为一个服役时59D型坦克都没退役干净的老装甲兵,毛小民打骨子里不怎么信任那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瞄准方式。诚然,火控计算机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解算,炮手需要做的仅仅是把电子准星对准目标,等计算机给出完成信号之后按下发射键,但是天知道这一发能不能打得准,尤其是在战车剧烈颠簸之后,传感器可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根据毛小民的经验,使用稳像火控动对动射击远距离目标时,首发命中率可能连九成都不到。

弹药架里倒是有一枚炮弹的冗余,但是毛小民不想动用这发备用弹——这可是在外军代表面前的表演,要是有哪怕一发没打中,那陪同的首长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毛小民把眼睛放在炮长瞄准镜上,通过密位仪计算出与目标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工作在扰动瞄准模式下的火控计算机,将战车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移情况转化为炮塔转动的角速度,并将角度的提前量反馈到瞄准镜上。毛小民转动炮塔,电子准星对准目标偏左约半个密位的地方,然后不等横风传感器重新修正电子准星,直接按下炮击按钮。从瞄准到开火,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三秒。

嗖————

没有发射药剧烈燃烧的轰鸣,也没有炮弹出膛的巨响,甚至连炮管都没有进行后座移动,当然,也没有烟雾和炮弹壳回到战斗室之内,只有一道转瞬即逝的耀眼蓝光从炮管与炮塔的接缝处渗进来。

在开炮的瞬间,毛小民把眼睛从炮长镜前移开,再凑过去观察的时候,目标已经翻倒了。

“6505,进行静对静穿甲演示。”

“收到,正在开赴指定位置。”

确认击中目标之后,毛小民移动座位回到驾驶员位置,他将战车开入一个画着边框和“X”标记的地方,虽然因为角度原因看不见地面上的标记,但毛小民知道,战车停稳的时候,正好压在X标记上。

停下战车之后,毛小民再次回到了炮长位上,他知道大约6公里外,停着一辆打靶用的T-80U实车。

这个距离在激光测距仪的工作范围之内,但战车与T-80U之间隔着一个平缓的突起地形,激光无法直射目标。

当然,这也是表演的一环。

毛小民伸手按了一下车长位边上的一个按钮,一架旋翼无人机从战车炮塔后方的置物架上飞了起来。毛小民操纵带有摄像机和测距仪的无人机停在他和目标之间的空中,用无人机上的测距仪照准目标。几秒钟之后,经过换算后的距离数据被火控计算机反馈到面板上:6.1公里。

由于无人机在微风中略有晃动,这个数字的个位和十位始终无法固定下来,不过,这对毛小民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表演之前,停车的地方和停放目标的两块区域已经经过了精确的阵地测量,毛小民不用看也知道目标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战车和目标之间没有高低差,这得以让毛小民在脑中完成大致的演算。

电子准星再次出现在瞄准镜上,毛小民耐心地等待火控计算机根据无人机回传的数据进行横风误差修正和弹道计算。电子准星在经过几次移动之后,渐渐稳定下来。毛小民稍微将高低角向上调整了一点,然后将供电器的功率调到最大,硕大的供电器开始发出令人无法无视的巨大噪音。

以最大功率开炮会显著降低供电器的寿命,不过为了表演效果,毛小民必须这么做。

嗖————

PDT-07式电磁轨道炮将没有发射药的长杆钨合金穿甲弹以每秒2600米的初速度送出炮膛,穿甲弹以微小的仰角越过土坡,准确地击中了T-80U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

…………

……

在耀眼的光芒亮起之前,我将视线移动到了即将被击穿的T-80U坦克残骸上,只见一道速度极快的闪光从T-80U的炮塔正面钻了进去,又从炮塔的后部穿出,在击穿炮塔后部装甲时,弹芯发生了方向偏转,一头扎进底盘里,由穿过了车尾,最后在沙土地上激起一块块碎石。

我不是装甲兵,但我知道鹞式攻击机使用的70毫米航空火箭如果直击T-80U的正面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是贵军新一代的主战坦克吗?”我好奇地问。

“这是11式自行反坦克炮(PTZ-11),非正式代号叫做‘无羽箭’,是全球现役战车中唯一一款使用电磁炮作为武器的战车,它可以在3千米内击穿任何装甲载具。”叶中尉向我介绍道,“同时,无羽箭的火控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先进的。如你所见,它甚至可以通过无人机中继进行超越射击。刚才的击毁距离超过了6千米。”

“真厉害。”

我赞叹的同时看了一眼身边的米菈,提防她突然有拧我一下,不过似乎地面载具不再米菈的警戒范围之内,她比我还新奇,津津有味地听着介绍。

经叶中尉的提醒,我记起来几年前在杂志上看过这种电磁炮战车的介绍,但很快,相关的消息就销声匿迹了。

“姑且问一句。”我问道,“这么厉害的战车,贵军为什么没有大批量装备呢?”

叶中尉听后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意料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

说实话,我并没有当“外宾”的自觉和经验,少校军衔在大多数部队中已经是管理层人员了,但我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前线战斗员的身份上,毕竟我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大学,对外交和政治也一窍不通,脱口而出了一个像是让东道主难堪的问题。

“因为无羽箭不太符合我国目前的作战环境和军队发展方向。”短暂的愣神之后,叶中尉回答了我的问题。

这一次,我识趣地没有追问“为什么不符合”这样的问题。

“二位想要近距离参观吗?”

叶中尉向我们发出邀请,我欣然接受。

我先让叶中尉带我们去被击中的T-80U跟前,我看到T-80U残骸的炮塔和底盘正面,有大大小小十几处被击中的痕迹,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被击穿,但是有一处刚刚形成的弹孔尤为显眼,它足有拳头大小,弹孔的边缘还隐隐约约冒着热气。

我绕到T-80U的后面,看见一个土坑的中心插着一小节金属棒状物,这是刚才无羽箭打出来的炮弹么?我俯下身去想要把它从土里拽出来,发现它嵌在土里纹丝不动。

“要我帮你拿出来吗?”米菈探过头来问。

“嗯,麻烦你了。”

米菈弯腰,用一只手就将它从土里拽出来。

这确实是一枚钨芯穿甲弹,弹头部分能明显看出被装甲消耗之后的自钝效果。

据说T-80U的炮塔正面有超过600毫米的等效匀质钢装甲防护力,一枚从6公里外曲射的炮弹能有这样的穿深,威力不容小觑。

“要去看看无羽箭吗?”叶中尉又问。

“好的。”

我们坐上全地形车,驶向那辆自行反坦克炮。它停在画着标记的地面上,炮口微微扬起,它的驾驶员已经爬出来了,靠在裙板上看着我们接近,却没有对话的意思。他戴着一顶黑色的装甲兵棉帽,大概五十岁出头的样子。

“毛老兵,辛苦你了。”

叶中尉向操作员打了声招呼,后者只是轻轻颔首。

我像个第一次在博物馆里见到霸王龙化石的小孩子似的,围着反坦克炮转了一圈又一圈。这辆战车从外形上看和主战坦克似乎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的炮管,不,或许不能称其为炮“管”了,它就像一枚被劈了一刀的钥匙,不仅外形奇特,长度也长于一般的坦克主炮。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辆战车竟然没有炮盾,炮塔正面靠近主炮的部分,像是被剖开了一块似的,几根电线似的线管从战斗室里伸出来,接在主炮的根部,完全裸露在外没有保护。我斜过身子观察剖面,发现炮塔前装甲薄的可怜,以至于令人怀疑它能不能抵御RPG-7等级的反坦克火力。

我似乎知道为什么这种看似威力巨大的战车没有批产了。它薄弱的装甲决定了它只能作为支援车辆而无法与敌方的坦克交战,而炮膛的空间不足以发射榴弹等大口径弹药,又无法满足远程支援的要求,只能蹲在己方坦克的屁股后面偷偷摸摸地打黑枪。这样功能单一、使用条件受限的战车,在中国这样作战体系完整、任何一级战术要求都有合适的武器响应的国家,并没有太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也许是我盯着炮塔前装甲的剖面看太久了,叶中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我说:“作战时,如有需要,会在炮塔前部安装模块化炮盾和楔形装甲。”

“模块化炮盾和楔形装甲一共有多重?”我问道。

“因为涉及涉密参数,不便告知。”

“加上之后的防护力呢?”

“可以抵御苏制115毫米线膛炮近距离射击。”叶中尉略显窘迫地说,“不过,这一型战车并不担负最前线作战任务,所以这样的防御已经足够了。”

——如果卖出去的话就不够了。

我在心中暗想。

这辆战车恐怕在中国已经面临退役了,但他们既然还把它拿出来秀,就证明中方还没有完全放弃这型战车,至少是希望它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会买这种自行反坦克炮的国家必定是没有能力研究与假想敌对等的主战坦克,又有强大国防压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将无羽箭买回去,必定是放到第一线以代替坦克的位置,到时候必然会像前南联盟的米格-29一样下场凄惨。

“加装模块装甲需要哪一级别的勤务部门完成?团级还是营级?”

“团级……”

我点了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

“这型自行反坦克炮是配属哪一级部队作战的?团属反坦克排吗?”

“不……一般来说是合成化旅直属反坦克连,实际作战时会视情况拆开使用……”

这时,靠在裙板上的操作员突然发出了一声浅笑。

“看来这位外宾是即懂行又敢直说的。”操作员走到叶中尉的面前,“要不要我来给他介绍?”

“不,不用了,谢谢好意。”

米菈将二人的对话翻译给我听。

“我觉得我说得挺委婉的呀。”我低声对米菈说。

“你就差把‘这玩意儿就是个废物’说出来了。”米菈笑道,“米格尔想表达什么意思,连我都听出来啦。”

我略显尴尬地挠了挠头。

叶中尉转回来的时候,我抢先一步问她:“我可以看一下内部构造吗?”

不知是不是怕我再语出惊人,叶中尉一口回绝了我:“抱歉啊,因为涉及机密,所以不可以。”

“真可惜……”

“我们去参观其他装备吧。”叶中尉像赶瘟神似的,急于把我们从反坦克炮旁边支开。

见此情此景,米菈发出了“咯咯咯”地可爱笑声。

那名操作员打开驾驶舱盖,回到了战车里,不过在关上舱盖之前,我瞥见那人饶有兴致地看了我一眼。

…………

……

全地形车开到了一处高台上,我从座位上下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在中段分成9条岔路的宽大道路,主路的道路之宽,甚至铺上沥青水泥就可以并排起飞3架A-400M,而分岔的九条支路,每条的宽度大约相当于双车道公路了。

这样的道路,显然是用来表演展示的。

我看到主路的尽头,并排停着几辆载具,距离稍微有些远,我看不清它们的样子,也无法判断其型号。

几秒钟之后,这些载具启动,并排行驶在主路上。直观地看,这些载具的提速效率很高,一点也不输莉莎的那辆兰博基佬lp880-4。

在驶入岔路时,8辆载具分开,在经过不同角度的转向、走过不同长度的弯道之后,这些载具竟然还能保持同样速度的齐头并进,一看就知道是平时演练过无数遍了。

当这些载具接近到五六百米的距离时,我发现这些载具的外形不尽相同。它们都有着四四方方的偏平车体,但有一些有炮塔,有一些没有,有的顶着旋转天线的雷达,有的则将排成一排的反坦克导弹背负在底盘上……向我开来的八辆同型载具,没有任意一对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我军最新型的KL-14模块化履带式载具平台,非官方外号叫‘拐子马’。”叶中尉向我介绍道,“它可以一次性运送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同时可以利用充足的车内空间和车体外部的模块化接口进行功能拓展,可以胜任自行迫击炮、履带式步兵战车、野战防空战车和火控雷达指挥车等等,它可以伴随坦克进行越野突击,对公路的依赖度极低,并且……”

说到这里,叶中尉卖了个关子,把头一扭,看向主路的尽头。

一辆在众多KL-14改进型之中也属怪异的载具正在主路上加速,其速度远超刚才演示过的那些。它径直驶上在刚才的演示中没有被使用到的中间岔路。到这时,我才发现,这辆KL-14的车体两侧,有一对机翼,而它的车体前端,也如战斗机一样突出了一块,再细看,座舱的左右两侧还有一对扁平的进气道。

吃惊之余,我更多的是担忧。因为这辆载具的速度远没有达到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起飞速度,况且其机体也不是最优气动设计,要是真的想飞起来,速度恐怕至少要达到150节。

我身边的米菈也是同样的表情,吃惊,并伴随深深的怀疑。

眼看跑道就要被用完了,载具的速度仍然在每小时100公里左右徘徊,就在我想向叶中尉确认是否是演示事故时,那辆载具的后身突然冒出一条火蛇。

““火箭引擎?!””

我和米菈同时发出惊呼。

火箭引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它经常被用在战斗机上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飞机的速度。但是很快,这种仅能持续几分钟、烧完燃料之后就成了死重的发动机就成了屠龙之技,纷纷被各国废弃。

载具仅用了不到500米的跑道长度就将速度从55节提升到了150节,它在跑道的尽头拉起,小角度爬升飞上天空。

它在目视范围内盘旋了几周,然后降落在起飞时的跑道上。

“KL-14可以在简易路面上起飞,并在起飞后15秒内达到1马赫,它所携带的武器可以轻易击落武装直升机。”叶中尉向我介绍时,眼里多了几分得意与自豪感,“顺带一提,昨天二位遇到的同化体少女冰蓝,就拥有KL-14的外装甲。”

“空中型的滞空时间是多长?”

“满油满弹的话,3.5分钟。”

“靠火箭发动机能实现这个滞空时间已经算不错的了。”我点了点头。

“二位想要近距离参观吗?这型载具可以开放内部哦。”

“那是当然的了。”

说完,我就跳上了全地形车。

…………

……

近距离观察这型载具,我才发现这种武器我以前见过。

当我还在西班牙外籍兵团特种侦查中队的时候,旁边的机械化步兵营有整整10辆无附加模块的KL-14,当然,那个时候它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14式装甲输送车”,是在全球都非常畅销的装甲运兵车。

叶中尉打开了一辆基准型KL-14的后舱门,里面的设置和我记忆中的差不多:两排很紧凑的翻板座椅,中间是可以放置武器的架子,这个架子可以变形成为一个床边,用以安置伤员。

“这是中国版的斯崔克战车么?”我笑着问。

“KL-14并不是用于快速反应而是支援正面战场的。”叶中尉解释道,“从模块化程度来看,KL-14比斯崔克优秀得多,并且它的战场适应性和通用性也远高于斯崔克。”

“是嘛……”我不置可否。

斯崔克战车性能如何我不知道,但是外籍兵团里几辆KL-14的大表哥下场都挺惨的。显然叶中尉口中KL-14的“支援正面战场”功能,只有在正面战场压过对方一头的时候才能得到体现。

“我可以看看空中型的内部结构吗?”

“当然可以,如果二位有兴趣,我可以带二位体验一下飞行。”叶中尉向我挤了一下眼睛,眼眸中闪动着顽皮的光亮。

看惯了她礼节性的笑容,突然表露出个性,如此反差还真是可爱啊。

“你带我们体验,意思是飞机你来开吗?”

“是的~”叶中尉的语气都轻快了不少,似乎很期待在我们面前露一手,“不过空中型的拐子马一次限乘一人,所以二位只能一个一个来啦。”

“我就不必了。”米菈举起手来说,“你带米格尔一个人体验就好。”

“这样啊……”叶中尉似乎有些失望,不过并没有表露在脸上,“那么,少校,请跟我来。”

我们来到了刚才起飞的KL-14旁边,一辆同型的KL-14补给车正在给前者加油。我和叶中尉套上抗荷服之后,补给车刚好加完油,收回输油管让开了跑道。

“米格尔少校请从驾驶员舱门进入,坐在后面。”

“好的。”

因为是用装甲运兵车的底子改的,飞行员和乘员无法公用同一个入口。

我从驾驶舱门爬了进去,一个简易的座位位于飞行员座舱的斜后方。当座位装甲运兵车的时候,KL-14的内部空间极为宽敞,但改装成飞机之后,这里就变得异常狭小了。

从内部即可看见以半埋的方式伸入车体的履带,上面还有可伸缩液压杆,想必是在拉机头起飞的时候撑起前面,用机械而不是气动的方式改变迎角的。

履带的中间和上方是三个硕大的油罐,它们几乎挤占了整个运兵舱。粗略估计,它们要是都装满的话大概可以达到三吨重。

三吨的内油足够支持一架轻型战斗机巡航好几个小时,但用来喂火箭引擎的话,只能工作三分多钟了,这样看来,空中型KL-14的作战效能实在不敢恭维。

叶中尉操作KL-14调了个头,机头对准道路的中间。

“要启动喽~”叶中尉用轻快的语气对我说。

“我准备好了。”

说完,KL-14开始加速,它在沙土路面上行驶时仅能感受到很小的颠簸感,车内的噪音也很小,不妨碍我和叶中尉对话。看来KL-14的减震降噪技术也非常优秀。

紧接着,火箭引擎点燃,同时KL-14自带的燃气轮机发出泄气一般的声音,随后液压杆伸长,将机身向上抬起。

“起飞啦~”

前面传来了叶中尉欢快而兴奋的声音。

我感受到KL-14离开了地面,液压杆将履带拉回来并整个提起,缩进了车体内部。

“怎么样怎么样?少校,坐在装甲车上体验飞行的感觉如何?”

叶中尉回过头来,头盔护目镜下面,是一双难掩兴奋的眼睛,若不是椅背挡住了她的嘴巴,我打赌我能看见叶中尉如同月牙般勾起的嘴角。

“非常棒。”

我忍住笑意,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