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從艾德在法拉特爾生活了將近三個月後,經過不斷的體能訓練和騎士特訓課程,小艾德的體質能力逐漸獲得了質變一般的進步。現在的艾德不僅僅成為了榮耀騎士團編製外的一名小小見習騎士,而且和伊莉莎的感情也完全得到了修復和回溫的階段程度。而另一邊,艾米等人在礦場平定了礦場魔物的事情之後也是在那兒呆了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本以為,我們的故事就在這平靜的局面下沉澱下去,直到這一天………………

這一天,政廷派出境外的情報騎兵隊伍突然回到了法拉特爾,為伊斯特國王帶來了一封突如其來的前線情報。而正是這個情報的內容,再一次打破了原本歸於平靜的日子。接到情報的伊斯特一下子便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便刻不容緩將艾坦斯汀和夏洛夫等人傳召到會議廳中商議。

在眾人到達商議廳之後,伊斯特才娓娓道來收到情報的內容。

原來,在紅黑馬戲團事件結束之後,政廷一直在追查着關於紅色魔晶石的事情,為了追查到起源,伊斯特派出了不同的境外情報騎兵隊出城去尋找關於紅色魔晶石的一切線索與情報,對此,關於北部礦場所發生的事情與產出紅色魔晶石的秘密自然而然地也被政廷得知,以及艾米雅等人在北部礦場剿滅了巨岩龍的事情,也盡數在情報當中被伊斯特的騎兵眼線帶了回來了。但是,這些訊息並不是重點;在回來的情報當中,之前勒伽克這條線索得知的一個幕後人物:教廷的黑色十字軍將領阿納德·修帕什爾,現在帶領了自己的黑色十字軍前往了北部礦場!

在之前調查到的信息中,那個虐待並且策劃綁架了艾德的傢伙:勒伽克,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在法拉特爾的普通居民,他還是阿納德·修帕什爾的教廷審判使的追隨者。因為一些教廷秘密任務被阿納德安插在法拉特爾之中的一枚眼線,用於監視政廷和法拉特爾的所有事情。而這個名為阿納德的審判使者似乎也和那塊勒伽克想要得到的紅色魔晶石有所關聯,勒伽克之所以殺害他人想要奪取的紅色魔晶石,其實是阿納德的命令。本想着讓阿納德將這塊紅色魔晶石帶回教廷,誰料知勒伽克竟想着將這塊魔晶變賣換取不菲的金錢,但機緣巧合之下紅色魔晶被艾德拉得到,這才有了之後一系列的變故和鬧劇。本以為這件事情的線索中斷在勒伽克的身上,真沒想到,這個神秘的幕後這人再一次出現在政廷的情報之中,介於阿納德身份是教廷人士的特殊性,整件紅色魔晶石的事情一下子變得複雜了起來,這其中牽扯到太多人了。先是無辜受到傷害的艾德,其次是紅黑幫為此全體覆滅被政廷消滅;到後來,追查到艾爾家族北部礦場又牽扯到艾米雅和多倫爾。不僅僅是艾爾家族相關的人員深陷其中的漩渦,就連教廷也伸了一腳進來。此時,眾人心中的疑惑應該都是為什麼會牽引出教廷的人到其中,關於這個神秘的紅色魔晶石。教廷為什麼要參與進來?它們難道也是想要這個神秘的魔晶石?

還是說,教廷想要得到神秘的紅色魔晶石,是為了什麼?

既然北部礦場產出紅色魔晶石的秘密已經被政廷派出的情報隊伍知道了,那麼,教廷肯定也是知曉了這個事情。而阿納德動兵前往北部礦場的方向,足以證明了這一點。現在,留給伊斯特和艾坦斯汀的時間並不多了。根據回來的情報艾坦斯汀得知,艾米雅現在正好也在北部礦場!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艾坦斯汀必須返回自己的領地,並且也排除艾爾家族的增援前往北部礦場了。為了阻止阿納德的企圖,經過眾人商會後得出了一個方案:艾坦斯汀以書信的形式告知艾爾家族領地的族人火速出兵增援保護北部礦場,隨後自己和夏洛夫將帶領榮耀騎士團以及伊斯特分配的部分軍隊直接出發前往北部礦場;而伊斯特也將親自前往北部礦場為艾爾家族保護北部礦場的紅色魔晶石礦脈,並且為了歷練一下艾德和自己的女兒伊莉莎,伊斯特不顧眾人反對也帶上這對小傢伙一起前往北部礦場。並且決定了第二天一早就集結出發!

另外一邊,在一段崎嶇的山路上,一直龐大的軍隊在此行進着。隊伍的旗幟是全黑的十字教旗,並且旗杆頂端也是十字架的造型。如果沒有看錯,這正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黑色十字軍的軍隊教旗,而這支隊伍,正是剛剛提到的阿納德的隊伍。而在浩浩蕩蕩的隊伍前端,為首一個騎着黑馬帶着鐵頭盔的將領模樣的傢伙,正是阿納德·修帕什爾。阿納德一直帶着自己的鐵頭盔,鐵頭盔下則是一雙冰冷的眼神,因為頭盔的原因,根本沒有辦法從任何角度看到他的面貌,據傳聞,看到過阿納德面貌的人都已經全部死在了他的長槍之下。而且,阿納德是經歷過政教戰爭的戰士,在那場悲慘的戰爭中,他為教廷戰下了赫赫戰功,得到了教皇迪奧·古諾亞二世的欣賞,所以才有了今天統領黑色十字軍的將領的位置。更有傳言,阿納德在那場戰爭中獲得神諭恩賜,擁有了神明魔法的能力,是一個及其不好對付的大人物。就連艾德的老師多倫爾——教廷的護法法老,也對這樣的狠角色畏懼三分。現在這樣的角色居然出兵前往北部礦場,怕不是要鬧得腥風血雨?隨着鏡頭不斷拉近,鐵頭盔下冰冷的眼神透過屏幕帶來了極強的殺意,似乎讓人不敢抬起頭去直視這般窮凶極惡的殺人一般的冷冽目光。至於阿納德的故事,還得從他年少的時候說起………………

………………

…………………………

阿納德·修帕什爾,原名為阿納德·伯康夫士特庫,出生在一個奴隸家庭。出身的不幸已經是決定了阿納德悲慘一生的命運。原本,他是會變成爛泥中為奴隸主幹苦力活然後累死爛死在惡劣的奴隸工作環境中的可憐人。但命運的眷屬,上帝照顧了這個不幸的幸運兒;那個時候,政廷戰爭矛盾前期,因為人類政治聯盟和前政廷對教廷不斷地打壓,教廷在極端的政治形勢和生存環境下產生了一個及其忤逆人性的邪惡計劃。它們通過各種方式收留、招募一些出身卑微無名的孩童和少年,對它們進行所謂的宗教洗腦,通過這樣的宗教手段,將這些人培養教育成及其極端的狂熱宗教信仰者;這些狂熱極端的信徒們為了教廷,可以抹滅自己的人性,成為教廷對抗政治打壓的戰爭工具和機器。為此,它們也為了教廷拉開政教戰爭序幕最得力的教廷力量。而阿納德,正是這群狂熱極端信徒中的一員!

教廷的陰謀家們贖買了本是奴隸的阿納德,將那是年少的阿納德帶回到法蒂戈亞特的教廷聖地,帶者他接受那樣的宗教洗腦手段,在這種磨滅人性且扭曲的思想洗腦下,阿納德得到了自己從出生開始第一次擁有的信仰,即信仰教廷,信仰天主教,為了教廷,自己出生入死在所不惜!如果有必要,他甚至能像其他的極端信徒一樣犧牲自己成全教廷大義和信條。在受到教廷的宗教信仰思想的影響下,阿納德從自我到內外,從物質到精神方面慢慢得到了本質不同的改變和轉化。

在教廷一番教育和培養下,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奴隸出身、卑微下賤的阿納德·伯康夫士特庫了,甚至,他可以摒棄了這個卑微的姓氏和出身恥辱一般的家族印記。

現在的他,現在的阿納德,他是阿納德·修帕什爾!

修帕什爾,這個形式,在教廷的教義中泛指獲得重生改變、上帝護佑的幸運兒、教廷的使徒的意思。而他,阿納德·修帕什爾;阿納德·修帕什爾就是阿納德·修帕什爾,是重生改變后的阿納德·修帕什爾,是上帝護佑的幸運之人,是神聖教廷最為神聖不可忤逆的使徒,是神聖教廷最為威嚴存在的使者。而讓他獲得今天這一切的,是上帝的眷顧、是命運的護佑,是神聖教廷給予他最大的饋贈!

在這樣的自我認知中,他成為神聖教廷最為虔誠、最為極端和最為狂熱的教徒。這,便是阿納德·修帕什爾的出身……真正讓他選擇加入教廷的,還得是從政教戰爭說起。

法拉大陸公曆325年:政教戰爭爆發。

在戰爭打響的時候,教廷便將自己洗腦的狂熱極端的教徒們放出作為先鋒戰力,用各種手段支持它們在政廷政治勢力管轄區域的城鎮內做出各種破壞、政治策反、反動陰謀等低劣的對抗手段和行為。甚至有的極端教徒拉幫結派招募勢力,反叛政廷拉起一隊又一隊的當地叛軍作亂。因為沒有及時來得及防備教廷這樣的手段,一時之間,政廷王朝傳來了各地動蕩混亂的政治形勢。當時的政廷處於剛成立不久,政策、內部規則之類的政策大綱並不是十分地完善,教廷的這一招一下子讓政廷徹底應付不過來,並且在百般慌忙平定動亂之中,根本沒有精力去抵禦教廷接下來的層層攻勢。

而阿納德·修帕什爾,也是在這場戰爭中開始發揮他的實力來為教皇表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在戰爭剛打響的前期,阿納德帶着一隊人馬首個襲擊了政廷政治統治轄區的一所城鎮,並且進行了毫無人性連續三天三夜的屠城行為;在其中,阿納德自己就連續不休殺死了上百個無辜的城鎮居民。當這個駭人聽聞的惡行傳到法拉特爾的時候,伊斯特一時間被阿納德的惡行嚇得說不出任何話語來,而傳到教廷的時候,教皇迪奧·古諾亞二世聽完也很是驚訝阿納德的所作所為,之後才大力讚揚了阿納德這樣的表現。也就是從此刻開始,阿納德開始了自己得到傳奇事迹。在和政廷正面的戰場衝突上,阿納德都是如同戰神附體,第一個沖向敵人的軍陣大開殺戒。一桿長槍屢次擊敗伊斯特的軍隊獲得戰爭的大勝利。每次教廷這一方的戰場上只要有阿納德的出現,政廷的軍隊必定是必敗無疑!

可以這樣說,阿納德早期的表現已經讓他成為了教廷的精銳力量,這也是為什麼政教戰爭前期政廷一度被教廷以壓倒性的形勢佔據政治優勢的原因之一。若不是後來艾爾家族的出現和中途加入幫助政廷的變故,政廷王朝很有可能在當年的政教戰爭早就被教廷全面擊敗了。而其實,不僅僅是阿納德,當時隨着阿納德一起作戰的教廷的軍隊們,後來逐漸成型形成了如今讓人聞風喪膽、聽之色變的黑色十字軍。對,我敢肯定你沒有聽錯,黑色十字軍的前身,正是阿納德帶領下屢次大勝政廷王朝的教廷軍隊,在政教戰爭結束之後,鑒於阿納德本人在政教戰爭中立下的赫赫戰功,迪奧·古諾亞二世便將阿納德任職為黑色十字軍總軍將領;並且他在教廷的地位,僅次護法長老之下,是教廷七色軍隊之首的黑色十字教旗總將。而教廷的起色軍隊教旗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為:黑、白、灰、紅、黃、藍、綠七種不同的教旗顏色,而其中,黑、白、紅三旗是地位最高的教廷軍隊,黑色由阿納德總將領來率領管理,白色則是由護法大長老進行指揮調遣,而紅色,只聽命於教皇本人。為此可見阿納德現在在教廷的地位可不容小覷。為此,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阿納德對於政廷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的存在。如今,他再一次出現在政廷面前,不知道是有什麼預謀……………………

END·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