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业界题材

甲: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轻小说业界题材的轻小说。

乙:行吧,就让我们这个“独一档国轻业界题材轻小说”(摘自本书简介)来谈一谈业界题材。

甲:业界题材的出现,称得上是历史的必然。

乙:怎么讲。

甲:毕竟外部的题材有有限的,而内部的题材是无限的。

乙:你这说反了吧,明显外面的世界更广阔啊。

甲:没反啊,外面的世界再大,身为死宅的作者也接触不了多少。反倒是业界的内部,可以说是想怎么编怎么编。

乙: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甲: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德○社长期以来拿内部人员作为编排的对象。

乙:编排外部人员怕得罪人啊。

甲:限定在内部人员的范围内就可以疯狂内卷了——今天我是你爹,明天你是我爹,随便一个笑话都能给你排列组合着用。

乙:虽然从技术上说我们的读者和○云社的观众不太可能有交集,但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好。

甲:也是,那我们换个例子。

乙:什么例子。

甲:我们两个——也特别喜欢用伦理梗。

乙:特指这个人恋○引发的伦理问题。

甲: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吗?

乙:因为他也○童。

甲: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是,作为一个经常卡文的创作者,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他编不下去了。任何一个话题只要作者不知道该怎么接的时候,就会让我转萝莉控言论,然后你让我打住,然后就自然进入下一个话题了。

乙:也不全是这么回事吧。

甲:没错,以前我还有一招叫做任何话题转政○梗的,但现在为了○○周年不让用这个话题了。

乙:后来又开发了一个任何话题转meta的操作,但用得多了我都懒得吐槽了——就像现在这样。

甲:对了,○○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吧,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尝试着……

乙:住口!

甲:你看,我们又一次合理地利用不能说中断了聊不下去的话题。

乙:好吧。

甲:接下来,让我们从已知范围内最早的业界题材讲起。

乙:《桃音汐○的轻小说日记》?

甲:不,我说的是《开发三○》。

乙:我怎么遭得住你……

甲:你就说它是不是业界题材嘛。

乙:是,但不是这个业界啊。

甲:那你说它早不早吗?

乙:不是,你这跨界了啊。

甲:“业界只是个噱头,主要内容是贵圈真乱的恋爱故事”是不是它带的头。

乙:虽然我举不出例子,但我相信这一点绝对是古已有之的。

甲:“打着取材的名义乱搞男女关系”是不是它带的头。

乙:但它是那种男女关系啊。

甲:然后,“反正这个业界有几个怪人也不奇怪,不妨加两个○癖清奇的女性角色来满足各种方面的需求”。

乙:等一下,轻小说里面应该是没有这种……呃,确实有。

甲:最后,在部门领导的位置放个合法幼女。即便主角生活在成年人的圈子里,我们也要以这种方式维持最低限度的幼女占比。

乙:幼女占比是什么?

甲:总之,《开发○味》是不是业界题材的鼻祖?

乙:……没法反驳。

甲:来自作者的补充:写到这里我发现上面这一个桥段其实可以整合成“一通描述让读者误以为我说的是A,但其实是B”的句式。但我懒得重写一遍了,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构造。

乙:这都什么玩意啊?

甲:顺便一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姓○,戴着黑框眼○。中略。没错,他就是○户川柯南”。

乙:一句话都不说,这样才是最好的。

甲:反观现在这些业界题材的轻小说,就没几个能得善终的。

乙:换成是哪个题材都没几个能安全地连载到十卷开外。

甲:比如说说这个《被学生胁迫的事情能叫犯○吗》,前两年风评颇佳,最近也开始呈现颓势了。

乙:这个颓吗?

甲:我不了解。

乙:你不了解也敢说它颓?

甲:连我这样的萝○控都不去关注了,不就说明它颓了吗?

乙:好吧。

甲:要说这书崩在哪里,我觉得就一点。

乙:什么?

甲:女主角成长了。

乙:你的意思不会是……

甲:本书最初的卖点是“真实系萝○控题材”,这意味着,当女主角从初中生成长为高中生时,她就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乙:果然。

甲:除此之外,女主角作为作家的成长也很成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你不觉得她一开始的表现很像我吗?一个创作欲强烈,自命不凡,缺乏经验和常识,想法清奇的年轻人。

乙:在此说明一下,本书作者其实也不记得这书里写了什么了(原因参考上文),以下内容基于他的模糊记忆,大概率有误。

甲:那么,凭什么她就成了轻小说业界的未来之星,而我就这德性?我不服啊。

乙:你跟虚拟人物较什么劲?

甲:讲道理,大家都是虚拟人物,我凭什么不能跟她较劲?

乙:我想想……你跟她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几点——第一,你的指导者是前作家病患者,而她的指导者是职业作家。第二,你的创作者是前作家病患者,而她的创作者是职业作家。第三,她是美少女,你不是。最后,设定如此,作为被设定的人物,我们拿它没辙。

甲:没想到你meta起来比我还狠。

乙:不敢,不敢。

甲:有一说一,业界题材的轻小说吹捧角色的写作能力是有些过头了。

乙: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写异能战斗又不需要作者亲自参加过异能战斗。

甲:没有人参加过异能战斗,但很多人都进行过写作的尝试啊。这就像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会觉得枪斗术的说明文字看着很蠢一样。

乙:为了艺术效果,我们是可以接受适度夸张的。

甲:问题是,那些把主角的写作能力吹到超自然层面的作品,你能忍吗?

乙:等一下,你指的是谁?

甲:我不记得我指的是谁了,但我相信有这种作品。

乙:……这叫人怎么接话啊?

甲:回想起来,只有四部轻小说当中的作家在设定和表现上显得一致。

乙:谁?

甲:一个是《文学少女》里的心叶。一方面,这位的文学素养充分地好,没得黑。

乙:这个是作者的硬实力,想把一个角色写出文学素养,自己必须得有点东西。

甲:另一方面,我们天天都能见到他变着花样的操控文字来折腾学姐,很容易接受这位颇有笔力的设定。

乙:这是铺垫充足。

甲:还有一个是时雨泽惠一的标题一定要长的男主角。

乙:你好歹把人家名字叫对吧。

甲:那会被说成是凑字数的。这位谈起内幕来可是不掺水分的,说起自己的小说构思来也是头头是道。看着就在行。

乙:问题是这书不好卖啊。

甲:我们现在又不在谈好不好卖的事情。

乙:我们不是从好不好卖的话题说到这个的吗?

甲:第三个,是《学生会的一存》里面的葵关南。

乙:葵关南是有水平的,但把他算作轻小说人物是不是太强行了……

甲:设定上葵关南只负责写后记,而他也确实把后记写出了风采。

乙:合理。

甲:最后一个,相信很多读者已经猜到了,就是《我同学想要拯救国轻》里面的我同学。

乙:在设定和实际表现上同样的没实力,毫无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