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織敦史小史(下):監督錦織敦史

文章分類:輕之文庫專欄  作者:Zumby   發布時間:2018-06-17 15:47


前情提要:錦織敦史小史(上):人設家錦織敦史


聽說過偶像大師嗎?

石原章弘今年的新照片,已是盡顯老態

時間回到2001年。那個時候還沒有一家名叫“萬代南夢宮”的公司,株式會社南夢宮還是一家有着46年歷史,以格鬥遊戲和音樂遊戲聞名的遊戲製作公司。這一年的9月,南夢宮確立了新的街機遊戲企劃。企劃的監督(director1)是石原章弘,內容則是美少女遊戲。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這個新企劃最終被確立為了偶像育成類遊戲。為了提升角色們的一體感,石原章弘決定用海軍戰艦的名字作為少女們的姓氏,比如天海春香的姓氏天海就來自於一艘掃雷艇。也是因此坊間才有了“偶像大師是最早艦娘”的說法(不過,在街機初版上並沒有出現的我那霸響和四條貴音則是名字來源於戰艦(一說無關),而星井美希的名字跟戰艦的關係不明)。當然,有句講句,用戰艦當角色的姓氏這件事,還是戰艦廚庵野秀明做的更早(EVA的角色們)。2005年,在一系列頗為有趣和超前的運營宣傳之後,街機版偶像大師終於登場了。彼時擔當街機版監督的有6個人。主導了偶像大師系列企劃的石原章弘後來獲得了“Director 1”(ディレ1,或許可以翻譯成頭號監督)的愛稱。不過在2016年石原章弘已經從萬代南夢宮離職,加入了Cygames,成為了賽馬娘系列的企劃人。這都是后話了。

窪岡俊之筆下的天海春香早期設計

當然,本文的主題並不是偶像大師的企劃整體,不過介紹一下偶像大師企劃還是很有必要的。石原章弘選擇用戰艦為自己的角色命名是否是受到了EVA的影響,筆者不得而知。不過,筆者覺得窪岡俊之成為偶像大師人設原案這件事,跟偶像大師角色思路和EVA相似之間或許是有一定關係的。前文中提到過,窪岡俊之是宅社的老前輩,也是《飛躍巔峰1》的人設和總作監。然而此後窪岡俊之漸漸淡出了Gainax的動畫工作,而是參與Gainax的遊戲製作去了。是的,除了動畫製作之外,90年代Gainax還做了很多美少女遊戲。比如說曾經在中國大陸出版過正版遊戲的“美少女夢工廠”就是Gainax的作品。製作美少女遊戲的初衷本來是為了還債,但是庵野秀明似乎做的一發而不可收拾了。EVA成為社會現象之後,庵野秀明也製作了一些列EVA題材的美少女遊戲,其中甚至還有18禁作品,窪岡俊之也參與其中。然而庵野秀明卻對窪岡俊之畫H圖的功力非常不滿意。大概是對這種境況感到不滿,窪岡俊之淡出了Gainax。爾後窪岡俊之先是參與了南夢宮的《青春Quiz Colorful High School》的企劃,再然後就被石原拉進了《偶像大師》的製作組。

說完了石原章弘和窪岡俊之,我們就可以繞回錦織敦史了。錦織敦史在偶像大師還只在街機上運營的時候(2007年之前)就已經注意到這款遊戲了。相比於各種宣傳活動,偶像大師引起錦織敦史注意的原因更多還是老前輩窪岡俊之的參與。從工作經歷來看,錦織敦史在1998-1999年左右入社的時候,窪岡俊之應該依然在Gainax工作,不過那時兩人似乎並沒有發生交流。儘管如此,錦織敦史一直以來還是很仰慕窪岡俊之的。他尤其喜愛窪岡俊之參與的《鐵甲人 地球靜止之日》。關注着窪岡俊之的錦織敦史也聽說了“前輩參與了一個3D少女跳舞的遊戲”。儘管如此,錦織敦史在階級時代並沒有玩過《偶像大師》。直到2007年XBOX版《偶像大師》發售,一直以來認為“3D美少女不可以!”的錦織敦史才終於帶着試試看的心態入了坑,然後被遊戲的高水準驚到了,然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的成為了偶像大師系列的忠實粉絲。


要不要做動畫監督?

錦織敦史走上了吉成曜和今石洋之的老路——越來越肥的道路,非常遺憾。反觀Gainax分到Khara那邊的人,比如庵野秀明,本田雄和平松楨史等依然保持着身材。

時間來到2009年。《天元突破劇場版 螺岩篇》的上映算是給《天元突破》的潮流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是Gainax並沒有迎來它的好時光,反而是愈發的人心思變,開始走上了解體的道路。當然這是后話了。此時,宅社資深動畫人,也是錦織敦史的老上司大冢雅彥的大學同學正好在參與《偶像大師動畫版》的企劃。大冢雅彥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就把消息透露給了Gainax的同僚,錦織敦史也因此聽說了這一內幕消息。對偶像大師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在2011年的TV版之前,偶像大師就有謎之機戰動畫《偶像大師xenoglossia》(人稱“蘿蔔大師”)和2008年的OVA動畫兩部作品,兩部作品的質量無論如何也不能令人滿意。身為偶像大師粉絲的錦織敦史雖然沒有公開表示過對前作的意見,不過他無疑也是對之前的動畫化不滿意的。這樣的錦織敦史怎麼能錯過製作《偶像大師》新作的機會?於是他對大冢雅彥激動地描述了自己對偶像大師的感情多麼深,結果話題就因此的漸漸轉向了參與《偶像大師》動畫製作的話題。錦織敦史表示,要不要做點短片或者PV之類的呢?大冢雅彥則說“要做就做TV動畫!”一來二去,錦織敦史最終成為了《偶像大師》系列的監督。

《偶像大師 xenoglossia》的主角之一……葛城美里,或者說葛城千早(無誤)

可是這監督並不好當。動畫監督起碼得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怎麼拍,第二是跟誰拍。對於初監督的錦織敦史來說,這個兩個問題更加艱難。為了克服自己對於監督工作的陌生,錦織敦史做出的選擇是——成為人設。當然,錦織敦史成為動畫人設這個決定肯定有製作委員會的多種考量。不過對於錦織敦史本人來說,一個重要的動機就是他對自己的動畫人設是有自信的。從動畫人設入手讓他更好的熟悉和適應了監督的工作。但是,這裡也要補充一下,雖然錦織敦史打算“從人設入手”,不過實際上他的人設工作可是並不順利,2010年年末都還沒有完成人設呢。

錦織敦史面臨的另一個“怎麼拍”方面的困難就是演出和構成的問題了。錦織敦史之前參與過的作品——《魔力女管家》也好,《安倍野橋魔法商店街》也好,《天元突破》也好——最大的特點就是“非日常”。然而,恰恰相反,《偶像大師動畫版》需要的是日常(不,不要再提“蘿蔔大師”了)。這就讓錦織敦史頗為難受了:怎麼做日常的部分呢?而且這還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日常故事——這是765 production的13位偶像的的日常故事,而且這還是不把業務擔當小鳥,兩位社長和男團的幾個人包括在內的數量。錦織敦史的應對是:循序漸進。一方面,動畫的前半更多地遵循原作(遊戲事件),在動畫的後半才開始增添原創的內容。另一方面,以單元劇卻不完全似單元劇的形式,每一集把幾位偶像作為重點,再搭配幾位偶像作為配角,有序的鋪陳重點角色的同時也不至於讓次要角色失去戲份(以及配音的工資)。這種群像劇的手段在《偶像大師》里發揮的很精彩,錦織敦史後來也把這種手法帶進了——可能讀者也感覺到了——帶進了《DitF》中。當然, “充分把握角色的性格,刻畫少女的心理”也是必要的,不過這就要需要可遇而不可求的對作品的愛啦。


意外的幫手

《偶像大師動畫版》17話截圖。左上是分鏡和作監,右上是原畫。柴田由香,石崎壽夫,半田修平,米山舞,岩崎將大,雨宮哲……全都是後來Trigger的人(也可以說是當時。偶像大師17話播映時,Trigger已經正式成立了)。OP方面也是大量Gainax大手。順帶一提,錦織敦史最喜歡的角色是菊地真,然後菊地真為主角的這一話ED擔當是錦織敦史本人,再然後這一話也是Trigger或者說Gainax回。這會是巧合嗎。

但是,動畫,至少商業動畫,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擔當製作的。要想實現對於“怎麼拍”的構想,就需要一個給力的製作團隊。錦織敦史的幫手主要來自於兩方:Gainax和A-1 Pictures——對,這就是《DitF》的陣容構成,Gainax中參與了《偶像大師》動畫製作的人,日後大多都去了Trigger,比如大家熟知的今石洋之和吉成曜。Gainax那邊的好幫手,比如河野惠美,就讓筆者放到其它文章中再談吧。這裡就先說來自A-1 那邊,令人意外的京都動畫出身的幫手們。

《幸運星》的山本寬監督降板(撤換)事件或許是圈內十年以來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之一。至今也有人在爭議山本寬的流失到底是不是京都的損失——當然,從最近發生的某件事來看,山本寬的出走終究為京都動畫減少了麻煩。但是京都失去過的人才——姑且把山本寬算作人才吧——絕不只是山本寬一位。有兩位極有才能的人也先後離開了京都,它們就是演出家高雄統子和作畫監督松尾佑輔(離開京都的當然還有其它厲害的動畫人,比如吉岡忍,渡邊政治等,不過這裡先不贅述了)。松尾佑輔是個80后,在幸運星降板事件之後和山本寬一同離開了京都,並加入了Ordet與山本寬一同製作了《神薙》。松尾佑輔在《偶像大師灰姑娘》中才升格為總作監,所以這裡也不再深入介紹。如果想要直觀的了解的松尾佑輔的實力的話,可以看一下《神薙》第13話的前半部分(A part),畫的很精彩,而且騎自行車那一段可以相當直觀的感受到松尾佑輔的畫力。

圖左上的石原章弘就是偶像大師企劃的“Director 1”,右下角就是彼時還是一位動畫製作人的清水曉(日文:Animation Producer,動畫製作人,專門負責動畫的製作管理和協調)。在《偶像大師動畫版》之前,清水曉擔當過《空之音》和《神薙》的製作人。如果注意下這三部動畫的製作陣容的話,會發現他們的聯繫非常大。《空之音》的人設和作監赤井俊文也是《偶像大師動畫版》的主力之一。現在功績卓著的清水曉是A-1旗下三個製作部門之一,Clover Works 第三製作部荻窪 studio的部長。

高雄統子並不是隨山本寬出走的。京都時代的她是輕音的主力演出之一,在輕音第二季完結之後才退出了京都。不過她京都時代最令人為人熟知的表現應該說是《幸運星》第22話《此處的彼方》。這是幸運星中極為少見的(唯一?)的煽情回,高雄統子擔當了分鏡和演出,充分展現了她的實力。從京都退社之後,大概是通過之前退社的同僚的關係,高雄統子進入了《偶像大師動畫版》動畫製作人清水曉的視線中。說來也巧,此時錦織敦史也對清水曉犯了難。錦織敦史覺得自己不但沒當過監督,就連演出經驗也不夠豐富,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於是清水曉把高雄統子介紹給了錦織敦史。高雄統子也因此擔當了《偶像大師動畫版》的“系列演出”一職。要說這個職位的內容,雖然不太妥當,不過大家理解成“副監督”,“副導演”之類的“至關重要的二把手”就可以了。至於說高雄統子的表現,《偶像大師動畫版》24話中高雄統子的演出應該說到目前為也依然是她的巔峰。

截圖分別來自偶像大師24話(左)和20話(右)。24話為高雄統子分鏡演出,20話為高雄統子分鏡。在這量化,特別是24話中,錦織敦史貢獻了《偶像大師動畫版》中最精彩的演出(除live外,或許),這些演出也充分體現了高雄統子的演出風格。請看上方全/遠景鏡頭,最大的特點是人物位置的不平衡(右下,偏右)以及透視的不穩定(空間的狹窄與傾斜感)。下圖則是中/近景下的不平衡構圖。這種構圖的不平衡感,及不平衡構圖相互組合構成的衝突感(截圖未展現),是高雄統子的一大特色。此外高雄桶子對光影的把控也很有特色。她並不喜歡“一刀切”式的影子,而是對整體的明暗以及人物細部的影子更有控制欲。整體明暗的感覺已不需要贅述,大家一看便知。至於細部——可以看左下,春香面部周遭的一圈細微的白色高光,右下千早肩膀和頭髮的邊緣光,這些也是高雄統子的特色,把暗淡感表現的更加強烈。在《偶像大師灰姑娘》中。高雄統子有過如出一轍的演出。當然,高雄統子對人物動作也有非常細緻的把控,條件受限就不贅述了。

錦織敦史,高雄統子,加上錦織敦史Gainax的人脈,還有製作人鳥羽洋典(負責整體製作,包括音樂,宣傳,發行等多種任務)以及清水曉在《神薙》和《空之音》等作品中的人脈(如用“堀口神”作為筆名的精神京都人赤井俊文),錦織敦史就這樣憑藉豪華的陣容開始了自己第一次的監督生涯。動畫成片最終摻雜進了很多很有趣的搞怪和惡搞情節。有的時候還會冒出來一些跟年輕的製作陣容很不搭的老動畫人,比如《橙路》和《聽見濤聲》的監督望月智充。可以說這部看起來非常類型化和宅向的動畫,最終變成了許多動畫人展現自我風格的場所。錦織敦史雖然有着“作出日常系動畫”的初心,不過最終《偶像大師動畫版》還是一部深深打着宅社烙印的動畫。錦織敦史究竟是Gainax的一員。


飛躍演唱會的巔峰

說起來,筆者很難講錦織敦史的風格到底是什麼。應該說,他在《偶像大師動畫版》毫無疑問形成了極強的群像劇演出能力,也形成了對群像劇的偏好。這種能力與偏好跟他形成《DitF》群像劇的設計應該是分不開的。但是,《偶像大師》時代的他並不是今石洋之那樣有非常強烈的鏡頭美學的人。如果說拿今石洋之比較實在太過度的話——那麼和高雄統子比也是一樣的。當然,筆者對於演出的洞察力是很有限的,面對那時的錦織敦史那樣風格不強烈的人,就顯得更加有限了。儘管如此,如果要去總結一下的話,那麼除了驚人的細緻之外,錦織敦史的演出展現出的就是“安排”或者“協調”(Arrange)的能力,包括對劇本的協調,對群像劇的協調,以及對演唱會演出的協調。

《偶像大師劇場版》片尾演唱會。作為動畫人的錦織敦史已經為動畫文化留下了獨屬於他的東西。

TV完結之後的2012年,製作人鳥羽洋典受到了偶像大師7th演唱會的刺激,冒出了製作新動畫的企劃。這一企劃經過一系列的討論,最終確立為了劇場版動畫,也就是後來的《偶像大師劇場版 走向光輝的未來》,錦織敦史也獲得了第二次成為監督的機會。缺乏劇本構思的錦織敦史曾經打算把劇場版搞成五集動畫的拼接。雖然最後這種自暴自棄的計劃沒有付諸實踐,不過坦白來講劇場版的劇情部分依然顯得冗長,並沒有TV版展現的協調感。當然,考慮到劇場版構思的難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錦織敦史在《偶像大師劇場版》中留下了日本動畫偶像演唱會的巔峰。如果說對偶像半毛錢興趣都沒有的讀者為什麼要看偶像大師,那麼劇場版結尾這一場光的海洋中的演唱會可以成為一個理由。應該說單純論作畫的話,劇場版的演唱會也並不會比TV版中的兩場演唱會更加令人心動——劇場版演唱會的作畫充滿了“紕漏”,也沒有多麼令人眼前一亮的“神作畫”。但是這場演唱會表現出了動畫的價值:超越現實,表現出一些現實中無法呈現的美。比方說那個環繞場地一周,充滿力量的鏡頭,仍不是現實所能達到的。

從偶像大師一路走來的錦織敦史收穫了獎項,讚譽以及期待,也為偶像大師系列本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僅僅是上次提到的錦織敦史為新世代偶像大師提供了新的人設風格。《偶像大師動畫版》的成功,也為偶像大師系列走出“炎上事件”的低潮做出了巨大貢獻。劇場版之後,錦織敦史低調了相當一段時間,並且在2018年推出了自己的監督新作《Darling in the Franxx》,這次又怎麼樣呢?


結語:未足令人心動

《DitF》第一話,錦織敦史分鏡回。令筆者心動的並不是熒幕寬屏鏡頭的設計,而是錦織敦史的“簡潔”——上圖的鏡頭中,鏡頭雖然大略是靜止的,但是一刀切的影子加上富有力量的透視,輔之以簡潔系的人設,錦織敦史的這些鏡頭充滿了直截了當的力量感,氣氛和視覺美都是令人讚賞的,也更能呼應他在個人本中展現的實力。這樣的監督家錦織敦史,更像是一位Gainax的出身的充滿個性的監督了。但是筆者在《DitF》中對於錦織敦史的心動也是僅止於此了。

《DitF》從企劃成為作品的事情,網上已經有了詳細的敘述,筆者也沒什可說的了。總而言之,錦織敦史找到老搭檔,偶像大師動畫系列(整體)製作人鳥羽洋典,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企劃。人脈廣布的錦織敦史一方有求,於是八方前來支援。A-1和Trigger(偶像大師時的Gainax——不過話說回來,偶像大師放映期間Trigger其實就正式誕生了)再次組合,將錦織敦史擅長且喜愛的群像劇企劃變成了人氣作品。可是結果來說,筆者認為,《DifF》既不能(配)成為機戰,也不能成為戀愛。《DitF》究竟成為了什麼呢?

《Kill La Kill》?《EVA》21話?飛躍巔峰?弱化版反螺旋人?

筆者想說,除了並不“國家隊”水準的製作,《DitF》最令人惋惜的是它的主題性。Gainax的“新生代”動畫人一直都是處在“Gainax”的陰影下的。他們往往放不下《飛躍巔峰》和《EVA》,以至於這些經典主題和表現還會反覆出現。有的時候,這樣的反覆成功了,比如《天元突破》。但有的時候,這樣的反覆註定失敗,比如作為雜糅而誕生的《DitF》。

錦織敦史這次未能令人心動,更多的不妨等《DitF》完結再說吧。




QQ圖片20190903184601


加載中, 請稍後
頭像
表情
發表書評 發表評論
后再評論, 沒有賬號請先 註冊

評論成功

0條評論
只展示書評
加載中, 請稍後

后再評論, 沒有賬號請先 註冊

表情
輸入滿200字時可切換書評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