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书评

文章分类:书评  作者:轻之文库书评组   发布时间:2017-05-18 15:24

文评《勇者和勇者的学院》

by.长弓手地鼠

作品名:勇者和勇者的学院

作品总字数:3.6W

作品作者:滑稽的回旋

这种以“魔法校园”或者“异能校园”为题材的轻小说其实已经出现了一种类似饱和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类似题材重复堆积的同时相互之间创新较少,另一方面读者本身也不愿意再看到这种“类龙傲天校园”的主角体质作为整个文章前后发展的主基调。还有一方面是这种类型的文章已经无法再承接一个良好的作品所应该拥有的作品深度。那么接下来,我将来尝试指出关于这部作品这方面的问题。

1.几乎是老生常谈的文笔问题

作者的文笔虽然称不上问题很大,但绝大多数的场景描写和战斗场面刻画都给人一种“正在以快进的形式阅读一本小说”的感觉,除了抛开描写有些欠缺以外,多数还是因为剧情本身产生了相当大的薄弱性导致整个线性阅读节奏非常之快,让人感觉十分难受。通常这也是这个类型小说的通病,他们一方面在满足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因为赶稿或者其他缘故,他们不得不将一些曾经设想好的世界场景和架构缩短化,使得剧情的线性发展程度推动之快,以至于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兴趣上的疲劳,就更别说读者会追着剧情一直阅读下去了。

2.薄弱的剧情推动性

本文总字数大约为3.6W,算是拥有一定字数量的小说作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因为读者很难产生的阅读兴趣,导致整个剧情似乎在撰写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难以推动”。而这种难以推动是致命的关系,在这里我建议摒弃GALGAME的“一个事件遇到一个角色”的风格写法,转而以一种相对自然,现实的人物插入方式描写作品,来使得作品出现更加线性化且能够给人阅读欲望。

3.还是老生常谈,角色的性格塑造问题

我想这会是一个相当麻烦的大问题,因为在本文中的角色性格还存在着“需要套用类似小说或者文学作品”来协助在大脑中重塑这个人格而不是作者给予读者一个想象的引导使读者产生对作品中的角色人物的深刻印象。一个角色一定要有冲突点安排,而安排冲突点最大的需求就是安排一个好的架构。在这些东西都实现的基础上,位于完美架构之中,再安排许许多多的环境与人物本身的冲突关系。这就像是一个演员往往先做好自己的自身修养,然后才去做到如何融入剧本,最后才能成功的问题。

以上,一家之言,如需补充或者有不理解,欢迎联系我。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1600.html



超正统的恋爱传说

by.竹子

超正统的恋爱传说,看起来恋爱传说似乎是有了,正统大概是不沾边的(笑)。

先来说第一感觉吧——心理活动很多。

第一视角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极强的通过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能力,而本作里也确实用的相当淋漓尽致,只是大概太过了一点。男主的第一视角,可以说百分之七十的文字都是男主的内心独白,吐槽或者对读者的解释。从一方面讲,这有效地刻画了男主的角色形象和性格,并且更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从另一方面讲,太多的心理活动模糊了心理与剧情推进之间的界限,甚至牺牲了相当一部分的环境和画面感,变成了相当纯粹的,围绕男主内心展开的作品。这其中自然没有是非之分,只是太多的心理活动的确容易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疲劳,以及常常容易出现的,跟不上剧情的情况。

更进一步,男主的性格究竟被刻画了多好呢?似乎也不算特别好。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心理写的不够好,而是男主本身的设定并没有性格鲜明的地方——可以看出大概是个好人,除此之外有点油嘴滑舌吐槽役,别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如果男主本身的性格没有太多特点,那么这么多的心理描写,似乎有点用错了李德感觉在里面。

就剧情来讲,1.3万字里,男主的异能登场有些突兀,缺少铺垫和解释的情况下,最后一段的剧情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除此以外,女主喜欢吃人的设定算是有趣,但会不会令一部分读者感到不适,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个人认为,想改进的话,最好能精炼心理描写:增强吐槽的犀利程度,力求用最少的字数做出最生动的刻画,而不是一味堆砌内心的话语。在这方面,作者应该有大量的日轻作品可以作为参考。

以上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1170.html




枪魂空间书评

by.前置

一、人物:

(1)作者很注重“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他想在人物、时间出场的第一时间用最短的方式:也就是细化介绍的方式去刻画,试图以此让读者脑海里烙上各种东西。不过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只要一出场一位角色、或者是一出现一个名词,介绍就过于积极地跟进,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人物介绍、背景介绍”“出现-人物介绍,背景介绍”……单调感就出现了:具体可以参见“各个人物出现的时候”“事件出现的时候”“凌雨的RPK枪和m240b出现的时候”“人类叛徒出现的时候”等等,后面还可以看到很多。

(2)作者在剧情中较为丰满去体现了人物。但是依旧存在相对来说薄弱的描写的情况:一直是通过语言带动人物行动,不过语言引导下的人物方面,则忽略了动作对于人物刻画的作用:当然,这里不是说像有的小说那样不停地仿佛“写人的作文”那样过于着重刻画动作,而是希望在一些小地方通过动作加深人物给读者的印象——方法可以模仿本文中比较成功的地方:烈德的语言很有特点,中文加英文——一看就知道必然是他在说话。

二、事件:

(1)比较注重故事的流程、剧情的流向。作者试图快速地进入更为正式、中心的剧情,这样的做法减少了部分描写而加速整体剧情行进速度——这点对于他的文章确实很需要,尤其在和作者聊过之后:他的每部想法都是在后面将有很特别的展开,所以这种省略是必要的。但是有时候刻意忽略而试图加快剧情速度的地方,导致了转折突兀:比如第一战对于敌人佣兵的描写,场景转换过快——这一幕还是我方,下一幕立刻就是敌人,而几句话之后又转为了我方。这类情况还是有一些的,影响读者的阅读。

(2)人物、事件之间的立体感比较强。相对于很多一条线的小说,作者在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方面是很注重的:写作的时候在各处的剧情中插入主角组休息时候轻松的内容、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这一切都被用来加深人物矛盾,提高人物之间的纽带关系。不过人物互动,某些时候情感的转变需要前后的铺垫,但是由于为了加速激情而少了这些铺垫,让人物的情感转变过快,大起大落。

(3)少数的场景切换不够自然。在日常、战斗的时候,由于人物间需要不停切换用以达到热闹、或者是紧张的效果,导致读起来有些费劲。当然,这种多人在一个场景下本来对于场景的驾驭能力要求就很高,所以如果写好的话将是很能凸显剧情的。这就要求作者多多修改了。

(4)展开不够快,需要更多起伏,导致过于慢热。虽然在和作者聊天之后,已经感觉到故事会有特殊的展开、后面必然有会让人激动的剧情,不过啊,但是展开慢了——作为慢热的作品、尤其是后面的展开将会很特殊的作品,如果想要在一开始一直抓住读者,适当的高潮的剧情是很需要的,不过在看到了一半,剧情都没有那么大的起伏。而对于主角,我最期待的将会带领剧情展开的存在,反而一直到中段都没有发力:有着特殊能力的枫影描写不够,总感觉,他好像被忽略了。虽然有考虑到作者试图写一个“主角带动下的群像剧”,不过我作为读者,跟想知道的就是:主角赶快更多显露出锋芒吧!

三、总结:

虽然能想到后面的剧情应该会出现很有意思的爆炸,而未来在世界观展开的时候应该会很有意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潮出现之前也适当出现更大的起伏吧。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0386.html




永远未命名

by.某死宅组员A

所以说的话,这篇书评果然还是没有名字好吧。

雨月堂灵剑物语,这本让我心情很复杂的轻小说。

首先,在开头果然还是应该先说明一下,本人很不了解这种纯日轻文风的轻小说,也十分不习惯这种文风,但是因为是组织上摊派的任务,所以不得不写了这一篇书评,有不同于本人意见的话,还请私下里讨论。

首先果然还是应该把这本轻小说的文笔文风架构设定什么的一次性说完了吧,这样对于接下来人物性格及其命运的分析也就更好讲述了。

嗯,只是刚刚从开头看起,就会发现这本轻小说从头至尾都洋溢着浓浓的日轻风味,或许是因为作者是台湾人吧,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于我们大陆人,这也就导致了我在阅读时经常会在一些地方莫名其妙地感受到一种诡异的违和感,但这并不影响阅读。

这只是小问题,虽然会使一部分大陆读者对这本小说感到不解继而弃坑,但只要是努力沉下心慢慢看,终归是沉浸入这本轻小说的世界中的。

文笔的话,还是很平淡,并没有什么亮点,但至少还是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轻小说的经验果真还是很丰富的,换句话说,作者对于轻小说的写作应该是富有经验的,绝对不是对于轻小说创作刚刚入门的菜鸟,虽然文笔很平淡,到时候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所安排的位置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舒畅感——当然,这让我这个强迫症患者一本满足。

但是还是因为大陆和台湾的地域性差异,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陆人,阅读这本轻小说从头到尾总感觉自己脱离于作者所塑造的世界之外,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感到很迷茫。

第一人称的叙述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第一人称写得好了,就是神作,写得差了,基本上扑街无疑,作者对于第一人人称的把控并不是特别好,但也算是中上了,但是问题还是不少。叙事的话并不能叙述清楚,有一种模糊感。

但这毕竟还是叙述方式本身的短板,也是第一人称叙述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希望作者能够更加努力,尽量克服这块短板吧。

再说设定和架构。

设定和架构还是很普通的人类世界和妖物这样的神秘故事,也算是如今很正常很王道的设定了,这方面看起来还是很平淡很平凡啊(笑)。

具有很特殊身份,拥有奇异力量的主角,看起来很平凡很挫很怂但是其实是狂拽酷炫吊炸天一代传说的老爹,以及必不可少的神秘大姐姐(或者是阿姨)……

这样的元素配置已经算是如今神秘类轻小说最基本的架构了。

但是重头戏来了——雨月堂灵剑物语就用这些很平凡甚至于烂大街的基本元素配置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不平凡不落窠臼的故事。

神秘觉醒的龙族血脉,真实为“食尸鬼”的超完美哥哥,奇妙的被恶魔附身的大叔,自己瘸了腿的传说中的老爹,还有许久之前未曾被正史所承认的奇闻轶事。

就是这样,我们的主角秋成在这些诡异的相互链接的事件和元素中徘徊,慢慢迷失……

才不是因为我没有仔细看结果没有理清这些元素的关系呢!(笑)

作为一个自认为很普通,从小生活在完美伟大哥哥光环阴影下的死小孩,秋成具有每一个普通人所应该有的一切,包括那种始终隐藏在他心底的不真实感。

当然,还有他对于哥哥青莲诡异的倾慕……(笑)。

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人类,而是变成了一种游离于人类族群之外的异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是绝望,是愤怒,是兴奋?

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被生活压迫了这么多年的怂包,秋成默不作声的忍受了下来,将所有的痛苦和恐慌都压进了自己的内心,不对别人表露出来。

因为被压迫习惯了,所以倒是养成了一种不知道该说是好还是坏的诡异习惯么?

但是如果想要一直忍受着所有的东西,终有一天也会被压垮吧,到了那一刻,这个平日里低三下四的死小孩终究是会举起手中所有能够抓到的东西,向着曾经压迫着他的整个世界复仇吧——无论他手边能够抓住的是烟灰缸还是整个游戏的游戏桌。

于是就有了秋成能力因刺激导致失控的一幕——直到现在我仍然相信这个情节是作者为了秋成后文爆发而埋下的伏笔。

都说星火燎原,如今那一点火星已经出现在了整局游戏的原野之上,那么我们预想中我们期待中火焰吞噬整个世界的那一幕还会远吗?

反抗命运或者顺从安排,应该是秋成接下来所有命运剧情的基调和主旋律吧。

再说说老板娘。

从头到尾老板娘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很神秘的,无良作者甚至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为我们交代老板娘的姓名,只是交代了一大堆伏笔和铺垫,这让我不由得会心一笑——看来老板娘今后的戏份绝对不会少了(笑),毕竟书名就已经暴露了一切——雨月堂灵剑物语。

作为雨月堂的老板娘,老板娘当然不会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少了戏份咯。

但是因为我对于本书的阅读还没有特别透彻,整个阅读进度也并没有多少,所以对于在我认知中尚未交代多少的老板娘,我还是保持观望状态——毕竟老板娘如今所有的交代还只是处于最基本的伏笔和铺垫状态。

但是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老板娘果然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不过,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既然有老板娘,那么作者……快告诉我老板到底是谁!

继续说一下哥哥吧。

青莲,一个很有诗意很骚包的名字,只是从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哥哥的与众不同和风骚。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青莲自小就可以算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荣耀和夸奖声中成长。

基本上对于青莲的交代也就是这样了。

但是我并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完美的哥哥大人会变成所谓的由人类堕落而成的“鬼”,也就是传说中血腥丑恶的食尸鬼。

明明在作者的笔下,字里行间中都赤果果地表达出了秋成对于青莲的某种感情呢,真是可惜(笑)。

这样的话,分析就告一段落了,总的来说,雨月堂灵剑物语还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很好的轻小说呢,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吧。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0318.html



相信我,你也可以成为人类之光

by.一言

相信我,你也可以成为人类之光

——《飞行机云与萤火虫》书评

00

那么身为一份长书评,在开头肯定要先丢结论,《飞行机云与萤火虫》这本书,在这篇长评动笔之前收获的评价大致是毁誉参半,而我个人给出的总括评论是,

【一本掺入了大量作者个人投射,拧巴,伦理,想法,但却由于表达,剧情,人物上的诸多缺陷无法成为佳作的书。】

01

首先说说写这篇书评的目的所在。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这本书【有想法】。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这种目的不在于商业化而是剑走偏锋的小说。但是这种剑走偏锋所带来的风险亦相当明确——那就是很容易犯一些普通的小说不会犯的错误(这一点本人深有体会)。

另一个原因则比较复杂。

我们喜欢读起来比较轻松愉悦的小说,如果这些小说能够达到让读者感到轻松快活而又不喂屎不犯尴尬症的程度,我们就能在大体上肯定这本书。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们同样喜欢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深度思考的书。阅毕引起的争论,反思和震撼感往往是填满轻松小说所无法触及领域的关键。而这些书中,压抑和沉郁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这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将我们的读者导向了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误区。

也就是说,读者很容易就会将阅读轻松小说所带来的【微小的幸福感】的对立面确立为严肃小说所带来的【精神的疼痛感】。换言之,读者会根据自身受到的伤害,不自觉地提高对所阅作品的评价。【这部作品既然能够给他们带来伤害,也就必然会带来思想】——事实上两者完全无法划上等号,伤害可以是无意义的,而思想亦未必透过伤害来体现。这就导致人们在面对一部晦涩难懂的小说时甚至缺乏指出文章缺陷的勇气,而此种现象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本人都算不得什么好事。

作品的质量无法用作品本身给读者造成的精神创伤进行衡量,那么应当用什么来衡量呢?

飞行机云在这个问题上又究竟做到了哪一步呢?

这两个问题,我留到最后总结。

02

先从本文的剧情说起。

剧情的亮点十分易于寻找。文章设定出男孩爱上一个伪娘的故事,并且由作者所述柏拉图式的爱情延伸出各种心酸的故事,结局的反转不算太出人意料,但是也算是勉强弥补了一下故事性差的弱点,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亮点吧。

但是故事性弱是文章很明显的一个问题,也是大部分评论对文章的诟病所在。我曾在写这篇评论之前给很多个朋友推荐过这篇文,只有一个人看到最后,其他人假若不是因为我嘱咐一定要看完,恐怕早就在前六章左右的时候就放弃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和阅读名著时表现出来的缺乏耐心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名著本身难以卒读的原因多半是由于其文化,修辞和人名上的沟壑,而本文的问题,在于根本看不到故事的具体轮廓。

支离破碎。在令人昏昏欲睡的文字之中穿行,有种在泥沼中移动的感觉。然而逼迫读者放慢节奏的同时,作者却并没有准备好讲一个细腻而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故事,过于刻意地追求某种诗意却反倒扭曲了原本的目的,像是让读者的眼睛瞎忙了一通,却没有落到什么实处。与其说是空灵倒不如说作者在故事构成方面显著地缺乏功底,刻意的东西略多,人物的行为有时令人有些莫名其妙。例如两人相识的部分,合唱团尤其是胡权和廖杰的部分,很像是为了凸显什么东西就加入什么剧情,十分耿直,此前伏笔非常之少或者难以令人信服。

节奏更是大问题,而这个大问题,就不仅仅是剧情的锅,而是剧情和行文的组合拳。

03

人物的问题则是混乱。

本文中出现的大量人物是个严重的败笔,除了男女主角的塑造还算凑合以外,其他人的行为都有些或多或少提线木偶的感觉,文章用大量的修辞挤走了少数可以刻画人物的空间,即便是这样作者依然让一群人物浮现出来又很快地隐退下去,没有印象也没有交代,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这即便是在普通的大众文学上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更不用说有些想法的本书了——更何况本文的中心轴线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故事,更应该让周围的人物连缀在一起活跃于故事背后,构成暗线加以衬托,而不是放上去几个点缀式的标签简单地推动故事,这种手段用一两次就已经是极限,更不用提本文横生的大量枝杈给读者造成的阅读负担了。

最后出来的乐队自不必说,最明显的就是胡权对男主没有任何伏笔和暗示就展开的性情大变和攻击……另外一堆主任和老师也给人五脸懵逼的感觉。

营造角色性格的手法单一,一开始大概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后期就会越来越无力,越来越没有认清某个角色的脸的欲望。

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推动,老实说也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作者很明显是想要写出一场平淡中带着激情的柏拉图式恋爱,但是很显然作者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把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搞得生动可信。

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形象——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十分相似。像是一个人格分裂成两个自己和自己进行对话。应该说,这更是相当大胆的手法,不是不能用,而是这种手法放在这么尴尬的情节中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我甚至不知道该把这种处理算作加分项还是减分项,不过就本人来说还是挺欣赏这种做法的。

04

人物的对话……这个我已经没法吐槽了,全程尴尬症。给人以【你们的对话都是打过五六遍草稿才写出来的吧?!】的这种感觉,虽然十分有默契,但是真的——逼死尴尬症。

05

行文是重头戏。

我一向都把表达看得很重。很多作者认为剧情作为内核,应该比文笔要重要很多,事实上这很像是你日常跟别人对话,同一句话甚至同一个词,你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面部表情,搭配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就大相径庭。小说亦是如此,个人认为,文字本身是小说唯一的实质,本质。故而即便作者把文笔看得再轻也应当明确,小说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十分敬重翻译家。有的时候,世界上最优美的句子是翻译家创造出来的。)

因此,一篇文章的文笔,行文,表达,或者说是修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书的重量,有的作者的文笔天生带有厚重感,有的作者即便写沙耶之歌那样的剧情也只能让人感觉留不下一丝痕迹。而飞行机云与萤火虫的文笔,在我看来是这篇文章本身毁誉参半的关键。既是整篇文章的亮点,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问题。

作者的文笔十分优美,大量堆叠的名词,语句构成,片段描写都十分有感觉,而【美】的线条则穿梭其中。但是这种文笔的弱点也可以用男主角的比喻【航迹云】来概括——飘在空中落不到地面上。的确本文的很多片段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但是也就仅仅止于了赏心悦目,却没有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上起到多大的作用。

大量的抛出,滥用文学、医学、生物学和乐器理论的名词给人的感觉几乎与胡乱丢出生造词,哲学废话或者文字游戏的《戏言系列》如出一辙(在这个考量下,事实上戏言系列在表达上是被高估了),但是戏言起码在修辞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指向,每一个鲜明的词汇或者句子都是为了突出同一种情感而写出来的,但是本文更像是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为了描写而描写,散而不凝。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是「向我们讲话,想让我们去阅读,尽一切可能使他的作品能被人读的一个人物」(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而不是摆出一副傲慢的态度,一边期望作品中的寄托被读者所理解,一边又处处设置阅读上的障碍挑逗读者。而如果修辞不能在阅读上给人以亲切感和代入感,反倒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我们不能说这种修辞是成功的。因为修辞在小说的表达上起了反作用。

「读者总是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种特殊的手势,一个具体的细节,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回答说,它不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什么。这种回答远远是不够的。将精确观察到的细节毫无意义地堆砌起来,并不能长久地使我们满足;只有细节被勾画得能够讲述,只有它含有展示出的生活的意义,它才是可以接受的。」(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换言之,本文尽管看似有很多生活细节,却恰好展示出了生活意义上的匮乏。表达上的天花乱坠,从某种方面上反倒变相显示出作者并不善于呈现脑中的场景,所以才会在描写时顾左右而言其他。文章之所以让很多人昏昏欲睡,故事性薄弱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文笔的活跃性接近一潭死水,颓废感过强的同时没有明显的起伏,即使有涟漪也很快便沉沦下去,给人一种葛优瘫的感觉。后期尽管靠几个转折挽回了一点,也只是拉回到能看的水准。

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是本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因为它不仅对文章剧情和情感的发展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倒掩盖了一些剧情和人物上到了问题令它们不易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作者在表达上有所突破,文章本身的质量就会上一个层次。

06

最后来谈谈本文的想法。

应该说这种颓废的风格还是很赞的一个亮点,尽管在读的时候总是压抑沉闷,但是与此相配的剧情可以得到大量这个风格的加分。男主因为自己的性格受到排挤,而女主则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而服药变成女生。结尾中,男主选择了逃避自身的环境,在美国变成女生也不愿意继续留在这个排斥他的环境中。而女主则是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变回男生,但最后还是在美国与男主相识的故事。这种咬尾蛇般的互补式发展只能用亦可赛艇来形容。

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个结尾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如果不是作者过于仓促地结尾,本应当有更多的铺垫和剧情,我相信这个结尾可以挽回很多此前剧情给人的糟糕印象。

本来关于文章构思的部分应当就此打住,但是在这个方面上的某种遗憾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保持沉默的原因——作者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揭露各种学校家庭中投射出来的沉重社会问题的同时,并没有给出什么反思,而只是单纯地叙述这些问题带来的迫害。男主最终选的是逃避,中国不接受同性恋就去美国;女主选的是妥协,如果不变回去就没法继续上学。看似是美好的结局,但是最终带来的除了令人扼腕的伤害以外,并没有更多有意义的东西。作者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似乎也不屑于给出解决方案。男主在面对自己的性格问题上,将一切归结于外界对他无端的迫害;而女主也没有在服药之外,做出什么进一步的反抗。这些憋屈的情节憋屈了半天,只是说出了一些大部分人都清楚,都明白,但是却缺乏新意的东西,换言之,缺乏让故事功德圆满的最后爆发。作者只是写出了黑暗,但除黑暗之外,没有任何引导读者的意思,可说是本文最后的一个遗憾。

07

文学不是猜谜游戏,

也不是现汉字典,

它应是在抛出一个迷宫的同时又指出一条通向终点的明路,

呈现黑暗的同时又一路点亮光辉。

而一面在广袤的黑暗中踽踽独行,一面把火把插在迷宫的墙壁上的人,非是读者——

而正应当是小说的作者本人。

一言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0080.html




伪世界

by.墙下葵

在写书评之前,我先声明一下,我其实相当看好《伪世界》,但最终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

重新阅读了一次,又看到作者似乎在进行“整改”之后,我斗胆向说几个我在看文时感受到的“不协调感”。

以下这些感触,不过是一个读者的一己之见,难免有不详尽或者有偏颇之处,希望作者大大不要太过认真。

《伪世界》的序章是生动的打斗描写,实话实说,我第一次看时很轻易被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打斗描写,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好感。

这是作者大大能力的证明。

但是问题是……太长了。

作者大大在文章开头写了数千字,在我的感觉里可能接近一万字的战斗描写,真是颠覆了我的理念……

如果说,这一场战斗是大决战。前面已经塑造了决斗双方的个性、理念,那么这一场峰回路转、波澜壮阔的战斗无疑是全篇的高潮,足以调动读者的情绪。

可问题是我连对战双方的名字都不知道……

尽管作者在文中写了这是一场发生在斗兽场中的比试,决斗双方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厮杀,但仅仅是这个原因还不能让我做好看那么长一段战斗的觉悟……

到了打斗尾声,我得知原来这场战斗的意义仅仅只是一方想让另一方加入她的队伍。

那么,除去序章中必要的背景介绍和人物设定,把其余关于打斗的那么长的一段改成只有一千字、甚至是几百字的小段落有问题吗?

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龙很强”、“贝狄威尔更强”,“贝狄威尔想招收龙当手下”。

除去伏笔,我只在作者大大的序章中得知了这三个信息。

而为了知道这三件事,我在这本小说里花了比其他小说多好几倍的时间——在我看来,这不是很好的阅读体验。

当然,作者大大对龙的心理描写精致而通畅,那一段我看得十分开心。

其次,在序章之后,小圆桌骑士团出现的时候,我再次感觉到了不协调感。

世界观有种粗糙的杂糅感,寥寥数百字之后,节奏又进入了战斗中……而且还是一场多角色配合行动的团队战。

事实上,比起突如其来的魔法师、剑士和忍者并肩的战斗,我更想看到对世界观的基本解释。

因为在西幻的大氛围下出现了“东方人”和“忍者”,恐怕是有什么特殊原因、经过了一定变迁的吧?

当然,很多作者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表现的很直率,写出来的东西比较难看……但从序章暴露出来的笔力看,我相信作者大大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最后一个不协调感有些见仁见智……

双主角模式很常见,一个主角是第一人称、一个主角是第三人称的小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双主角模式的利弊,网络上有相当多论据,我对此持保守态度。不过,这种根本上的写作手法我实在不好置喙,或许作者大大能写出锦绣文章来,也说不定。

总而言之,我为《伪世界》没有入围而惋惜,希望作者大大不要放弃,我觉得你的小说十分有趣。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0850.html




书评:上学日尸横遍野

by.夜空の魔法使

作品:上学日尸横遍野

作者:小南

声明:书评范围为该作品第一卷

前言:

自高奋勇的我找了到小南君的书,并勇敢的向小南告白说:“要给他的书写个书评。”在我说完的那一瞬间,我发觉了自己原来是如此机智~

好吧,其实是为了书评组的作业。一般做出热情好客的脸颊,都一定是坏人。其实我在想我自己到底算不算是个坏人~也许不是,但我一定是只笨拙可爱而又多嘴的鸭子。所以,在正篇开始先来段八卦。

我:“我认为小南是个可爱的妹子。”

小南:“滑稽脸”。

我:“那请嫁给我吧。”

小南:“祝你自己对自己的夜生活愉快。【滑稽脸】”

我:“.……我要对我自己的夜生活负责吗????啪。【被送去少年自恋自爱心理纠正中心】”

咳咳,以上纯属虚构……我信奉伪娘与萝莉,但小南是外向的御姐系。所以对小南会是受的幻想还是迟早放弃吧~

一、行文叙述&作品视角

我是一个比较在意行文叙述与作品视角的人,个人认为它在整个作品当中起到一个圈划故事内容展现,并为人物塑造制定出发点,提供直观发现的重要作用。例如,用第一人“我”的视角去观察一个世界,和第三人称“突破我这个局限”去观察一个世界,完全是两样的。第一人称发现一个陌生人与第三人称去发现一个陌生人,在叙述信息量上。所得知的信息量完是不对等的。第三人称可能会获知这个陌生人在过去曾经做过些什么,而第一人称则几乎只能从第一印象上去揣测。(注:陌生人与初次登场的角色并不是等号。陌生人的信息量,要面对的只有两个东西,你笔下的那个角色与真实作者。真实作者知道的永远都比角色知道的多。)

所以在叙述信息量上并不对等,而这将会直接导致,你这个作品所透露的信息,是要被固定在哪种范围之内的,圈划出哪种能写哪种不能写,且要在这个范围内,去揽住你的读者。

而对于这个作品的行文来说,是挺轻松的。看着也的确能够让人感到愉悦。作品之中你能够找到这种轻松快捷的吐槽的节奏感。但我们始终要冷静的明白,对于受众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条“扔在海里的鱼钩”只能钓起那些能够对此表示接受,愿意上钩的鱼儿,在整个大海里这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行文若是延伸到作品视角就会出现麻烦。

作者的此作所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然而你会奇特地发现作者的很多的笔墨都耗费在了主角的吐槽和想法,在我这更想要用“即时(临时)出现的思绪”来表述这一叙述情况。尽管这样并非是无意义的,但的叙述者大量吐露给“读者”的信息显得沉长,繁琐。“即时思绪”的错误的意义在于,容易沦陷于真实作者对角色内心的自我陶醉,从而忘却了“读者/受众”真正想要了解(延长)到富有“推进剧情意义的事件”的发生。

我希望这点能够引起作者重视,而且现在我们再加上一点现实意义的考究。考虑一些网站是使用"千字/RMB"的计算来与作者签约,多数在乎剧情事件的发展(有着成本压缩的考虑作为前提下)。这样的作品个人认为是“存在大量无关紧要”的叙述信息,从而让整体的文本看起来显得臃肿。 想要写角色的想法是可以的,但那些写在台面上的词句和片段,要经过真实作者的精心编排。从写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作者直接将自己代入该角色而去模拟,从而忘却了再次经过编排而再写上去。

而就小说文本体裁而言,我也不懂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用“x2”来标示对话。这不是脚本,从而需要各种标注。

我也不懂,明明是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为什么还要用“【】”来表达主角内心之中想要说的话。

在关于这方面,我需要说:“行文固然轻松,这是该作的优点毫无疑问,但不能信仰它能够像撒渔网一样拉住很多读者受众。”

 

二、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塑造&场景设计

故事情节设计,离不开一系列场景的组合,而给予情节这一定义一个明确就是一系列的场景形成一段故事情节。而在故事情节之中所展现的东西,巧好是在进行一个(多个)人物的塑造。塑造是个过程并非能够通过单纯的一两个场景就能够让人物变动形象起来的东西。所以这三个事物通常都是捆绑在一块,独自成立是不可能的,将其分割来谈,在我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但在对本作品的评价之中,我想要先从场景设计入手。

在场景设计上,因为受到在第一人称的“即时思绪”的拖累,很难在看到具有场景意义的东西。因为按照该作品的行文,已经沦陷在了意识流的层面上,专注起了角色的心理想法的描绘。很多地方,作者忽略了该作世界观之中的物质世界的所见所闻。并且按照意识流的作法,在字里行间也在陈述一堆让人感觉不出有任何具有现实意义、思想、内涵的事物(于是这样一条考量也死掉了)。我说过行文轻松是优点,而在这优点的背后正是以牺牲场景意义换取而来的优点————牺牲是巨大的。

大量地着墨于心理描绘,而破坏了主人公与角色之间的互动与其交集,开始让整体故事架构出现崩裂。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在台面上只有主人公自己在表演故事(个人故事)。一个人在台面上的情节,这种手法也许在歌舞剧与文艺风的电影(没错,我就是在指诚哥,诚哥的光影真美啊。其实很多20世纪中,许多的欧美电影也都会出现)中会时常出现,独自一人的独白,或独自一人的歌唱的确能够成为台面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毋庸置疑那是在需要在一种名叫“意境”的前提下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也许这里应该用美学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一种手法。但是我的知识等级太低了,无法提供这样的一种见解。但这样的意境,讲究情景融合,讲究视界融合通过视界融合来表达某种思绪。(XD的,我小学语文没学好真后悔……这跟古诗意境所带来的美的质感很接近。)

所以,我个人认为作者的场景设计较为糟糕,几乎不见角色之间的行为摩擦与对立及其冲突。(关于是否是喜剧是不是就不需要对立和冲突,这方面的详情,我会在之后的【作品定位】一项里来详谈)而对于人物塑造而言,恰巧是通过对立及其冲突来创造的,而对于对立和冲突而言,只有当发生了事件才可能出现。

而对于事件,作者在该作品当中有,然而作品的角色感情负荷,除去主角以外,给我的感觉是有些的混乱,在有些场景之中,看不清那些情感是怎么被激发出来,看不见促成其潜在情感爆发的要素点。并且从始至终,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所背负的感情曲线,始终未能经历波澜。亦而,使得作品节奏都在同一种感情曲线,那就是:我怀着高兴的心情不断的吐槽,感情曲线一直都是上扬。从未出现低落。这意味着,作者从未设立过让情感发生变动的事件转折,转折它不存在。既然没有,怎么又能够去谈,线性故事下情节的好坏?

不过的确,在故事上有一个地方能够被称为第一卷巨大的转折点。但同样因为在那之后角色的情感价值负荷没变,情感曲线没凹陷下去,而让第一卷的整体故事性渐渐崩塌。并在我看来引来诸多问题。

而这一点,是我所最为费解的。我将它放在【作品主题】一栏总结。

 

三、作品主题

作品主题总伴随着情节,而在情节之中体现出作品主题特色。作品的主题特色先不论它的思想性、内涵性如何,浅面性的确认主题在乎的是围绕着什么事物来打转。而表达主题特色,是以前后的某种反差来进行对比完成的。在这里可以认为是前后情节的逆反。这个逆反,可以包括角色的感情负荷与事件发展的前后所拥有的价值负荷的逆反。

而这种逆反就从某种足够爆炸性的事件作为起始开始的。

而这个,在作者的故事之中的确有,前部分在第四章之中,对前边的所有故事内容所蕴含着上扬价值负荷,都用一句“此此刻发生的事情,对我而言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叙述者的叙述性语句来进行强行变更,这并没有错。然而在这句富有爆炸性的心理叙述之后,紧随的内容中作者在没有颠覆之前的故事上扬的价值负荷的情况下,推翻了之前三章给主角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及其角色塑造起来的形象。这代表着这个爆炸性信息之前的一切。都是写了一堆的“虚假的信息”扔给读者,是在告诉读者前边的人物形象,除了知道主角是什么名字之外,毫无用处。不仅没有推动故事向前,反而回到了一个原点——除了知道主人公有臆想喜欢之外,主人公是什么形象?他对他人是什么态度?他的班级真实情况是什么?等等等等。

告诉我在这之前的三章内容,所建立起来的那一点人物性格形象与特色还有什么意义?前后人物性格及其故事背景的变更,相对而言前边三章的内容是否可有可无?如果是可有可无,既没有真正的推动角色之间的关系链,有没有推动故事事件的发展,那就是在浪费多余的笔墨,除了像多余的赘肉让读者在极度无聊的时候舔舔之外,对推动故事发展之外没什么实际的积极意义。

如果说这个故事,作者曾经有一点想法想要将角色理想之中的生活与现实的落差揉搓进故事里的话,在线性叙事之中,树立重大事件转折的时候,前后的“因果“不能分割,前一个事件会成为下一个事件的起因——至少这种关联性是可以像条丝线追溯的。

但无论如何,作者的作品看起来都有些分割。

在这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痛楚而被迫的生活着”的逆差并没有树立。让主题特色与故事脉络开始变得稀疏。实在有点遗憾。——节奏感本彻底粉丝了。

四、作品定位

最后谈一下作品定位。

谈作品的好坏,确实离不开作品本身的定位。

作者给出的标签是:搞笑 校园。

从喜剧(搞笑)类型上来说,作者的作品可能更想将它弄成“无厘头喜剧”,我对这一类一点都没接触过。稍微看了下度娘对无厘头的解说:“无厘头文化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先不论这个定义如何,就在喜剧类型的定义上,个人觉得无法借由“角色内心的想法”来塑造喜感。

一个真正的喜剧“搞笑”,并不是如同意识流一样去诉说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应当将其放在的重点在于“角色个人行为与事实所形成的滑稽与反差。”例如,应该死掉的时候,却被莫名其妙的偶然拯救了;或本来能赢,结果却莫名其妙的输掉了。喜剧常常带有一丝“荒诞剧”的感觉,是一种在“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链”中被“巧合与偶然”所缔造的产物。而在肢体与肢体,事件与事件之间摩擦中。

作者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搞笑”这个定义。而我目前只能去提供这样的一个不完全的观点。如果以上说的能够帮到作者,我会感到荣幸之至。

对此书的大部分批评就到这里。

 

五、总结

喜剧就像喜欢玩耍的小丑,小丑在舞台上表演,而观众所热衷的不是看着小丑在玩耍。而是跟着小丑一起在舞台上玩耍。小丑成为了一个优美的讲述人,拉着众人在跟他舞蹈。他将他的愿望变成段字给身边友好的朋友送上了一丝欢笑。我也跟着小丑一起舞蹈。小丑告诉我为什么没笑,我抬头看着他眼中精美的世界,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说,我只是从万花筒中挪开了双眼,他的世界依旧为着自己的爱好而变得美妙。

爱又何尝不是呢?对于小丑来说,制造欢笑是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自身先为此感到愉快才是动力发酵的开始。我爱小丑,爱的是他为自己的真诚以及他那精神世界里,所在的自由与执着。

因为小丑是一种执着而满怀期待的人类。

互相尊重才是一切追寻爱与美感的开始。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book/100625.htm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