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中少女》生命的二次审判与救赎

文章分类:轻之文库专栏  作者:长弓手地鼠   发布时间:2017-08-11 15:53


写在前面:关于本片的电影截图部分…..请各位观众老爷以一种观赏电影态度的想法去看…因为有些不和谐物虽然不和谐,但确实是这部电影的艺术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主要的那一部分,所以…我还是尽量圣光吧我。


 

 

我不知道哪里发疯了,我只知道我没有同伴,所以我上了榭雨的车,我疯了吗?

                    ——《壳中少女·压缩》


 


各位好,我是长弓手地鼠。

我想在之前我谈过有关于日本泡沫经济之后的日本动画产业和有关周边的文学产业的高速发展,可以说,因为大萧条之后的生活压力,使得在大约1990年——2006年之内的动漫或者漫画产业从主题上来说除了帮助当时的人摆脱现实束缚,在一个虚构的二次元世界找到一个精神寄托之外。也体现了动漫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表达。




(片中近未来的世界实际上是对当时现有社会的一种理想化追求,当然,这种理想化追求其实过多的元素还是讽刺意味。)


壳中少女的漫画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副标题——压缩,燃烧,排气。可能熟悉汽车工程或者熟悉发动机的观众应该就能够想到,这是发动机活塞运动的整个过程。当油气通过冲程被压缩,之后被电火花点燃,带动活塞运动之后将那些燃烧之后的气体排出。这样的一个过程驱动了整个发动机的运动,也使得车辆能够真正的运动起来。我想,《壳中少女》起这样的标题,可能想要表达的,也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关于角色自己生命层面的二次审判和救赎。




(在一切的开端中即将被烧死的芭洛特和在之后被博士救下复原了身体的芭洛特,值得一说的是,芭洛特被毒气昏迷之后在一片火海中死亡,若不是乌夫库克的及时救助,可能她就这么交代在那儿了。)

 

油化气  关于电影的背景

 

大致从维基上了解到的情况是,这部电影经历了几次跳票,本该是2006年上映的电影最后却变成了2011年GONZO的纪念之作,并由GOHANDS重新制作发行。虽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出现这种事情可能也在情理之中。但作为一个观影的电影人来说,我们真的不希望看到一部好电影因为这样的原因最后选择跳票甚至是消失。但我强调这个背景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时间段——小说于2003——2006年期间出现,共6册,名字也正好和壳中少女电影版的名字一样。熟悉我前阵子影评的读者应该知道,关于日本的泡沫经济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延伸出来的社会臆想,以及这种社会臆想最终形成的文学或者动漫上的新型载体。可以说,当时的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学创作中的角色一定会拥有“对现实的不满”或“对现有情况的反抗”,这或多或少成为了读者群发泄情绪的最好办法。也就是在这样的世界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看到相比起现在逐渐“枪车球”甚至“只有球”的日本动漫其实更成熟的动漫,文学作品。



(维基上有关于壳中少女的有关信息)


相对有意思的,是壳中少女的世界也采用了类似赛博朋克的风格,当然,我将其理解为试图表达一种“规则化的乌托邦世界下的反乌托邦精神”。但真要纠结起来,女主在接受紧急法案09之后被改造成了拥有高度电子对抗能力的个体,似乎也符合赛博朋克概念里“一个高度秩序的网络世界的病毒式反抗”这样一个规则,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芭洛特战斗状态下身上的衣服和枪械就是乌夫库克变身而成,这一身战斗状态服装颇有一种攻壳的感觉)


开始冲程 片子的表达方式

 

其实一开始听说主角其实是个“Hooker”背景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接受不能。倒不是因为说我的教育层面告诉我妓女其实是一种社会反面化产生的肉欲解决工具,只是因为我单纯觉得,如果主角是这样的一个东西,那这片子十有八九又要变成枪车球。



(这段其实给人的感情元素是比较奇怪的,虽然从表现的深度上颇有几分美式人性片的味道,但这种“在正常的道德观念上看上去有些扭曲的价值观”可以说让观众很值得思考在主角身上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当然,最后产生的效果其实违背了我这样单一的想法。如果观众老爷有幸看的是未删减版,我想就能够看到很多有关于女主裸体的画面描写。我一开始觉得这些画面看上去有点......违和感?应该是这么说吧,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作品出现欧派除了日本人长此以往的恶俗,可能就是和电影版攻壳机动队想表达的那种“对于自己外部的这个战斗躯壳的态度”。有意思的是,主角是个正常的女孩,却在那场事件发生之后被人为地修复了,似乎也可以和攻壳攀个亲戚。



(在整个《壳中少女·压缩》里,芭洛特的表情主要还是在“面无表情”——“痛苦和愤怒”中不断地变化,但在《壳中少女·排气》中,芭洛特的表情则更多的是自信与快乐,那种身边拥有值得信任的人的快乐。)


但实际上,当我看完三部曲之后仔细静下来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才发现其实这跟什么枪车球没一点关系,或者单纯就是我的思维过分三俗了而已。壳中少女出现女主酮体的部分,实际上是女主最需要保护的时刻。不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当女主的裸体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此时她的内内心也是向着我们观众打开的。观众可以很直白的通过环境因素,通过CV的配音,通过画面表达看到她内心深处缺失的东西。这可能和乌夫库克的设定有一定的联系,因为乌夫库克的战斗状态是可以变成任何东西,而她的最大战斗状态,则是变成一件女主身上的战斗服。相当于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壳,紧紧的包住女主。同时又能够让自己变成枪械这种武器,直面的打击那些想要伤害女主的人。



(在赌博游戏的部分中,女主主动试图让乌夫库克不要主观帮助自己,而是给自己辅助,让她自己来面对眼前的问题,这不是对自己的同伴的不自信,而是希望自己能够体现自己在这场任务中需要表现的更高价值。)


或许就是这样的原因,女主才能够对乌夫库克真正的打开心扉,也能够在三部曲的最后,当自己杀掉自己曾经的搭档的时候,女主能够选择抱紧他,和他一起去体会那种失去曾经能够相信的人的痛苦。




另外值得注意的,应该是女主在第一部中段出现的对自我的质问——我疯了吗?

联系到女主的身世,我们大概能够想象到,一个被父亲夺取了贞洁的女孩,最后却在发疯的哥哥的拯救下成为了孤儿,却又十分讽刺的成为了hooker。她可能没有《黑礁》里的莱薇显得那么坚强,也没有《未麻的部屋》里的未麻来的那么光鲜亮丽。自己最应该信任的父亲对自己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想怎么看她都无法接受。以至于在榭雨找上她时,能用上那么简单的理由来带走她——我能给你提供爱。



(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这确实是很虚假的男人的谎言,而最后,女主所接受到的,也正如我们观众所理解到的,但女主深层次的那份痛苦,只能通过观众慢慢地理解角色才能体会得到)


这种看上去如同空头支票一样的东西最后却能将女主带走,并做出那样的事情,最后还残忍的将女主杀害,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让人难以承受的。但当我们反过来去看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个人总能觉得,这个角色的心理缺失其实最后化作了一个相对好的表达方式——她最后反抗了,既不是黑化,也不是忍受自杀,而是真正的反抗了。



(至始至终将乌夫库克当做自己值得信任的那个人来对待,既然打开了心扉,就不希望它再离去)


即便是她在看到乌夫库克,被乌夫库克打开心扉之后第一个问题居然是“乌夫库克你爱我吗?”这样看上去是十六岁小女孩关于自己喜欢的对象的天真问题。却真真实实的成为了经历过一切不幸甚至是身体也不是自己的而是造出来的那种悲伤之后,唯一想要快速解决的问题——内心所需要的那种心理满足。



(心理的缺失转化成一种对爱的无限需求,这种满目疮痍的情感让我都不由得想着成为那个能够帮助她的那个人,当然,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现实,我们也不可能穿越到她的世界去拯救她的存在,但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情感,并伴随着这种情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绪。当我们的情感融入到主线剧情的时候,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就是成功的。)

 

压缩 赌博游戏

 

我确实挺好奇的,本片高潮部分的赌博游戏,电影版居然用了将近一部的时间在聊这个东西。虽然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但仔细思考一下,似乎原因也很浅显——这场赌博既是赌博,也是女主在接受乌夫库克和博士之后选择帮助他们抓到榭雨的证据的最大化表现。对于她来说,赌场的这部分游戏既是自己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出了枪战之外,自己和乌夫库克合作最紧密的一次。



(我个人十分喜欢这段赌博游戏,不仅仅是女主在换上这样的一身衣服后开始了自信的作战,同样也是因为女主在赌博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和自己值得信赖的同伴的价值,自信在她身上的表现可能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那种喝的大醉,口无遮拦的老赌徒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赌博能够教给你很多有关于人生的道理,或许在这段赌博戏的安排上,导演似乎也为了能够展现那种“教会你人生道理”的感觉,布置了许多我们想看到的戏码——比如轮盘,德州扑克,甚至是二十一点。在电影的安排中,女主的能力和乌夫库克的能力变成了赌场中几乎作弊的存在。乌夫库克能通过气味和动作细节来感知赌徒和庄家发的牌以及他们的思想,女主则能通过乌夫库克来进行算牌甚至是控制整个赌局。而对于她本身来说,莫名其妙产生的对数字和卡片的极强适应性,可能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她最后能够赢下老板并且拿到存有记忆的四个筹码的原因。



(人生哲理的表达部分,可能在这段轮盘游戏的场景上显得更加漂亮,拿出自己的自信,利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同伴,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其中获得合作的喜悦的同事,也收获了对身边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实相较于赌博,我想sing的一首歌里表达的内容就十分的有意思——《shape of my heart》钟的几句歌词:He deals the cards to find the answer(他在牌局中找寻觅答案),The sacred geometery of chance(那神秘几何中的偶然),The hidden law of a probable outcome(还有那飘忽结局的背后的隐匿之弦),The numbers lead a dance(数字翩翩飞舞)。我们甚至可以将女主赌博的画面稍作剪辑,就能够变成这首歌曲的AMV。我们在这样的感情下去理解这场赌博戏,在乌夫库克的帮助下女主做到的不仅仅是反抗,还有对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单纯的她与乌夫库克的这种“爱”的关系。



(化作枪形杀掉了自己前来杀掉芭洛特的老搭档,可以说对于乌夫库克来说,接受芭洛特作为自己的新搭档并用自己的性命保护她,它确实做到了,但关于以前的那些东西,她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摆脱他。)


 燃烧 暴力美学

 

其实我并不想谈这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说实话,在做黑礁的时候我就已经提到了暴力美学这个看上去相当吓人的东西。但如果真的不提的话,片中反派的这个角色可能就没有办法比较好的深度解析开来。

本片中关于暴力美学的部分,最大的内容应该还是在《壳中少女·燃烧》中出现的那段鲨鱼从高处落下,一把将那个袭击者咬了起来,并且将他碎尸万段,最后化作血雨浇在两个正在谈话角色身上。



(充满震撼的暴力美学片段)


可以说,这种暴力美学有那么点昆汀的“水龙头式喷血”差不多,你能够看见那种万吨级别的出血量。可能在三次元真人电影中这种场面看上去相当夸张也少儿不宜,但在动漫的表现力下,这种爆发性的喷张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更直观的体验,这可能就是的动画电影本身超脱现实电影的那种感觉。



  (守护者鲨鱼)


当然,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在直播推送影评的时候,有个观众告诉我,这部作品的原小说作者冲方丁在19岁的时候创作了这个小说,但在当时很多杂志社没人敢要,因为这本小说可能有比较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主角其实是个hooker,从这些情况来谈,可能当时的日本文化不能够接受这种程度的小说。

但我仔细想了想,EVA上市大概是1995年左右,而冲方丁是77年出生,也就是说,在1996年左右,当EVA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火的动漫的时候,相对没那么cult的《壳中少女》却没有被接受。这可能也印证了当时日本泡沫经济之下的两类日本人,一种是反思现实派,一种是抱有幻想派。这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也导致的当时日本文学和动漫,电影等行业出现了这种类似的迥然不同的画风。



(抱有幻想,逃避现实派的作品——《零之使魔》,也是我的入坑作)(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反思现实派,意识流大师,《新世纪福音战士》)(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我们可以说,即便是从电影角度谈,在当时那样的一个环境下,能够用反思现实甚至是反乌托邦这种超脱现实的方式去讲述去反省的,可能会相比起浪漫现实主义的导演去拍摄那种能够让人励志的电影来的更有历史参考价值。因为往往这种超脱现实的电影表达方式和剧情表现方式,实际上是可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当时的人的那种压迫和其带来的那种无助的思索,以及通过一种比较悲观的方式去反思和逃避社会的集中表达。



(当然,并不意味着新时代就没有这种反思现实派,比如14年内的《乐园追放》系列)(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排气 对于现在日本动漫甚至是电影的反思

 

上面也说到了这种严肃题材应该成为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缩影,当我们回过头来去看EVA,去看攻壳,去看今敏的时候,我们不会像去看海贼王,去看龙珠那样给他套上一个生硬的,评价西游记的孙大圣所用的那种词汇。因为我们明知道那种电影蕴含的是读者对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的反馈,而不是记录当时时代背景,记录当时社会环境,给人反思的那个部分的反馈。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将他总结为“在导演和编剧理解下的世界”,以一种不严谨的讲法来说,自我满足永远比看清现实来的更容易死亡。



(2016年出现的这部动画片《在这世界的角落》作为一种反战动漫,也可以说是对当时右翼党人的一种质问与反思,当然,我不希望艺术作品应该扯上政治,但相对的,我希望艺术作品能对政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反思。这是超脱政治,而不是源于政治。)

 

以上,我是长弓手地鼠,欢迎读者与我进行讨论,或者是在留言区告诉我你们希望我能够以影评的方式解读哪一部动画作品或者哪一位鬼才,我将尽力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影片观赏体验。




QQ图片20190903184601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