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我是似鸟鸡。这份书稿是用电脑打出来的。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呢,因为我非常不会用电脑。简直到了碰到电脑就浑身发痒、起疙瘩的程度。这是一种过敏反应。儿时我曾被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不过现在跟那个没有关系。电脑就是我的过敏原,只要‘摄入’了电脑,身体就会起反应。

不只电脑,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器白痴,所以我像个模拟人似的,有点儿跟不上现代文明的节奏。都上了大学了也没买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视。后来好不容易买了个手机,还是黑白屏,虽然可以收到图片,可是接收到的图片都是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结果就算收到信息也没有任何意义,成了摆设。我在一个补习班做兼职,那里的学生看到我的手机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不是很贵啊?”现在回想起来,他大概是觉得“这东西这么复古,一定很贵”。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至今听音乐还是用录音机。抱歉,这是在撒谎,其实是听CD啦。

不过,机器白痴这件事,我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完全是遗传的。我的妈妈就是机器白痴,她只要轻轻摸一摸,就能把一台录像机给弄坏,或者是让演得好好的电视突然崩溃。我就遗传了她的这一点。拜她所赐,我打小就是个机器白痴。立体音响怎么看也不会用,骑自行车会撞到老太太,玩个勇者斗恶龙都能把存档给弄没了。

我就是这么个人,所以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都是拿着笔在一页四百字的稿纸上一字一句地写。

不过出于某个原因,我很快用上了文字处理机。

即便现在,新人奖的参赛规定依然是要写够三百五十页到五百五十页的页面字数为四百字的稿纸,所以用手写本身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出在我的字上。因为我的字是惊人的烂,朋友们会善意地说:“你的字写得挺独特呀!”可妈妈的说法是:“你的字像蚯蚓爬的。”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把写好的小说拿给朋友,他们也不会看,因为实在是读不出来。

再有一个,我的笔劲也是个问题。因为我下笔太用力,不管是普通铅笔还是自动铅笔,笔芯都会折断。在教育部门实习的时候因为老是把粉笔弄碎,给下一节课的老师添了不少麻烦。自动铅笔这个东西很方便,要是用得不对简直就是凶器。跟普通铅笔不一样,自动铅笔的笔芯折断后就像陨石一样直扑面门。吓得我必须要用‘H’型号的笔芯,平时写字的时候也会时刻注意调整笔劲,可有时候写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时就会忘我地用力写了起来。就像弹吉他或拉小提琴的人在演奏高音的时候会露出痛苦的表情是同样的道理,可是创作漫画或小说时,就算把全身力气都倾注在笔尖也毫无意义。只会让错字增加,划破稿纸,让折断的笔芯在桌子上留下条条黑印。再加上因为下笔太重,只要写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很快手腕就开始疼起来。大概是因为笔压得手指和手腕的关节血流不畅,从而引起了炎症。有点像篮球选手的跳跃膝,或是棒球选手的棒球肘,只要做运动员就要经过这场试炼,可我又不是运动员,所以就使用了文字处理机来避免这种伤痛。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开始使用文字处理机。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写完的东西该如何保存,打印的时候也搞不懂纸怎么就歪了,总之也用得相当辛苦,不过用惯之后也就不觉得了,于是终于可以愉快地写作了。最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用文字处理机写文章这种行为简直帅极了。两个食指流畅地在键盘上跳跃,这时的我俨然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写字本身都变得乐趣无穷。就算没有素材,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写上几行,找到素材后就更是写得停不下来。文字处理机绝对会让人中毒。

不过这家伙可是相当任性。蜜月期一结束,我很快就开始察觉到它功能上的局限性。大概在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写推理小说。那时我发现了文字处理机很不适合写推理小说,因为推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会一个一个登场,用文字处理机创作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如果你手里就有一台文字处理机,那么请务必试一下,把“场馆平面图”全部用“线”画出来,,然后在打印出来看看。画一张图就要用上大概三十分钟。而且一面的墨带应该已经用光了,而且断断续续地画不出斜线。当时还没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高科技文字处理机,就算有,我也绝对是搞不定这些高级货的。我一直在用的洗衣机,用了三年多才知道有定时功能,把香蕉放到冰箱里保存,结果香蕉整个变黑烂掉了,这样的机器白痴怎么可能掌握那样的高科技。话说回来,豆腐冷冻后也很可怕。有勇气的人可以试试看,不过浪费食物可是不对的,所以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请务必吃掉。

总之用起来非常辛苦,而且我常去的电器店里色带的柜台越来越小,这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再加上研究生院的电脑室设施完备,可以免费使用超高速激光打印机,于是我也终于开始用上了电脑。当然,一开始也是灾难频发。

电脑这个家伙,怎么这么难懂呢?只要稍微有点儿不对的地方,窗口马上就从下面消失了。好像对话框就藏在什么东西后面。在阳光直射下开机十二个小时画面也不会变,按电源也无济于事。后来我实在没办法了,把插头拔下来再插上,重启后又出现了来历不明的文件夹。

有位对电脑比较了解的朋友有句格言:“把电脑拆开就能记住了。”他为了教我用螺丝刀迅速把电脑拆开,详细给我讲解了那个复杂的CPU还是ICU的是怎么安在里面的,但我一点儿也没记住。

不过我不能就此放弃。研究生的课程需要写大量的研究报告,我从前的做法是把参考资料的书页复印下来,剪下自己需要的部分贴在报告用纸上,然后再把报告用纸复印一遍,用这种集成式复印和粘贴的模式完全应付不来。而且报告本身用‘添加附件’的形式提交也不方便。

那时我终于想明白了。今后的时代,不会使用电脑的人完全适应不了社会,只能像渡渡鸟一样灭绝。

人们发明出一个新工具,把它商业化,然后普及开来。当大多数人把这个工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后就会反过来,把少数不用这件工具的人排除在外。是非不论,这一定是历史的必然。一百多年前的人们没有汽车也照样生活,可现在没有驾照连找工作都没底气。二十年前人们没有手机,可还是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手段跟朋友们混在一起,现在若是没有手机简直都想象不到怎么跟人约会,现在若是没有手机,简直不可思议,带来的麻烦就更不用说了。与此相同,今后若是没有电脑,估计就写不成小说了。笔会变成古董,每页四百字的稿纸也会消失,小说新人奖“参赛心得”那一栏里关于“有人为了配合稿纸的格子,一个字一个字地用文字处理机打印出来,这样读起来非常不方便,请大家不要这么做了”这一类的记叙估计也会消失。这就叫时代的潮流,一个人倔强地坚持使用古老的工具也只是让自己白白受累。顺应潮流,换上新物件是明智之举。希望Windows XP系统的更新能更久一点。拜托了。不然大家的机器不就都成垃圾了吗?

总之,我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努力学习使用电脑,其实就只学会了Word,用电脑写小说。添加注音假名的时候那里会空出一行,所以行间距的设定有点伤脑筋。有时候我忘了硬盘在口袋里,直接把外套扔进了洗衣机。总之我这一路遇到好多困难,不过我还是会努力的,一边噌噌地抓痒,一边努力跟电脑搞好关系。我能如此努力多亏了可爱的Office助手小海豚,不然就是因为写作实在有趣。

写作的乐趣在于可以给别人读,想到自己写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有谁会读到,就会觉得很快乐。在写推理小说时,写作的乐趣中还包含了一点儿“嘿嘿嘿,看书的那家伙读到这里一定会上当”的恶趣味,只要幻想着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某个不认识的人读到,就能快乐地写下去。也就是说,这种快乐完全是拜各位读者朋友所赐。在此,我深表谢意。感谢各位读完这本书。真心感谢。如果你是从这篇后记开始读的,我也感谢你阅读这篇后记。可能的话希望你能读读正文。既然让大家掏了腰包买书,我以后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不写让大家觉得“买亏了”的东西。

我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直到最近我才得知把我的作品变成“商品”需要经过多少烦琐的程序。作品本身可以看作是食材,不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把它预先切碎捣烂,然后跟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加热烹熟,调味装盘,端上餐桌,还要站在餐桌旁对这道菜进行讲解,唯有如此才能让顾客真正理解个中滋味。以桂岛先生为首的东京创元社的各位,校对、设计、印刷、代销以及书店的各位,还有为本书描绘插画的画师,有了你的画,都不需要这本小说了。我对以上诸位深深表示感谢。我写这样的话可能会有人残酷地否定说“我又不是为了作者,我是为了自己”,不过感谢之情本来就是想表达感谢的人该说的,请大家允许我表达这份心情。

写到这儿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不过我刚刚听到了两个声音,一个是我想象中的编辑,他会说“毕竟是后记,请写一点跟作品相关的内容”,另一个是真正的编辑,他是这么说的:“篇幅还有剩余,你再多写点吧。”于是我决定再写一点关于这部作品的事。

本作参加了第十六届鲇川哲也奖,很幸运被评选为优秀作品。一开始我没打算参加新人奖,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们圈子的一个朋友看了之后,给我提出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我想就当是练练手吧,以后也能算个经验。可是按照他的建议修改后再看,似乎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所以干脆就一鼓作气投稿参赛。在此感谢给我提出建议的朋友仓吹,以及M先生和N先生。

书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我在道立旭川美术馆观摩过舟越桂老师(创作天童荒太先生《永远是孩子》封面作品的那位)的作品《冈特·葛洛夫的午后时光》,这个标题和作品之间的联系实在太妙了,所以模仿了他。只看字面好像根本不知道哪里在模仿,但是在我心中,那部作品与本书的书名仅有毫厘之差。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研究生,学务繁忙,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实地考察,于是就把时间舞台放在一所高中。当然参考自我自己的母校。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事。

另外参赛时我把时间设定为十几年前,也就是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情节设定为主人公已经参加工作了,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听说以前的学校要拆除了,于是久违地探访了母校,回想起了当时的事件。我写母校不是因为取材方便,而是听到母校的校舍要被拆迁了,为了缅怀,所以决定把它写下来。可是写完再看发现这个回忆模式没什么意义,这一点被评审老师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出版前改成了正常的时间顺序。

不过话说回来,电脑这个东西怎么这么难懂啊。最近我又不小心用了一些多余的功能,于是打开文档的时候画面就会变成黑色,上面写着“BANG”的字样,保存好的文章里多了很多空格。导致文章根本就读不下去,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能把它设置回去。不过编辑一定很懂电脑,我不如就直接这么发送过去,让对方把它设置回去吧。

 

似鸟鸡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