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请让一下。”

如同听到指令一般,我连同手中的雨伞一起向右侧倾斜,为身后的路人让出了通道。

又是一对恩爱的情侣。

声音的主人向我摆了摆手以示感谢,我也简单地回以笑意,目送着这和谐的一对远去。

紧接着,我又赶忙把视线挪回到手机屏幕,查找这一趟出行的目的地——网友玲约我见面的地点。

直到一分多钟后,在地图中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我找到了明信片上的门牌号,才总算是搞懂了接下来的路线。

“原来是在那里啊……”

说实话,从方才踏进这条街道开始,自己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既视感。

与春天略显违和的寒气,或是行色匆匆闲庭信步的行人相比,眼中的一切都在不停地表达着一个词:熟悉。

对,这里确实不是我工作的城市,我已经在上午乘动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许是临近清明节的缘故,这座本就历史气息浓厚的城市,平添了一缕凄清的古韵。

从杂念中醒过神来,我分析出了错觉产生的原因,毕竟今天的我之所以会站在这里,一切还得从十二天前下班时的那场雨说起。

 

十二天前的我从快递柜取出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新鞋时,却注意到了格子中还有什么东西。

心中暗自感慨差点拿少了,我迅速拿起那张纸质的卡片后,回到了公寓的房间。似乎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让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这张卡片上,盯着上面密密麻麻三行手写的字,不由得对它产生了兴趣。

我取起卡片,这才意识到这是一张明信片。

通过精致的水墨画图案以及形似印章的景点标识,我认出了明信片背面的这处风景,是位于我家乡老城区的、一处知名的小公园景点。

而正面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无疑是这张明信片的寄信人手写的内容。

说实话,自从聊天软件与电子信件成为了异地人际交往的主流形式后,实体书信与明信片早就淡出了自己的生活,成为了一块象征着历史的记忆碎片。若不是现在手上这张明信片真实的纸质触感,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会想起生活中还有明信片这种东西。

这是谁发给我的呢?

我算是一个在生活中独来独往的人,除了与少有的几个初中同学保持联系以外,要谈得上“朋友”这个说法的,也就只有网络世界中的几个网友了。

所以不论怎么想,都无法认为自己会是能收到明信片的人。

当然,在一阵“自我否定”的怀疑之后,大脑也给出了不少正面的反馈:这是一张印着家乡老城区风景照的明信片,说不准就是我哪个曾经的同学邮寄给我的?更无法排除这是家人故意给我的“惊喜”。

找到了姑且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心中也就没有了起初那种窥视他人隐私的不安感。自己随手将明信片翻转过来,读起上面所写的内容。

“你的网友:玲”

这几个字率先跃入眼中的时候,内心突然感到一阵庆幸,还好没有错过这张明信片。

玲是我在大学期间通过交友软件所认识的网友,姑且可以断定她是一名与我年纪相仿的女生。我与她在网上的交流并不算频繁,但偶尔的几次深聊总是发生在她或我生活受挫的时候,所以交谈的内容多以倾诉和安慰为主,这也给了我一种“我和她还蛮熟悉”的错觉。

因为实习,我的时间被“996”的工作制压缩得所剩无几。于是在实习期间,我也就断了与玲的联系。只记得在我开始实习前搬到公寓的当天,我给玲发了公寓的定位,调侃道这座公寓从此将多了一只“准社畜”。

难道玲正是在当时记下了我的公寓地址,再加上我们许久未在网络上联系,所以才给我寄来了这张明信片?

不知为何,想到这里自己还有了股小激动,迫不及待地将名片上的文字读了一遍。但明信片上的内容却让我大跌眼镜。

玲竟然邀请我在下个月的三号!

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让我到她家作客?

且先放下这张明信片上各种能够产生无限联想的巨大信息量,单是“少女邀请我”这个关键点,就足够我怀疑是身处在梦境还是现实了。

这段文字让我产生了无比的激动和兴奋,我一时间来不及分析其他内容,便一头扎进沙发,开启了打滚模式。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清明节前夕回到家乡,并在糟糕的雨夜撑着伞走在老城区的原因。

毕竟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自己收到了网友玲寄给自己的名片上,单方面答应了她的邀请,并只身一人来到约定的地点。

也许这只是玲的一场恶作剧?

也不排除是我误会了什么,总之内心在不停地告诫自己,不能对这次的赴约抱有丝毫幻想。

之所以自己还是来了,除了心存侥幸的缘由外,也因为自己确实打算在清明的时候回乡休息。

我本还可以在网络上事先与玲进行联系,确认明信片内容的真实性,而这也是在前往少女家拜访前的正确做法。但是出于对未知真相的恐惧,我选择了逃避。

“大不了……就当是饭后出来散步一趟。”

这句这些天我念叨了无数次的自我安慰,又一次脱口而出。

 

缓过神来时,距离目的地只有一小段的距离了。我也很快就找到了地图上显示的位置。

“对,就是这里!”

我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眼面前的石墙,嵌刻在这一面充满岁月痕迹的石砖墙上的门牌号,标志着我离玲的家仅有几步之遥。

由于老城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历史,街道与房屋交叉错落,有时要想找哪处地方,就只能靠着双脚与双眼去摸索。

今天的运气应该算是比较好的,23号门牌对应的是眼前的这家小卖部,从各种褪色的挂历与充满年代感的过时塑料玩具上可以看出,这家小卖部也是扎根此地许久了。

小卖部的旁边就是一条漆黑的巷子,那么……玲的家,应该就在这里。

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琢磨,小卖部的老板娘便朝着我热情招呼。

“小伙子,你是要买饮料吗?这两天下雨我把饮料都搬进来了,要喝什么都有的!”

一刹那间,我对这股热情感到诧异,但是很快就理解了。毕竟自己就站在人家店门口,还抬着头各种琢磨着,难免会被当成是犹豫不决的顾客。

也算是为了回报老板娘在这冷清夜晚送来的暖意,我随口说了句“给我一瓶咖啡吧,谢谢”,并掏出手机扫了下店面摆着的收款二维码。

老板娘保持着如旧的热情,将咖啡装进一个略显多余的小塑料袋子里,然后递给了我,并善意地提醒道:“我刚看这电视新闻说着,今晚会有大暴雨,小伙子你这口音也不像是来旅游的游客,没事的话还是赶紧回家吧。”

像是印证这一说法,我也恰好听到了老板娘特意为我调大声的电视新闻:

……预计在未来的一小时内,我市中心城区可能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预计降雨量将达50mm……

“谢谢,我……我等会就回去!”

说罢,我往左前方迈出了一大步,在不到一秒的短暂犹豫之后,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应该继续前进。

老板娘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目标,用着与方才反差很大的怪异语气问道:“你的家在这巷子里边?开玩笑吧……里面是危房。”

“我就进去一会,等会就回去!”

回答老板娘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大步迈进了巷子里,这种与陌生人的对话,简单几句还应付得来,一旦聊得多了,恐怕社恐就又要犯了。

“行咯,那你注意安全。”

我点点头对老板娘的提醒表示感谢,对着前方深邃而幽黑的巷子猛吸了一口冷气,然后撑着伞大步迈了进去。

 

事后回想起来,假如我听从了老板娘的建议,或许此前平淡的生活将继续在下一秒延续。不过……为什么要有“假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