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戰鬥作品不只是角色本身具有某一項超能力,還會出現一些具有特殊結構及其對應異能的幻想生物,比如奇幻作品中的一些珍奇異獸還有玄幻文中的各種神獸。有的作品則是人物本身具有特殊的超能力器官,這類特殊器官是角色異能的來源,比如東京喰種中的喰種,背部具有名為赫子的捕食器官。更特殊一點的例子則是環太平洋中的機甲,雖然是機甲,但也可以歸類為廣義的幻想生物。

一般的幻想作品,作者設計並構思某種奇特幻想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擴充世界觀,本質上還是為了世界觀服務的,就像去動物園遠遠地觀望那些被困在籠子里的野獸,對於自然界的了解就能變得真實一點,這類幻想生物的設計是以奇特性和新奇性為主要指標,至於其內涵則是非常空洞的,無法繼續深究,只是看着圖一樂,比如說《哈利波特》系列和國產電影中的妖怪小萌物,看着奇特卻無法深究,捕食和繁殖等特性都沒有明確的邏輯,也沒有人會糾結這種東西。但在超能力戰鬥作品中幻想生物的設定就是另一種情況。

在一個超能力戰鬥作品中,作者設計一種幻想生物是必然要它打架的,並且很多奇特的幻想器官都是有其實際價值的,看着奇怪,但是真的有用。現在假設我們在玄幻作品中設計了某種靈獸,這個靈獸可能是在野外遊盪的巨大生物,也可能是主角的法相或召喚獸用來打AOE攻擊,現在作者在構思這個靈獸的時候要提出三個關鍵問題。

1.靈獸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器官?這裡的功能是攻擊,守備,機動,感知四大功能。

攻擊可以是用角攻擊或者從嘴裡放激光炮,守備可以依靠靈獸身上的鱗片,機動則是用腳奔跑或是踩着雲朵飛行,感知是靠眼睛或是擁有超常的聽力。

2.靈獸的戰損描述是怎麼樣的?

是流血還是骨折,還是致盲,再詳細一些,脊髓神經受損,肌肉斷裂,描述力求簡潔精確,必要時使用相關的解剖學術語。

3.靈獸的戰損是否會對之後的戰鬥有影響?

比如說致盲會影響感知,神經受損會影響機動能力和精密度,這裡要說一個反例,主角一刀砍在靈獸上,靈獸大出血,出血當然會出血,但是這種戰損會對之後的戰鬥有影響嗎?靈獸的攻擊會變弱嗎?這些都是作者需要細講的。

在超能力戰鬥作品中,針對幻想生物是對要其解剖學結構做出詳細的設定的,如果作者不對這一點有着清晰的認識的話,那麼他寫出來的超能力戰鬥就會失去邏輯性,我在這裡指的是邏輯性而不是爽度或表現力,爽度和表現力都是可以通過文筆補足的,比如像各類玄幻文一樣使用各種華麗而浩大的辭藻,主角砍一刀,神獸血濺千里,以及其他類似的寫法。寫是可以這樣寫,不在乎邏輯性優先注重文筆,但是這樣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讀者無法想象。

典型的反例就是遮天,貼吧上的各種表情包你們都可以看到,兩個大能打架,大道都磨滅了。爽度和表現力都有,但是邏輯性嚴重缺失,導致讀者根本無法想象這種戰鬥,由此帶來了無數的槽點和相對惡劣的閱讀體驗。

問一組問題,然後仔細思考。

主角砍一刀,神獸血濺千里。

這一刀砍到哪個部位或器官?眼睛,腿,還是其他功能器官。

神獸被砍了這一刀之後,感知能力或機動性是否會有所降低?比如一隻眼睛被砍爆導致出現了視野視角。

這一刀的戰損是否會被主角納入之後的決策體系中?比如神獸的腿被砍斷,機動能力降低,於是主角採取機動戰術,放風箏,利用機動優勢進行遠程消耗。

有些作者可能認為這些問題太過複雜,在寫小說時不打算深究,如果小說不是以戰鬥為推進劇情的主要方式的話,那也沒問題。但要是小說劇情對戰鬥過於依賴的話,如果不去進行仔細設定的話,那麼一旦戰鬥複雜化擴大化,就會出現類似與遮天的問題,大道都磨滅了.jpg,表現力和爽度無法掩蓋邏輯上的嚴重問題,讀者看不懂,無法在腦內想象,閱讀體驗就會變差。

這不是通過堆詞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作者事先設定一套嚴密細緻的幻想解剖學體系來增加描寫的精確度。

接下來就要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是解剖學,什麼是解剖學?

一切複雜的個體都具有同等複雜的內部結構,幻想生物也不例外,解剖學的具體表現是生物具有一系列分化的器官,每類器官都對應特殊的功能,作者首先要設定這些器官,然後再將器官組合為完整的幻想生物,比如喰種的赫子是一種捕食器官。

幻想生物是由幻想器官組成的,記住這一原則,先設定器官,再組合成為完整的幻想生物。

定義明確了,接着就是如何設定幻想生物的解剖學結構,這裡直接給出一套簡易的模板,設定幻想生物時直接往裡面套。

超能力戰鬥作品中,幻想器官主要分為四大類。

結構器官,動力器官,感知器官,控制器官。

把這四大類十六個字背下來,構思幻想生物時一個一個往裡面套。

順便補充一點,因為這僅僅是針對超能力戰鬥的解剖學設定,因此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等不在分類以內的幻想器官不必進行構思,也沒有必要,對於超能力戰鬥的描寫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此外,不只是碳基生物,硅基生物或者說機甲也可以套用這一設定,機甲的組件也可以被歸類到四大器官中,比如環太平洋中的大機器人,有護甲,有動力源,有傳感器,還有頭部控制機甲的駕駛員,正好可以划入分類中。

接着對這四大器官進行詳細的定義和具體的說明。

結構器官,具有一定物理性質的固,液,氣態結構甚至是某種力場,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質,不會主動對外界施加物理效應。

具體的例子就是幻想生物的鱗片等生物護甲,以及高達的裝甲,還有進擊的巨人中的鎧之巨人,甚至是EVA的AT力場也是一種結構器官,這些幻想生物都具備其特有的結構器官,除了外部裝甲之外,內部的骨骼也屬於結構器官。

外部結構器官被破壞之後,幻想生物的機動性不會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比如某個靈獸的鱗甲被破壞了,但它仍然沒有在實質意義上受到傷害,但如果內部結構器官被破壞,幻想生物的機動性會受到影響,比如骨折。

動力器官,和結構器官一樣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質,能夠主動對外界施加物理效應。

例如心臟和肌肉,這些動力器官都能夠主動干涉外部環境,當然血液也被歸在動力器官一類中,屬於一種液態器官。

動力器官如果破壞之後會對幻想生物的機動性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心臟被攻擊,或者失血過多,那麼幻想生物就會失去干涉外界的能力。

感知器官,不能主動對外界施加物理效應,能夠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並用於接下來的戰鬥決策。

眼睛是一種感知器官,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感知器官,比如覆蓋在腳下的蛛網式組織,用來感知震動反應,主角踩到就會被靈獸發現。

感知器官破壞之後,幻想生物的機動性和精密性會被影響,比如奇幻主角一槍射爆獨眼巨人的眼睛導致其失明,那麼獨眼巨人就會亂跑而且打不中主角。順便補充一句,精密性也屬於機動性的一種,屬於微觀層次的機動性。

控制器官,屬於一種信息網絡,通過傳遞信息來控制其他器官的行動,不能夠對外界施加物理效應。

這類器官的例子是大腦和神經,並且涉及到意識方面的戰損描寫,此外,內分泌系統也屬於控制器官的一種。

控制器官受損的話,機動性不會受到實質性影響,但是精密度會大幅降低。比如採取特殊手段攻擊神經系統會導致幻想生物癱瘓或者癲癇,破壞神經不只有癱瘓,還可能會導致幻想生物發生不受控制的運動,此外,主角通過下毒來破壞內分泌系統也是針對控制器官的一種攻擊。

此外有些幻想器官是同時具有多類器官的功能,比如說喰種的捕食器官赫子就是結構器官和動力器官的結合,可以進行攻擊和防禦,如果上面還長了眼睛的話就再加上一個感知器官。

這四大類器官的共性就在於一旦破壞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生物的機動性,器官本身的具體設定不必太過糾結,關鍵是要注意在器官破壞之後所帶來的機動性影響。

超能力戰鬥中對於戰損的描寫要精確到破壞哪一類器官,並且要用簡潔精確的語言描述器官破壞帶來的機動性影響,到這裡就可以歸納出超能力戰鬥故事中戰損機制的本質。

這裡給出一個公理——戰損的本質是對機動性的剝奪,接下來根據這一公理對戰損的定義進行詳細的解釋。

超能力戰鬥故事可以用電子遊戲類比,但本質上並不是電子遊戲,角色也沒有血條,作者也很難用血量來描述角色的戰損情況,畢竟小說和漫畫並不是遊戲,在創作故事中血量帶給讀者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一刀999,在小說中這種描寫並不好,無論是表現力還是爽感和邏輯性,三個判定指標均不及格。故事並不是遊戲,角色可以只剩血皮仍然生龍活虎,這個可以有,但是邏輯性不夠,全職高手這種網游文的戰損機制並不好,就邏輯而言無法進行更深一步的戰鬥推理,角色砍了一刀給出的結果只有數字。

超能力戰鬥中更加理想的情況是角色的每一個功能器官都存在一管血條而不是一整管血條,攻擊不同器官所造成的戰損效果不同,幻想生物的解剖學可以用這種例子來進行類比理解。

而判定戰損效果的核心指標就是觀察機動性的剝奪情況,超能力戰鬥中血量的本質不是生命力什麼虛幻的概念,而是機動性這個可以精確描述的指標。在故事中如果要殺死一個人,更為精確的表述是剝奪這個角色所有的機動手段,不能改變自己的坐標,也無法通過物理手段干涉外部世界,這樣就可以判定這個角色的確是處於死亡狀態。

掌握了概念之後接下來就是使用,通過套四大器官的模板來構思出一個幻想生物之後,接下來就是想象它的機動手段和戰損情況,戰損情況是需要尤為注意的特點。

首先是戰損描寫,對角色的戰損描寫不求表現力和爽度,但是一定要精確,具體表現在對於特定器官針對性破壞的細節性描寫,舉例:

一槍爆頭,子彈旋轉着貫穿大腦並通過摩擦在頭蓋骨內製造出真空區域,神經組織隨即被絞成碎末,男人的意識也在轉瞬間瓦解。

子彈被防彈衣擋了下來,但是巨大的衝擊力讓幾根肋骨【咔】的一聲折斷並刺入心臟,士兵被擊倒在地,意識變得模糊,四肢漸漸無力。

這裡的例子不是幻想生物,但也可以作為參考,關鍵在於簡潔和精確,不說多餘的信息,必要時使用專業術語指出受損的器官名稱,並在最後進行機動性描寫,指出角色的哪方面機動性受損了。

此外,在大類的功能器官之下還可以對具體的細分組織損傷做出具體描寫,例如眼球被貫穿還可以順便補一句眼角膜被撕得粉碎,盡量用術語以做到簡潔精確的描寫。

做到這類描寫需要對物理和解剖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必苛求真實,只需要構建自己的邏輯即可,比如子彈旋轉在體內製造真空區域,作者不需要關注物理意義上的事實,只需要給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邏輯,畢竟這裡講的是超能力戰鬥和幻想生物,寫的東西終究還是幻想故事。

解剖學設定得越細緻,作者在創作時就能給出更多的邏輯細節,還能以很快的速度水字數。

接下來是對角色的戰損情況做出一個整體的概括,很多時候當超能力角色放完一個大招或是被重傷的時候損傷的部位往往不是某一類的器官,而是四類功能器官都要詳細描寫,這裡給出的解決方案也是套模板。

結構器官,動力器官,感知器官,控制器官。

背下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寫,每類器官寫上一兩句,對順序不做要求,接下來舉例:

身體殘缺的少年就這樣趴在巨蟒妖修的鱗片上,幾何化的瞳孔已經完全破碎(感知),神識崩壞,意識陷入了一片混沌(控制)。

中間省略。

蠕動着的少年抬起了頭,面部的皮膚開始剝落,露出了部分鮮紅色的肌肉(結構),臉上沒有什麼特別猙獰的表情,僅僅只是像殭屍一般,機械式地移動着想要完成任務的最後一部分。

然後其中一隻眼球從少年的臉上滾了下來,白色的眼球就這樣滾動着從巨蟒妖修尚存熱度的身體上滾了下去(感知),【噗】地一聲掉進了湖裡,濺起小小的紅色水花,少年的一個眼眶中僅剩下深邃的赤紅血洞。

這是我寫的網文中的一段戰損描寫,就是照着模板把四類器官全部過一遍,此外還可以寫“心臟沉重的跳動”作為動力器官的補充描寫,不需要糾結於定義,但要保證在進行總體戰損描寫時把四類器官一個不漏地過一遍,不僅有大量細節,字數還多,寫一段戰損就能寫夠幾百字。

描寫部分給出了模板之後,接下來就是針對機動性的分析。

表現一個角色機動性被剝奪不僅僅只是描寫那麼簡單,還要看對手的決策變化。

結構,如果靈獸的一部分鱗甲被破壞,那這個區域就是靈獸的弱點所在,主角會對這個位置進行針對性打擊,以試圖破壞被鱗甲所保護的血管和肌肉。

動力,如果靈獸骨折很難移動,主角就可以放風箏用遠程攻擊磨死它。

感知,如果靈獸的一隻眼睛瞎掉了,那麼主角就可以卡視野死角進行攻擊,這樣靈獸就很難閃避。

控制,如果靈獸腦震蕩進入眩暈狀態,主角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瘋狂輸出。

通過對手的決策變化來表現角色的機動性變化,最好不要直接寫走不動或者看不見,還要加上對手的反應。

結構器官,動力器官,感知器官,控制器官。

總結上面一大段文字和分析,其實就是直接把這四類器官記住,然後寫戰損時套模板一個一個對着寫,所謂解剖學其實就是這四類器官,寫人類也可以用相同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