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星球已经十万年了,还不见有人来找我……但是今日夏夜就是暌违已久的流星季,每一万年太阳历一次的流星雨,是星星收获的季节。希望这次流星之中有我的同胞’阿尔法躺在荒原上自言自语,仰望星空,他可不想错过一颗星星。

“从离这颗星球最近的星星射出的星光到被居住这里的阿尔法的眼睛所捕抓到,需要跨越三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阿尔法现在看到的星星闪动的景象其实是三十年前发生的景象。仿佛遵从着一个约定,逃离宇宙,跨越漫长的时间和距离,这才得以与他相遇。

“阿尔法就着树果,喝起了用松叶煮出来的茶(这是他今晚全部的晚餐了),眼睛却一点也没离开过天空,就连眨眼睛的时间都嫌浪费。

“这时,他的邻居——一只火尾狸猫走到他身旁,眼睛滴溜溜地望着他。马上会意的阿尔法慷慨地将剩下的树果都让给了它,因为它平常帮了阿尔法不少的忙。

“啾呜——啾呜——好像听见这样的声音,阿尔法立即四处张望,发现东偏南的方位已经出现了一条条闪亮的白色光带,漫天流星划过天空,闪闪烁烁,壮观极了。

“阿尔法马上追了上去,跨过满地的大吴风草,穿过郁郁葱葱的樟树林,又能看见天空了。阿尔法伸出手想要触及那似乎近在手边却远在天边的流星,他使出浑身的气力拼命地跑,希望能见到流星坠落地面的那一刻,脸上尽是喜悦。

“‘哈呼——哈呼——’终于赶到了流星群坠落的地点,阿尔法喘着气等着缓过神来。‘这次也不是啊……’

“坠落的星星与坚硬无比的山石撞了个满怀,已经被高温削得很小的陨星又因此碎裂成无数块大小不一的陨石,每一颗都明亮无比,棱角分明,散发着蓝与紫的瑰丽色彩,有很多散落在从湖泊分流出的一条小河中。这湖泊也是过去陨石撞击形成的。月华随波而动,与沉入河底的星星碎块遥相辉映。

“虽然这种矿石很稀有,却不是阿尔法所期待的那样。因为陨石撞击,这一带的树木全被冲击波震开了,雾霭弥漫,地面被撞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凹槽。阿尔法走了过去,从河底捞起一块巴掌大的还在持续散发着高温的绮丽碎星,他白皙的手却没有一点灼伤,仿佛是用矿石打磨出来的物件。这块有着很高的透明度,他把碎星对着圆月的位置,仿佛月亮也随之变成了蓝色。”

“‘看来还得再等一万年啊……’阿尔法无奈过后,露出了落寂的笑容。回首望向自己用树枝搭建的居所,火尾狸猫还在等着他。

“阿尔法又原途返回,慢悠悠地走着,把玩着新奇的碎星。一路虫鸣鸟啭,今天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山中依旧,未减只鸿。”

玛利亚序章念罢,便合上了《星星收获的季节》。

爱丽丝听得出神,久久未有回应。玛利亚那动听的嗓音,仿佛就是为了朗读而生的,柔和、温暖。尽管故事本身已经很优美了,但从她口中读出来更是扣人心弦,就好像能够亲眼看见那个幽静的场景。

“有趣吗?”

“超有趣的!后来怎么了?再念给我听嘛,好不好?玛利亚。”爱丽丝使出了她惯用的缠人伎俩。

“预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玛利亚可不吃这套。

“切……”她背过脸去。

***

爱丽丝找书觉得有些累了,于是玛利亚特意挑了即使是爱丽丝也会感兴趣的奇幻小说,念给她听。

之后她们又继续在塔内寻找起不知是否存在的“救世之书”,这是玛利亚给取的名字。这座城堡共分为七塔,七塔共同拼接成“城堡”的模样,只是看着更像是强力胶将七个圆柱按高低前后位置不同地姿态粘在了一起。她们位于靠近大门的第一栋。

即便玛利亚是这里的管理者,也不可能读完这里的书籍,因为这里至少也得有五十万本以上的藏书。而且,作为魔法研究所参考的素材——空白书会变成抄录本,现世的书籍再版内容出现较大的变化时,塔内的旧版书籍还会实时补充更新,换言之——藏书还在增加。

这种魔法是被魔道研究者所不齿的,同时又是艳羡的。运作成本和管理成本暂且不书,这一魔法实际是不需要交易成本的,因为这是未经许可的私自抄录的盗窃行径,当然这里指的并非书籍本体,而是书的内容。但魔法师本就是离群索居、道德观念薄弱的社会边缘的个体,自然是不会太多在意。可出版商就不是这么想了,如果被对方知道必定会勃然大怒并告上法庭。因此不能高调从事、招致麻烦,被人觉察到魔法的本身就已经是出局了。魔法的特性之一是神秘,这话并非虚言。

《求道者的丰碑》的魔法原理是观察、记录、整理、保管、更替……这一体系使用了安置在地下的体积庞大的魔力石作为能源供应,通过纹路繁杂的高阶法阵稳固术式,是将以下多重奥术复合而成的第七阶魔法:

白魔法:在“观测者之眼”上施加了诸如法涉护壁、物损护壁、反·功能停滞、反·状态异常、反·空间传送、灵通脉络等防护;“羽毛笔”负责抄录;“收藏家的书库”负责整理及储存;“编辑”负责版本更新与成书后的美术风格。

黑魔法:死灵术——不朽者的加护、幽灵隐身衣。

巫术:炼金术——“化物术(物质生成·指定物:书籍)”、“永驻术(物质置换失效)”、通能术(充能过载疏导)等。

当然,为了避免引发事端,以上皆是不传之秘。

世间唯一值得畏惧的东西,就只有“未知”。神秘是魔法的至宝,同时也为最强大的武器。

***

“玛利亚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看书呢?”爱丽丝打了个哈欠,随口问道。

“这个嘛……”

玛利亚的声音从上层的书廊传来,回荡在塔内,那嗓音有股独特的魅力,很有穿透力,如同雨后从海峡吹来的清风般泌人心脾。即使是爱丽丝这样容易走神的孩子,也情不自禁地侧耳倾听,不会想要错过从她那唇齿间滑出的每一个字词。

“因为我的灵魂感到饥饿啊……苦闷的现实如何比得上有趣的虚构世界,人生是有极限的,很多事情没有一一尝试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看书……不过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那后来呢?”

“后来……知道的事情越多,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知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真的要听吗?要认真地聊起这个话题,可就说来话长了哦?”

“没事,你就说吧。”

“好吧……该从哪里说起好呢……”玛利亚阖上眼帘,在脑中迅速整理语言。

合上书本。

各类情报正在在她脑海中极速演变、整理归纳,小到一花一草,大到国与国的博弈,万物的模样在她脑中构筑成形,这是一个规模庞大、构造奇异的心想世界。

俄而,故事已成。

***

玛利亚的自白:

人类是为了省时省力、打破原有的格局、创造更多的财富,从传统的简单、机械的劳作中解脱,投身更为繁琐且有意义的工作,不断地使人类文明更上一级台阶,才造出了“工具”,并不断地加以改进。科技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人类。

书是人最早发明的工具的一种,而科技发展使信息传播得更加迅速。

过去,文盲还是在人群中占据多数的时代,人们获取消息,无非是口耳相传、书信、公告、书籍、电报、报纸以及旋转拨号盘式电话机,民众所做的判断很容易被传播者的主观意见左右、难以辨别内容的真伪,报纸更是一度被视作权威,引领社会风潮。

如今,则日新月异。

我被召唤的年代与你的情况相近,都是二十一世纪一零年后。那么你也能了解的才是……那是一个怎样的极盛声光色影的网络时代。

信息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更丰富——泛滥的社交媒体,众多平台充斥着各类大量的资讯,消息更加灵通,人们已经能够在半日之内知道隔海相望的土地上所发生的大事。除了新闻、知识还有大众更喜闻乐见的趣事,各类情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生存要素与生活中蝇营狗苟、鸡毛蒜皮等琐事在内,工作、学习、交际、娱乐及交通通行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最后连边角时间也被各种文娱填满。就如同在玻璃杯内依次尽量放入鹅卵石、碎石、砂砾,最后倒满水。满满当当,几乎溢出,杯中饱和的内容物仅靠水面张力勉强维持现状。

当科技冷光亮起,各种数码于屏幕前闪动,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更加新奇、更具趣味、更有刺激的视听享受,以满足个人嗜好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人们过度追求快餐文化,不断割裂的私人时间呈现碎片式发展。多数人只求浅层、直观的娱乐体验,忽略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值得敬重、警示的事物被轻视,好像所有东西都能被拿来取笑;而综艺的产物则被沉默地全盘接收,所见所得不加思考、发问、查疑,欠缺对人性的思考和心灵的质问,继而产生出“娱乐至死”及盲目从众的心理。

甚至没有发觉自身早已欲壑难填且无法自拔,逐渐麻木冷漠,那些值得令人回味的美好瞬间遭到淡忘,那些洗涤心灵的文艺作品不受待见。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快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同样多的烦恼。白云苍狗,在浏览各种数据时,多少人已然在潜移默化中沦为人类造物所禁锢的奴隶?更讽刺的是,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反制自身,且乐此不疲,这便是“工具异化”。若是离开这些电子产品,怕不是会出现戒断反应?

绝大多数人都在为将自己打磨得与社会合格品的螺丝一模一样而拼命努力,个性被打磨至圆滑,自我意识逐渐向大众趋同。这之中,有谁又能在外界那一双双眼睛的注目下还能坚守己见?唯恐胎骨已经钝化畏葸退缩,只能对不同的交际圈互诉苦水。

因早起排队赶车、周末无薪加班、高难的工作任务、调休无望、上级的责难、推卸责任的同事、两面三刀的人际交往、舆论抨击、房租水电欠费、三餐不及时……而心神困顿之际,有些人仍会在所关注的动态更新后,像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特意机械作业般去维持关注浏览的状态。

强迫自己在此时振奋精神,调动全部的感官,提高多巴胺激素的分泌,“享受”花样百出的刺激。因为像这般“五光十色的世界”是唾手可得的快乐,也是更容易想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欢笑过后,又不得不忍受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空虚感,以为像这样逃离现实就能够令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好受点,却不料只是饮鸩止渴。

拖着疲惫的颓废躯壳行单只影地行走在夜路的归家途中,虽已凌晨一二点却是一天的尾声,在狭仄的出租房内于睡前告诉自己明天也要元气满满地早起加班。

此举与刻舟求剑有何相异之处?我不见得这可称作理智。不过,纵使如此……这样无望空虚的生活,却是自己最熟悉的,要鼓起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到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反倒是困难的。

可,人是矛盾体。四处奔走逐利,不过是谋虚逐妄,虽有闲暇时亦做些好物寻愁的功夫。甚至知其然,而不作为,否则何如?坐吃等死?自是无法,只道一如往昔,世人不觉辛苦。

……若要这么与人言说,届时必当遭到反唇相讥——嗟食者何解辛劳之贵?

此时,又当何如?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只是难以偿还这世间的恩义情债,更不便与人细说。

真真假假,执轻言重,茫茫无觉,是蹉跎一生,抑或峥嵘岁月?见着好处,不思了处,如何好了。“若要好,须是了。”

此等醍醐味,只得我等闲人相共勉。幸甚至哉……我非彼岸。

现今的生活节奏如搁浅翻腾的鱼,在窒息的边缘不断挣扎。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大多哗众取宠,泛娱乐化,情节架构如何跌宕起伏,文章题目如何博人眼球,个中包袱如何惹人喷饭。思行而不思取,源竭路尽,世上岂有无根之水?几个字眼翻来倒去,语言空洞、平直、单调,文体积弱贫乏,欠缺文学独有的虚幻美感及艺术性。

名声、排名、稿酬、荣誉、市场的需求、书迷的支持以及写书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影响……过分在意这些外在之事,而将创作故事的存在摆在更低的位置,喧宾夺主。值得长久品味的好故事越来越少,还有不少的“炒冷饭”,消费情怀。辉煌一时的“神作”,多年过去已经沦为笑柄。虽然看得很开心,却没有半点营养价值,就像是油炸食品,只是越吃越胖。

甚荒唐,将文学性弃若敝履,抛诸脑后……

不过,“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甚多”,每个时代皆是如此。

文学是不死的,只要有人埋下种子,它便会生根发芽,为后世遮阴。古人之言或许难以运用至今时,却已成为现今大道的砖石,托赖如此,我们才能一直行至今日。

无有根,何来叶?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优秀的作家更能将社会现状、人生百态的观察体验,于故事作品中融会贯通,所思所想如曲径深幽、静水流深。心境浮躁者自然对那些晦涩莫深、寓意深长的文学类作品读不进去的。

不知门道,怎会明晓洞天奥秘。

哪怕这个世界腐朽堕落,真正的文学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过去,亦是现在,那是人类史的里程碑。每一世代都有其特点,是人类这一群体在不同时期的侧面。

人从好书中获得知识与人生经验,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与信仰。

写书人也是如此。发生了一件好事,想要写在纸上;经历一件坏事,想要排解忧愁,都是极其自然的。将自己的思念、感情、主意、思想、奇思妙想等等写成故事,最初都是很单纯的举动。这个世上的故事多了,规矩也变多了,人心就更复杂了。题材从幻想到现实,从过去到未来,从正面到侧面,从外部到内在,连写作的技法也作为一种技术被不断地专研,这个世上的故事就变得更加多样多面且多姿多彩了。

文也,政也。读书之事已非最初纯粹的修身齐家,而被国君所用,成了治国平天下的体制,更功利和世俗。

文学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他们的言论言行编著成书,《论语》涵盖了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朝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哪怕之后几经浮沉,《论语》仍是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巨著。而孔子……究其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周游列国传道授业,为的是调解人际关系与稳固社会秩序。

文学,既是巩固统治的治世之物,亦是推翻朝代的革命之物。

教会用神话故事作为民众信仰,约束规范,垄断西欧文化教育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欠缺理性思维的蒙昧生活中,愚昧黑暗的时代在不为人知处惨案频发。科学文明不得进步,就算有人站出来长篇大论,也难有作为。

于是有人想到——要用故事打败故事。

十四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爆发,教会的信仰也无能为力。在死神收割灵魂的至暗时刻,薄伽丘的《十日谈》为等死的民众们拨开了蔽日的乌云,露出希望的一缕曙光。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渊源与摇篮,是人类智慧的起点。古希腊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神话、政治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古典文化之最。”

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到以意大利托斯卡那为发源地的文艺复兴,再到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最后是以法国为主舞台的启蒙运动,公民意识觉醒,打破上位者施加的思想禁锢,理性之光在那个封建迷信的年代逐渐被点亮起来。

用书之道,谁主沉浮。

编撰故事的人无不想要令读者深陷故事之中,令其对书中的世界信以为真,更是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盲信……可,现实与幻想终究不能混为一谈,多少人因为轻信书中所得而葬送一生。冤孽业障伴生伴死,富贵荣辱过眼云烟。

“皇天不负有心人”,“船到桥头自然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神爱世人”……空虚会否定自我,人都是某样东西的奴隶。人在陷入困境时会变得脆弱与渺小,这些心灵的缝隙需要被“信仰”给填满,才不会感到不安。而当和平安康时,那些成为支撑生活的精神支柱,反倒成了束缚人性的枷锁,“信众”被那些他人口中的故事给奴役,失去理智,变得情绪化,感性成为公众的主流情感。品行不端的人变得矫枉过正。信仰原为辅助人改造生活所用,倒是本末倒置成了人为信仰而活,“信众”变得对信仰无比狂热(就好像我的父母)。这是一种“补偿心理”,空虚需要被填满,想要得到什么就要用另外一样做交换,而这个过程中失去的可能反倒是最重要的。人在面对所有选择时,失去理智与客观审视便会造成自我毁灭。

这就不得不提起中国文学中我最敬爱的《红楼梦》。

起初我是被中国的四大名著的头衔所吸引才买下来的。我原以为那只是在讲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故事,只是词藻华美的爱情故事,再加上文言文太晦涩难懂,我即使将它放到了书架上,也只是粗略地翻了几页,便置之不理。

直到——我开始思索东西方的文学特性的差异的问题时,才将它再次拾起翻阅……

这时的我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思考与理解能力,期初我是带着评判的眼光去看的,毕竟这是一部残缺的小说。可当我认真地端详起这部名著时,我才惊奇地发现……前八十回的文章设计之巧思,寓意之深远,这是何等的鸿篇巨制!

别名《石头记》的这部著作以不动之物“通灵宝玉”这“蠢物”静观世间万般变化,看遍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方才顿悟——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红尘俗世中,人有悲欢离合,国有盛极而衰,巧用风月笔墨便写尽人间风流、世态炎凉、家国盛衰。真事隐去,假语存留。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红楼梦》是少有的不是为了单纯服务于所在的创作年代的社会需求的文章,既无法为在八股文摸爬滚打的士人树立“榜样”,也无法为尔虞我诈的职场提供经验教训,却是超越了时代令文人们的灵魂得以共情的传世之作,成为了文人眼中的一处理想净土。

……

中世纪西方国家有着固化的等级阶层,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一个领主甚至能够执掌民众的命运,肆意地享用所谓的“初夜权”;而穷人们很难有打破阶级壁垒的机会,生存压力一直很大,只能像老鼠一样有一天算一天地苟活着。又因为教义,他们只能相信君权神授、教会是神的陆地代言人,为了死后能上天堂,只能在现实中不断接受残酷的命运。贵族的形象变得越发高不可攀,教会或领主在蒙昧的民众眼中一度是神圣、高贵的。

近乎无望的人生苦闷乏味,广大民众只得通过情色小说排解忧愁,诸如《开放的特丽莎》、《杜巴利伯爵夫人》,正是那时他们得知了道貌岸然的贵族们竟然过着荒淫无度的奢靡生活,形象也随之跌到谷底。此类小说的过场常常用到真正的哲学作为解脱人性的由头,反对神性的压抑生活,这也让人意识到思想武器的意义。

其后,法国在接连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和对外战争后,国库变得虚空。民众们对社会的种种不平与剥削阶级对自身压榨的不满,在此时一口气地爆发了,纷纷举起武器“造反”。社会底层的民众不想认命,便唯有逆“天”改命。甚至连国王路易十四也被推上了断头台。哲学家们的革命纲领在革命开始之前所起到的作用可能还不及革命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巨大。

根据哈佛大学前图书馆馆长罗伯特·达恩顿历时二十年的研究,这很有可能是推动法国革命的直接原因。性与情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时候在文学中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而存在。

西方文学讲究思辨与哲理,核心在于保密。在西方文学中以打破阶级观念,与命运抗争,弘扬美德,宣扬人性,以探讨人文精神为主题最为常见。故事人物的性格建立在“秘密”之上,主角心怀某种卑劣或高尚的理念与品格,通过一场变故,最终敢于在现实中挣扎或与外界拼搏,成败不算最重要的。作者以此在隐喻的层面与现实相抗争。

日本文学追求“物哀”美学。其形成与日本是个多天灾人祸且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不无关系,火山爆发、泥石流、地震、海啸、台风、火灾、旱灾、洪灾,过去甚多的——武士试刀、盗贼横行、战争频频、苛政赋税、作物歉收……人在长期生活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走向极端。既然不能长存便追求起刹那之美,绚烂华美却易于凋零的樱花、武士道中用“肋差”切腹自尽以示忠魂、负责暗杀谍战的甲贺忍者、往身上敷铅粉的歌舞伎、患有“鸟屋”的吉原花街的花魁、怪谈故事……此类文化皆是由此而生。他们主张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因此日本文学多是压抑的氛围,死亡是常有的主题,结尾的处理更为浪漫与抒情。

而中国文学的故事是则为具体与世俗的,立足于“世俗”来写理念与美学,故事的结局常常以寻常之事作为收尾,解决矛盾问题。

一个规矩可看作一个故事,而人情世故中有太多的形式规矩,无数的故事贯穿人生的始末。

这样的故事越是丰富,人越是容易在道路上迷失方向,最终只能被生活不断催促、被推着走,一路上有舍有得,却如前言所述……一点一点的,如同忒修斯之船,不断被人替换掉体内的“部件”,连自己还是不是自己也分辨不清。

即便立足点不同,所能达到的至高处也是一样的,只是人的见闻与能力程度并不相同。

那些从朦胧睡梦醒来之人见余外仍陷迷梦之中,便欲写出醒世之文,为了不中道崩殂,只好写成“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是……谁又能叫醒装睡的人?另一方面又加深了这个世界的外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少女玛利亚,这位图书之国渊博公主的世界——完全是由知识与理论堆砌出来的,被书堆起的高塔封闭,又通过书本这一窗口观察着外界。如果能打开心扉,想必里面装填的也一样是书。

不被理解,亦不需要被人理解,只是单方面地接受外界的洪流洗礼,在世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大池子中被浸染,染上这个世界浑浊的色彩,逐渐扭曲自我。

用她的话来说……她就是书的奴隶。当她注意到这点时,她已经失去了为人的幸福。

她是一位观众,是一名读者,也是一个评赏家。

看的是人间真情,品的是人文道德,读到那些生活中常常被自己所忽略的真意,总是手不释卷。纸页近在手边,那些伟大的精神似乎也不再遥远,激励着她跟上贤哲的脚步。纵使生活一片黑暗,她也知道光明所在,她一度坚信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保持着绝对的理性与客观,从高处审视着这个世界的善与恶。将自身置于物外,屏息自我存在感,这便是所谓的“上帝视角”。

但是站于道德高地上,又会因为视角问题而忽略了人性的隐秘之处,常常做出与真实相悖的冲动的破坏行径。正因为保持高度的理性,因此她甚至连这点也看在眼里。

纸上读来终觉浅。当然也要有“体验”才行,为了寻求真实感,她开始进行实验以验证真理,并由此接触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

“……那是黑暗的,毋庸置疑……那是黑暗的,是夹杂在光明面与文明面之间的影子,像是扎根在深涧缝隙间的一株小小的毒草,却有着非凡的毒性与旺盛的生命力,最令人不齿的是——它还伪装成其它药草的模样。”

玛利亚说着不明所以的话,看着像是在自言自语。

“即使没有炮火侵略、暴君苛政、天灾人祸……人还是无法停止互相伤害……辛辛苦苦创造出文明荣耀的故事,又在毫不留情地亵渎、中伤、摧毁它……这是座永远建不起来的高塔,有的人在寻找、搬运他山之石,卖力堆砌、拼叠,又流汗又流血;有的人却在背地里盗窃砖石,转手卖出,赚取不义之财,更甚者捣毁基建,个个都表现得正气凛然,贼喊捉贼,又有谁知道谁是坏种……人不仅会背叛他人,还会背叛自己。今天做了这件好事,明天又做另一件更坏的事毁了它。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糟糕的了,没想到还有人比我更肮脏。我该痛心吗?还是该笑?我是哭不出来的……”

玛利亚念罢,合上了书本,有些失神,思绪陷入往昔的光景。

“那我从书上读到的那些算什么?”玛利亚把头转向她,说:“……谎言,这是谎言……全部都是谎言。这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因为现实里没有,所以才会显得弥足珍贵。可我们呢?我们又不是活在书里。我被这些书骗得好惨,我曾想着如果这个世上存在着永远被光辉照耀的地方,那么就算只有我是不幸,也无所谓了,因为我还有值得信任的东西——能够成为信仰的东西。但结果又如何?书中故事并不会还原事件的原貌,我只是看到了自己所相信的一面而已……自以为聪明的人却是最傻的那个人。他们——那些编造故事的人把我唯一重要的东西给夺走了,无情地扔在地上,又宣泄地践踏他们视作枯叶的东西。我就像个大傻瓜,只是哀悼,毫无作为。最后也只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部分给拼凑起来,还原这个世界的真实。”

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辛辛苦苦半辈子攒下来的家当被盗贼掠夺一空的人才会有的无力感,话语中蕴含着道不尽的悲凉。

“特殊的人有着坚强的意志与高尚的品德,因为他们是世界的主角,他们是英雄、圣人、贤者、时代的先驱……纵使世间腐朽不堪,他们仍旧屹立不倒。我相信只要有这些人在,这个世界还是值得我去留恋的。因为我心中有信仰,我才能一直忍受着那些糟糕的事情而不丧失理智,才能压抑本能与疯狂,不让它暴走……呼——当我发现真相后,什么都无法挽回了,当时我那小小的世界彻底地崩塌了。”

说完,玛利亚像是要把刚才的话嚼碎似地做了个咀嚼食物的动作,咬牙切齿,然后吞下。

“怎么会!光明是存在的,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爱丽丝提出了质疑。

“噢,是吗?不过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光明只存在于包裹罪恶的外衣,人所看到的光明其实是由谎言、利益、懦弱、背叛和私心这些丑恶的精神维持和掩盖的,人能看到的只是小部分“幸存”下来或者遭到篡改的故事。观察往往伴随着诸多的谬误,在这些误解之中,人会从中挑选出自己想要得到的“真相”,笃信这便是真实,并以讹传讹,增加支持者,以便浑水摸鱼。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真相往往令人瞠目结舌……望你能知道,我有一个珍藏已久的奇特故事,接下来我将把它讲与你听,你一定不可分心,用心听我说完,因为那是我从前的经历和遭遇,听完之后,你就会明白我所言不虚了……”玛利亚将目光投向爱丽丝,疲惫的双眼带着一丝轻蔑。

玛利亚樱唇轻启,吟念真名:

“文书魔法·观察者的日志。”

爱丽丝二人被白色的强光所笼罩,不久便消失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