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瘟疫、战争、饥荒的流言已经在城里像毒药一样蔓延起来。

前几天的大地震,给科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地震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以后,伴随而来的次生灾害才是主角。

大量的房屋倒塌,通往首都的主干道也被塌方完全中断。连河畔系的祭酒也启动了战甲,前去疏通道路了。

米亚,世代生活在科林,曾祖母还曾获得过科林的女爵官位。她们家在当地也算是军人世家了。

由于情况特殊,所有的岗位都已经紧急上岗了。大地震把城里的几个供水水车损坏了,整个城的工匠对于水车修复都束手无策,平时的维护就已经用尽她们所有的知识储备了。

由于人手严重不足,米亚现在一个人在科林城郊侦测。

混乱的城市,会让不怀好意的人蠢蠢欲动。

前几天就陆陆续续有城郊的市民报告,远处的山林里偶尔会飘起缕缕青烟。是异兽人趁机入侵?还是流寇们开始往这边靠近?

一人侦察的米亚虽说对自己的身手有足够的自信,但还是丝毫不敢大意。

她把战驼藏了起来,自己一个悄悄的摸入了山林。敏锐的直觉告诉自己,山林里面确实有东西。

秋天的暗夜,像一床厚厚的棉被盖住了天空,沉闷又压抑。

那一夜,他们相遇了。

在一个被废弃的狩猎小屋里,米亚发现了郑羽生一行。

当米亚爬上一个山峰的时候,就远远看见了小屋的火光。

凭借多年来和敌人打交道的经验,米亚深知。这绝不会是流寇或者异兽人大军。她掏出了一堆五颜六色的布条,挂了一面绿色的布料在战驼脖子上,然后轻轻一拍,战驼心领神会的往科林城区跑了出去。

米亚现在有两个选择,等待科林的后续部队到来,或者先行抵近侦察。最终,强烈的好奇心使米亚选择了后者。

那一夜,郑羽生和米亚就此相遇,命运从此交织在一起了。

当米亚小心翼翼的往小屋靠近时,她已经基本看清了,屋里貌似是有两个生物。更确切的说,是两坨像史莱姆一样的东西。

正在屋里放哨的郑羽生察觉到了一丝异常,周边的虫鸣突然静默了!屋外的几个报警装置却完全没有被触动!

郑排长立刻移动到晓白的身旁,把他摇醒以后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晓白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迅速爬了起来,穿上了雨衣。在排长的示意下进入了战斗状态。

而米亚这边,即使在避开了门外设置的几个报警陷阱以后,屋里的人还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米亚开始有点后悔了,她面前的敌人很显然不是省油的灯。她不由得紧张额摸了摸腰间的佩刀。

双方都在僵持对峙,最后,排长这边先沉不住气了。他隔着墙壁,说道:外面的是那个部分的?这里是Z国2968部分83分队!正在执行作战任务,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米亚绕到了破屋的窗边,透过缝隙看到里面两人,就像怪物一样,它们披着一件古怪的披风,整个轮廓只能看见头部,披风把他们的手和脚都隐藏了起来。而且件披风还是绿色的,很显然是用一种米亚从来没见过的材质制作。

米亚在听到了这古怪的语言后楞了一下,里面的人貌似并不想逃跑,这样僵持下去,对米亚的更有利,因为援军很快就到了。

小屋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外面的人还是没有应答。很明显,外面的不是友军,晓白已经开始站不住了,他悄悄的走到排长身边说道:郑排长,我走不了了,你先撤退吧!我在这里拖住他们!即使我被俘虏了,还更有希望活下来!

晓白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他已经是自己唯一的兵了,,再者,自己能跑到哪里去?郑羽生无奈的摇了摇头,拍了拍晓白的肩膀,:我与九连的兄弟,同生共死!

米亚的援军到了,小屋已经完全被包围了。米亚直接推门进入,不愧是有骑士称号的米亚,即使在两个未知生物面前,也毫不胆怯。她右手一直摸着腰间的短刀,左手指着他们叫道:趴下,放下武器!虽然听不懂,但郑羽生他们非常配合的就缴械投降了。

排长和晓白成了俘虏。

米亚是个矫健的女人,虽然她身穿一套骑士札甲,但健美的身材在盔甲下还是显得玲珑浮凸--这是郑羽生对这个突然出现在他眼前的女人的第一印象。

大地震过后,到处都是劳动力短缺,在这个混乱的时期,竟然没人好奇这两个天降之人的来历,抑或是,因为米亚的地位较高,利用了自身的影响力,事情就没有上报已隐藏了下来?这个还是不得而知。

晓白由于病情加重,被送到了马顿治疗。按正常情况来说,这种重病的肺痨奴隶,注定是被抛弃的。但在排长表示,愿意以任何代价换取晓白的一线生机 ,米亚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米亚清楚知道,羽生并不好驯服,如果没抓住晓白这个软肋,羽生随时随地都可能会逃跑。

至于为什么米亚会看上排长,那就要从那一次水力磨坊的抢修说起了。

当郑羽生来到这个磨坊群的时候,也被眼前的工程所震惊到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水力磨坊,它是一个磨坊群组,通过几个力矩齿轮,利用水的重力的势能叠加,从一座岩石山脉的底部一直延生到山顶的复杂力学系统。

据考究,这个磨坊系统建成已经有400多年,是初代科林的拓荒者所设计,由于"塔斯马尼亚效应”(注1)这个磨坊群的技术几乎已经完全丢失,工匠们为了维持这个系统正常运行就已经焦头烂额。

这个水力磨坊群承担着整个科林市的用水和生产,大地震前它的满载效率也只有设计之初的36%。经过这次地震,几乎完全报废失效了。整个城市陷入了缺水、缺粮。磨坊群还连接着几个水锤,连铁制品的生产都几乎停止了。

本来郑羽生是被安排来这里踩水轮的,土木工程的知识让他在这里打出了很大的名气。

经过三个多月的抢修,磨坊群不单单得到了修复,甚至效率还提高了15%!

后面那几年,郑羽生利用他“觉醒者”的知识,重做了不少大工程,其中他本来为了提炼甘油,为生产炸药而设计的肥皂厂,生产出来的肥皂成为了全国最畅销、最受欢迎的畅销产品。

因为这些事,米亚的声望直接传到了首都,仕途就像坐飞机一样,十几年时间就被擢升至--政务修士。

===========分割线=============

注1:在人类学研究中,这种因环境封闭、人口规模太小而无法传承现有技术与文明的现象,则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效应”。

科学家就发现在许多独立的岛屿上,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技术失传。

而从化石记录看来,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失败率是惊人的。

“失落的文明”是个经久不衰的迷人概念。

理论上看来,几百人足够延续人类香火。但遗失而孤立的文明,几乎注定只有日渐退化到衰亡的结果。

我们知道,人类的认知能力表现在社会学习上,每一个人都是模仿高手。

新技术是不可预测的,就集体而言,更庞大的群体产生新技术的次数会更多。

这些新的技术和知识,又可以通过模仿这一行为模式散布到整个族群。

所以在有限规模的社会中,就很可能存在着一个文明发展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