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98k卡宾枪该枪是格韦尔98步枪的缩短型,在二战期间研制,缩短了长度,且为方便抓握采用嵌入在木制枪托中的旋转枪栓,因此立即得到了重视。1942年-1945年间生产的步枪质量通常不佳,如采用薄金属片制造枪管卡箍和扳机护圈,而枪托和护木采用胶合木材料。但由于枪栓、枪管和枪机的质量并没有下降,因此射击精度依然很高。

STG44突击步枪中型枪弹StG44由于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子弹初速和射程均不如步枪和轻机枪。但是StG44在400米射程上,连发射击时比较容易控制,射击精度比较好,可以连续射击而且火力非常猛烈。而且重量较轻,便于携带,StG44是步枪与冲锋枪性能特点的结合。30发弹匣从冲锋枪的20弹匣,32发弹鼓,到机枪的300发弹链,50发弹鼓,德国设计师根据实战对于火力的需要和步兵携带弹药的体力上限,还是持续作战的需要,终于选择了30发弧形弹匣。30发弹匣重量适中,单兵可以大量携带。同时30发子弹,能够很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StG44在近距离射速较慢,因为使用短步枪子弹,连续射击时候枪身跳动明显,不如冲锋枪那样容易控制。枪身铭文“MP44”、工厂标志、生产年份、序列号标于机匣上方;序列号还标于弹匣槽左侧。保险装置手动保险位于机匣左侧、手枪握把上方。退弹过程弹匣扣位于弹匣槽左侧。

FG42伞兵步枪

FG42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由枪管下方导气管进入活塞筒,旋转闭锁式枪机。击发装置单发射击时处于闭膛状态,射击更精确;连发射击时,则处于开膛状态,以便冷却枪管。采用10发或20发弹匣供弹,弹匣呈水平状插入机匣左侧。扳机后带有倾斜式握把(后期型修改为倾斜度较小的握把)。中空的直型枪托容纳枪机尾部的后坐缓冲器,一方面缩短枪的长度,一方面配合安装两脚架、枪口制退器,为连发射击提供稳定发射状态,较短枪管以适合给伞兵使用,设计上可以提供如轻机枪或步枪相当的火力。FG42的有些早期型号还带有光学瞄准镜。

FG42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并增加了重量,然而却因为发射大威力的标准步枪子弹,因此它在全自动射击后座力过大。实战亦证明FG42无法替代轻机枪的角色,因为弹匣容量小,枪管亦容易过热;相对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也不具备优势。

绍尔M38H手枪

绍尔M38H手枪是M30手枪的改进型,采用流线型外形和双动扳机。其它特点包括一个传统的双动扳机,单柱的弹匣等。

Maschinengewehr 42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枪管助退器兼有消焰、制退作用;闭锁机构为滚柱撑开式,仿形式枪机开锁加速机构。闭锁时,位于枪机头内的两滚柱进入枪管节套凹槽后,被位于机体内的楔块撑开,完成闭锁。开锁时,两滚柱在机匣仿形槽作用下使滚柱向内收拢开锁,同时通过楔块加速枪体后坐;供弹机构与MG34式机枪使用的相同,为开式金属弹链,双程输弹机构利用枪机能量带动。

在枪机后退时,内拨弹齿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半个链节距;枪机复进时,外拨弹齿再带动枪弹和弹链移动稍大于半个弹链节距。击发机构为利用复进簧能量击发的击针式击发机构;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射击,机构中设有分离器,不管扳机何时放开,均能保证阻铁完全抬起,以保护阻铁头不被咬断。枪管复进装置具有复进和缓冲双重作用,它分别由4根弹簧、推杆、导杆和顶圈组成,统一安装在一个套筒内。作复进簧时,4根弹簧由前向后依次工作;枪管后坐即将结束时,4根弹簧同时工作,弹簧的综合刚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缓冲作用。MG42式机枪枪管的更换装置结构特殊且更换迅速。该更换装置由盖环和卡笋组成,它们位于枪管套筒后侧,打开卡笋和盖环,盖环便迅速地将枪管托出。

瞄准装置: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瞄准具由弧形表尺和准星组成,准星与照门均可折叠,在照片中用的是常规瞄具,在左侧可见有测试曳光弹或根据射程调整的加长针形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