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9月10日中午12时许,地中海,马耳他以西140千米: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蒸汽腾腾的甲板上一片繁忙,第二攻击波的6架阵风战斗机正在准备起飞。

在连续弹射了十架阵风之后,戴高乐号的蒸汽储存罐已经见底了,两部K-15反应堆开足马力烧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水才补齐第二波次进攻所需的蒸汽。

第一波踹门的阵风与神经元已经返航,为了不影响后续飞机的起飞已经在降落航线上往复盘旋了近半个小时了。然而它们还得再等半个小时,那艘开足马力也达不到二战时期“高速舰”标准的拉胯航母刚刚把制作水蒸气的动力转移到航行上,正从7.5节的速度缓缓增加以制造甲板风。

阵风六机编队的长机挂上弹射器已经有段时间了,飞行员抬头数着第一波飞机绕航母飞行的圈数。那些由阵风与神经元组成的先行者们,去的时候是多少,回来的时候也是多少,唯一变化的只有它们的载荷而已,只是这样的好消息丝毫无法让长机飞行员感到安心。挨了闷头一棒的敌人或许没能在第一波次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但他们不会永远懵逼下去。可以说,甲板作业每耽误一秒钟,第二波次的打击编队就会增加一分危险。

“斑海豹长机,完成任务后,在A40海域汇合。”CATCC的管制员通过电台向长机飞行员说道。

“收到,完成任务后,在A40海域汇合。”

“允许起飞。”

“收到,准备起飞。”

灼热的尾流冲击挡焰板,限制器松开的瞬间,甲板上的白色线段迅速从阵风的下方窜过去。

半小时后,第二波次的全部六架阵风完成编队,按照作战要求,他们必须向东南方飞行一段距离,然后在向西拐弯斜插的黎波里港。这是为了混淆敌人对航母位置的判断,但长机飞行员觉得这纯粹是自欺欺人——航母编队离的黎波里港只有不到180海里,这要是换成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一个视力超群的利比亚人站在港口的集装箱上甚至能看到天边的黑烟了。

的黎波里港已是一片火海,看来第一波次的打击相当成功,这也造成了第二波次的一些麻烦,浓烟和火光让光学吊舱的画面十分模糊,迫使阵风编队必须靠得更近。

和先前光顾过这里的队友不同,这批阵风是冲进来捡漏的,不能像刚才那些幸运儿一样隔着两百公里把“风暴阴影”大致对上港区一股脑儿扔过去,而是要抵近识别那些还需要补刀的目标。拜港口糟糕的抢险水平所赐,滔天的烈火让飞行员不得不目视识别目标。

阵风编队低空通场一遍,没看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目标。船台上施工了一半儿的护卫舰已经侧翻了,不知是不是某个集装箱里装了什么易燃物,整个集装箱堆积场火势正旺。光看这样的画面,或许已经可以认定胜利了。

长机飞行员筛选并划分出了任务,六架飞机各自散开扑向目标。一艘大型油船、一个观通站点和一处没有动静的高炮阵地。

阵风长机启动了激光照射器,不起眼的红点映在了安静如一尊雕像的ZU-23-2高炮的身上,为僚机指引目标。在僚机投弹完毕之后,两架飞机将交换角色,继续轰炸僚机飞行员觉得有价值的目标——如果那个时候这里还有的话。

但长机飞行员等不来自己投弹的时刻了。

在视野边缘的阵阵浓烟中,长机飞行员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烟火,和那些滚滚升腾的烟雾不同,那股烟变化的极其迅速,甚至好像还有拐弯的迹象。

长机飞行员的思绪断档了一秒,然后突然意识到向自己飞来的东西,正式名称叫做“防空导弹”。

“危险!萨姆!”

长机飞行员刚刚喊出声,还没来得及拉操纵杆,导弹就直击阵风,炸成了一团火球。

当剩余的飞行员意识到这个港区所有剩余的“有价值目标”全都是诱饵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转眼之间,又有两架进入稳定航线准备投弹的阵风被炸成了空中的火花。没有告警的红外制导导弹偷袭一直是飞行员的噩梦,这些不动声色的毒蛇埋伏在必经航线上的时候,战机根本没有反制手段。

残存的阵风纷纷逃向高空,红外制导导弹的射程通常不远,利用高度可以有效延长导弹动力对抗重力加速度的时间,至少当它们耗尽动力段逼近飞机尾喷口的时候,这些能拉出9G机动的三代半还有放手一搏的底气。

然而阵风刚一升高,他们心心念念的告警就出现了,雷达告警。

飞行员的血都要凉了,利比亚人在港口不止部署了一种防空导弹!中近两种射程的导弹织成了一个火力口袋,阵风飞进来的一刹那已然凶多吉少了。

刚刚升高的阵风又仓皇逃向低空,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逃亡上了,以至于米格-25这种笨重而庞大的目标逼近到三十公里的时候还是毫无察觉。

两架叙利亚空军的米格-25在阵风的九点方向转弯,它们以每秒4度的角速度转了漫长的半分钟才咬住阵风的六点,紧接着就是4枚R-40导弹齐射。不知是保养不力还是R-40天生如此拉胯,4枚导弹面对几乎没有机动的阵风无一命中,全部脱靶。

直到驾驶舱上方划过来闪亮的火光,阵风的飞行员才发现自己再一次遭到偷袭。接替长机指挥的飞行员低头看了一眼RWR,发现它已经被触发,分析是RP-25雷达的照射波。

全世界现存的战机中,只有一种可以飙到3马赫的冷战怪物使用这种雷达。

“全员调头!”

尽管代理长机的飞行员在这片危机四伏的空域中一秒也不想多待,但紧随其后的三马赫战斗机不是能靠速度就甩掉的。相反,只要把它们拉进缠斗的话,米格-25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三架阵风转过头来立即抢占高度,相隔15公里以雷达相互扫描。

代理长机的飞行员随即命令编队解散各自为战,他盯上了敌机编队中靠前的那架,据研判是一架长机。在考验意志力的迎面接近中,对方左右蛇形,但动作都畏畏缩缩的,显得有一些犹豫,当然也可能是高速状态下的米格-25难以机动的必然结果。代理长机的飞行员抓住机会俯冲过去;在接近导弹不可逃逸区的最后关头,对方胆怯选择盘旋脱离,这个糟糕的决定使得阵风迅速咬住了对方的尾部。米格-25向后的视野全靠两块有和没有一样的后视镜,一旦掉头就会陷入了很大的被动当中,但是如果敌机飞行员打定主意,飙加力逃走,在十五公里外发射的导弹还真不一定追的上。

电台里传来了僚机急促的呼吸声。代理长机的飞行员向一侧转头,看到僚机与另一架敌机也陷入了盘旋,但是形势不太好。或许是因为紧张,僚机飞行员连连操作失误竟反被米格-25咬尾,对于速度还不够快的阵风来说,接下来的缠斗将会异常的凶险,好在另一架僚机已经抓住机会切入米格-25的后半球,形成黄雀在后的局势。

代理长机的飞行员犹豫了一下,没有转身救援僚机而是继续推动油门追击,阵风的机载雷达在向下扫描过程中受到海面和港口杂波干扰,跟踪锁定的情况时好时坏。他索性将雷达关闭,接通导弹电源,试图直接使用米卡导弹自身的狭窄视场来碰碰运气,由于处于绝对的优势位置,他认为应该有一些机会。不过,洋流带来的湿热海风,对红外导弹截获目标是一个负面的因素。阵风一直追到5公里范围内,导弹仍然无法自行发现目标,随后米格-25逐渐显示出了速度优势,双方的距离几乎不再缩小了。

代理长机的飞行员没有忘记正前方就是刚刚才脱离的虎口,尽管放任米格-25逃跑是个不小的隐患,但他决定不再继续追下去了。更何况,经过一番缠斗,绕远路过来的阵风燃油紧缺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态。

另一边,米格-25僚机几乎在阵风转向的同一时间放弃了追杀,它拖着长长的尾迹从阵风僚机的3点钟方向掠过,以一个平缓的转弯头也不回地飞向港口。

“返航!”

代理长机的飞行员下达了一个令这个编队中剩余的所有人都振奋的消息。

…………

……

2027年9月10日下午13时许,利比亚领空,的黎波里港西南15公里处:

一架形单影只的幻影F-1偷偷跟随着返航的阵风。从它略显迟钝的加速上来看,这架15吨的单发小飞机似乎承受了这个体量不该拥有的载荷。

在朦胧的海雾之中,幻影F-1扔掉油箱并打开加力燃烧,飞机缓慢地加速到了每小时900公里。这次任务,它没有僚机,也没有情报支持,只能偷偷尾随敌机来判断方向。

三小时前它已经出动过一次了,就在侧卫与阵风交战的同一时间,却因设备故障而迷航,这一次不容许再失败了。

再次起飞前打了一剂镇定剂的飞行员低空飞行,目视追寻着上空清晰可见的航迹云。他有一种预感,自己将书写历史,只是后人会如何评价,他自己注定是看不到了。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上突然警报大作,飞行中队接到紧急升空拦截的命令。然而为了清空甲板给没油的打击编队降落,值班飞机被拖到了甲板边缘。小型航母局促的甲板面积在这一刻弊端尽显,侵入起飞甲板的降落区让航母无法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

接到保卫旗舰的命令后,编队中半数驱护舰双车高速转弯,希望尽快完成防空队形。这个任务本该由舰载机来挑大梁,但停在甲板上的阵风一时间竟无以为继。

撇开飞机,舰队防空的核心是法国海军的“地平线”级护卫舰,值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地平线级为了省钱而是用的单面相控阵雷达没能表现出省钱之外的任何优点。没有任何一艘护卫舰发现了敌机。就连最先发现并通报警情的E-2C舰载预警机,在建立了短暂的跟踪之后也弄丢了目标。

那架鬼魅般的幻影F-1在发现被跟踪的一瞬间就转入了超低空,并且十分幸运地钻到了雷达网的空隙之中。

第一架全副武装的阵风终于挂上了弹射器,随着一声巨响弹射起飞。然而转向中的航母进入了背风的方向,重挂载的阵风升力不足,刚一离开甲板就猛然下沉,飞行员没能拉起来,阵风狠狠拍在水面上解体了。

警报声响彻海面,远处掉头的两艘护卫舰几乎撞到了一起。戴高乐号飞行甲板边的“海麻雀”发射架灵敏地四下探视,警惕着各个方向。

与此同时,幻影F-1正紧贴着海面接近敌人舰队,以求缩短敌人的预警时间。飞行员丧心病狂地将高度降低到20米以下,现在,除了那架找错了方向的预警机之外,再没有任何一部雷达可以在40公里之外发现它了。

海平面上隐约出现了法国军舰上的桅杆和杂乱的天线,在飞行员发现舰队的之时,舰队的雷达也发现了幻影F-1。

战机略微侧过机身进行盘旋,用这样的动作可以破坏多普勒雷达的测量。飞行员感觉一侧的机翼快碰到海浪了。

以飞行员的视角,在众多从侧面看起来差不多的军舰中找到航母不是一件易事,雷达告警器嗡嗡作响,催促飞行员快做决定。

就在这时,第二架阵风终于起飞了,引擎喷口明亮的马赫环在海雾中为幻影F-1指明了方向。

创造奇迹的时刻来临了,幻影F-1一个快速跃升,露出了机腹下方可怖的“飞鱼”反舰导弹。

远处的法国军舰上腾起烟雾,显示是发射了什么武器。从火光看是2枚导弹,它们爬升到200米,然后很变扭地向下转弯,有一枚直接掉在了海里,另一枚朝着幻影F-1飞来。这大概是一种半主动制导的导弹。幻影F-1立即发射箔条以压制敌人军舰上末端制导雷达,战机的机动能力有限,只能寄希望与干扰能起作用。箔条果然起到了奇效,那枚防空导弹失去了末端制导雷达的目标更新,从幻影F-1一侧飞过但是没有爆炸。惊魂未定,又有一架阵风战斗机迎面扑来。这架刚起飞的阵风还没来得及加速,笨拙得像一只胖鸭子。幻影F-1径直顶了上去。阵风的飞行员大吃一惊,他原本准备逼迫对方转向再行格斗,没想到来了一个一心求死的疯子,阵风勉强向幻影F-1发射了2枚米卡导弹,直接被幻影F-1逼入近界,引信还没打开就和目标错过了。

幻影F-1从阵风下方钻了过去,留给飞行员的攻击窗口期并不长,他必须赶在敌人的近程武器可以发挥作用前发射导弹。

此时,幻影F-1的机载雷达已经跟踪到了15公里外的戴高乐号,飞行员稳住飞机对准目标。3点钟方向,有一艘5公里外的地平线级护卫舰开始使用76毫米火炮对其进行射击,可编程弹药炸开的破片在机翼两侧炸开,但这种为了对付炸弹与导弹而设计的弹药,想拦住飞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飞行员不为所动,他回头看了看那架阵风,它还在转弯当中,眼看是赶不上来了。

幻影F-1稍稍拉高一些,仍旧改平,HUD上允许发射标识闪烁,飞行员按下发射按钮,一枚导弹从发射架上落下然后点火飞向目标。全重652公斤的飞鱼导弹脱架后,幻影F-1立即有了一个抬头的趋势,飞行员借机拉高飞机,但是没有转弯返航,他希望附近敌舰上各种的传感器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以掩护导弹攻击。果然,这片海域内所有的近程防御系统纷纷转向幻影F-1进行射击。那架倒霉的阵风在咬住阵风的同时,不巧也被一部火控雷达捕获,没有进行任何的敌我识别,漫天飞舞着的弹幕就向这两架飞机砸了过来。

整场战斗中,只有戴高乐号上的一些水手看到了导弹飞了过来。

…………

……

2027年9月10日下午13时许,利比亚西北部,提吉市以北5公里处:

一条被管制的公路上,一列长长的车队正在疾驰,他们是利比亚陆军机动装甲师的一部分,正在被紧急调动回的黎波里。

这个装甲师在三个小时前就已经接到了命令,但在抢公路走的时候没有抢过同时接到调令的快速反应部队——这些直属行动局的特权单位总是那么让人讨厌。

由前至后长达3公里的平板拖车车队运送着装甲师的全部家当,这让总是看不清快反部队全轮式装备的装甲兵们少有的羡慕起了那群讨厌鬼。至少他们的轮式装备可以直接开上路,不像装甲师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需要费时费力地装车,等到了目的地之后还得把它们弄下来。

一个心不在焉的板车司机一边驾驶一边向邻座的副驾驶抱怨突如其来的调令干废了他的休假,副驾驶实在是听腻了他的车轱辘话,便把头伸到窗外假装看风景,却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响。

那似乎是某种柴油引擎转动的声音,和响彻路面的车用型不太一样。

副驾驶循声抬头,看见了地平线上升起了机翼的剪影。他突然想起来了,那是塞斯纳172飞机活塞引擎的声音。这种美国产的小型飞机在利比亚这种基建极不完善的地方很受欢迎,只要有两三米的平地就可以拔地而起,对机场的依赖很小,有钱人和寄递企业都喜欢配备几架。

但奇怪的是,这种飞机为什么会三架一起并排飞呢?

飞行员可以目视车队扬起的烟尘时,三架塞斯纳172步调一致转入浅俯冲。它们的机舱里没有富豪大款,也没有邮件货物,它们“运送”的东西被装在了机翼下面——左右各三枚70毫米航空火箭弹。

它们不是为了和平的目的而来的,猎物就是下面的车队。

18枚火箭弹在15秒内全部发射了出去,尽管没什么准头,但平稳飞行的塞斯纳172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瞄准精度的不足。走在车队最前方的两辆平板拖车被直接命中,一辆被掀翻在地,另一辆的车头都飞了。其余火箭弹或打中了路面或飞到了路基以下,在地面上炸出大小不一的坑洞。

运输状态的装甲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空袭,平板拖车上的几辆石勒喀河自行高炮还处于炮管锁死在最大角度的非战斗状态,在有人想起它们之前,三架低速的小飞机已经摇晃着机翼飞走了。

车辆的残骸挡住了去路,而平板拖车无法开下路基在崎岖的沙地越野,紧密的队形又令被托运的战车无法开下来展开队形,整个装甲师就这些僵住了。

不一会儿,车队中就出现了逃兵,不止一个司机弃车逃跑,一些乘坐卡车的摩托化步兵也加入了其中。

“警卫连!警卫连听到了没有!”师长在座车里目睹了一切,气急败坏地对着电台大喊起来,“给我把那些胆小鬼抓回来!动作快!”

不过,如果师长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话,他最好也和那些“胆小鬼”采取同样的行动。

天边出现了一道红光,仿佛是太阳坠落下来似的,晃得师长睁不开眼睛。

下一秒,一枚弹道导弹直接命中了车队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