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想必你是對我非常了解了。”

“我是泰坦人工智能計算機集群。”

一個由紅色線條模擬出來的人形,出現在了巨大房間內部。

我知道這不是它的本體,甚至它的本體是否在這個建築內都存疑。

等一下——泰坦這個名字?

“我是你製造的,或者說是你時空遷躍之前看到的那個年老的你自己,所製造出的擁有自我進化能力的完全體人工智能。我與那些使用人腦作為基礎的人工智能不同,是可自我認知的純機械人工智能。”

“……”

等一下,我確實聽【那個年長的自己】說過泰坦人工智能計算機集群。但,那是在之後的事情。我們,不是向前遷躍了嗎?不是去改變過去的嘛?

那麼以後的人工智能計算機集群,又怎麼可能出現在過去的時間點上?

“遷躍失敗了。”

“失敗了?”

“請耐心在這裡觀看一個三維短片。這個建築,以及這個片子,都是專門為了向您解釋發生了什麼而創造的。經過了兩萬三千零三次修訂。”

“兩萬……?”

“時間有餘裕,就精益求精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

空中出現了一張巨大的流程圖。

確切來說是我們時空遷躍的流程圖,米奈爾時空遷躍后,我緊隨而上……但由於這一輪的遷躍出現了某些問題,時間向後大量移動了。

這一跳躍,就是45億年。

“等一下……現在,是45億年後?”

“是的。關於出現意外情況的判斷有19種推論,其中最大概率的推論是:由於第三號遷躍者的加入,意外地使整個遷躍過程出現了偏轉。確切來說,她的特能力並不適合遷躍。”

“可她是最後一個進去的,憑什麼能影響到我們?”

“光的波粒二象性雙縫干涉觀察者效應中,也講究先後因果順序么?物理從不講先後順序,只有因果關係。”

這個泰坦AI雖然是計算機系統,卻不光可以作陳述回答,還能帶反問的。

不過也難怪,既然它能夠製造出那麼多擬態機械在人群中而長久不被發現,就說明它的智能情況遠高於人類。

我接着觀看影片……

原來22世紀當時的人類很快就因為環境問題而死去了,泰坦人工智能系統經過幾千年的自我進化,開始控制地球。它收集了地球上大量的生物學樣本,並建造了巨大的星驅,將地球緩慢地變軌,送到了45億年後合適的軌道。

太陽的壽命,一共也就五十多億年,在45億年時會膨脹為紅巨星。雖然表面溫度降低了,但表面積增大炙烤着周圍的行星,必須遠離它。

天空中那個巨大的【月】,實際上是海王星,泰坦將地球變軌后將它俘獲成為一顆伴星,用於防止柯伊伯帶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海王星周邊的衛星們,全都撞上了地球,這才導致這邊的引力更大大氣層更厚,水分也得到了補足——這才淹沒了絕大多數大陸。

至於天空中那藍色的星系,就是那不斷向銀河系移動的處女座星系。45億年後,已經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略有交錯。

泰坦絕對有這個能力,它的智慧已經遠超信息革命時期的人類——在21世紀,人類創造出人工智能圍棋阿爾法狗,並通過自我對弈的方式自我進化,幾年內就擊敗了最強大的圍棋棋手。而泰坦系統度過了漫長的45億年,一個擁有智慧並可以自我修正的智能,是足以達到一個我們難以想象的科技水準的。

接着,它按照生物樣本重新製造了人類。這個世界的所有人本來都是培養皿中的基因留存物罷了。是被眼前的這台人工智能集群所重新復原的文明社會。

甚至——這個世界的歷史,也全都是它編撰的。這也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這個星球上的兩個人種分別是耐熱和耐寒的,甚至都無視了星球的公轉春夏秋冬轉換。因為他們,只是在幾十年前剛剛被創造出來而已。他們所熟識的祖輩們,極有可能大量的都是擬態機械。

“那麼為什麼需要等45億年才重新製造人類?核污染的影響再怎麼嚴重,也不至於需要這麼久才消失吧?”

“【年長的你】給我設定了一條新原則:確保米奈爾的生存。並將此原則置頂。”

人工智能有三大原則——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

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但現在這三條都依次向後挪了一個順位。

所以沙欣試着去掉其第二條原則時,恰恰刪除了【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現在泰坦內的四原則中,確保米奈爾的生存成為了第一條。

所以它會在地球年45億年後的現在,才重新使用保存的各類生物的基因,構造了這個世界的新人類社會。人是無法獨自生存的,必須要有社會與合理的生存環境。

“人類只要生存,群體和群體之間就會互相仇視,將矛盾不斷升級為戰爭,最終毀滅世界。星驅需要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下製造,這樣才能確保第一原則中【確保米奈爾的生存】條件滿足。她被轉移到45億年後的地球是確定事項,但如果太過炙熱,或是地球上寸草不生沒有食物,那麼就無法滿足第一原則。”

“你……憑什麼認為人類一定會阻礙你製造星驅。”

“就算不使用核武器,他們也必定會創造其他殺戮機器,並自我毀滅。人類達到工業革命水準后每一百年的自我完全毀滅概率平均值是19.1%,這個概率太高了。”

“19.1%,不可能,人類怎麼會有這麼高概率自我毀滅。”

“除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有多少戰爭,事先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爆發的呢?【那都是敵人媒體施壓】、【是他們政客污衊,是圈套】【那都是杜撰出來的,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接着,自己就入侵了他國,還說著什麼全都因為對方污衊才迫使自己侵略。既然已經動手了,這還是污衊么?這樣的事情,一次兩次三次發生,人類總是高估和平,低估瘋狂。一個獨裁者的瘋狂就足以毀滅人類,一百年裡世界各地合法或不合法擁有核武器的獨裁者就有十多個,哪一個瘋了都是滅亡。他們加在一起,這概率還不到19.1%嗎?”

“暫且不說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我默認你確實擁有高超的計算能力——但這概率看起來也不高啊。”

“那是百年倖存率,一千年呢?”

“10.7%存活……89.3%左右毀滅。”

我的心算能力,使我很快計算出答案。

“那麼一萬年呢?”

“是大約壹佰億分之一……”

“一億年呢?”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概率……”

“可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和諧相處的文明社會:四十五億年。太久了,只有機械才能保證和平,而人類勢必無法做到。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在基因中種下的那些互相仇視的想法,是為了在有限的資源下獲得競爭優勢。但隨着科技進步,這個星球是足以養活他們的,但思想卻沒有任何進步。”

“但你還是把他們製造出來了。”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人類,以我的判斷:米奈爾的情緒可能會陷入不穩定。”

“確實……她雖然看起來堅強,實際上是非常害怕寂寞的人。”

“而且我始終認為,你們可能可以為人類做些什麼。”

難怪,這個世界裡,會存在着擬態機械——就像是,遊戲中NPC的存在。

這些擬態機械,也是泰坦為了扶植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一些“NPC”。

所以它不會傷害人們,只是靜靜地看着,在關鍵時刻幫助——僅此而已。

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人類,確切來說,它是為了米奈爾一個人,才創造了這個新的重生的人類社會。

而艾歐人所在的這塊南部的安第斯弧形島鏈,應該就是位於南美洲智利的安第斯山脈……周邊的陸地被水吞沒后,就只剩下一條光禿禿的島鏈。

而希爾人所在的洛基大陸……根本就是北美西部的落基山脈。

整個地球上墜落了無數星體,其中主要來自於海王星衛星們上的氫、氧、水。地球的水分全部都包裹在表面,但實際上水只佔了地球的0.06%,其餘全都是堅固的岩石或鐵芯。而海王星的衛星們水分在50%左右,可以很好的補足水分和大氣。

它們最終淹沒了大陸。

“四十五億年太久了,地球的內核岩漿溫度驟減並固化。原本這些岩漿與內核鐵芯的相對旋轉就像是個巨大的螺旋磁鐵,固態化后地球逐步失去磁場,無法從太陽風下保護大氣層,久而久之地表就會和火星一樣,乾燥、死寂。”

原來如此,地球的內部岩漿,就像是一個大磁鐵,其磁場保護着大氣層不被太陽風破壞。

這些岩漿的溫度來自於地球形成時期的碰撞以及內部元素放射性衰變,但月球的環繞也保證了地球內部的溫度保持。因為月球引力所帶來的潮汐,會讓地球受引力不均勻。月球的引力變換也像是按摩,讓地球的內核溫度不會下降。

但是神罰日後月球不在了,我們失去了衛星,也失去了45億年後一顆擁有活着心臟的地球。

“海王星作為伴星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質量夠大,潮汐引力強,地殼反應劇烈海嘯時常發生。”

潮汐摩擦——利用巨大的行星,使地球的內核質點前後位移,在內核中形成額外的熱量。

“難怪沙欣他們出來是直接坐着機甲……而不是船。”

“就算是普通的潮汐都有十幾米高。所以陸地雖然還有很多,但能住人的基本就只有艾歐和希爾人的領地。艾歐的領地安第斯島鏈原本是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地勢高。而希爾人的洛基大陸因為海衛二直接墜落在那裡,被撞成了盆地。四面的海嘯、潮汐,都影響不到內陸。”

“原來如此。”

但是,我還有一個問題——

用潮汐力加熱地殼,聽起來似乎可行。但動能轉換為熱能,怎麼想都應該是翻天覆地的力量。這股力量可不僅僅是引發海嘯這麼簡單。

但一二七區好好的,六十九區好好的,就連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也有大致的輪廓。說明地殼板塊並沒有像它所說的這般洶湧變換。

那麼它還用了什麼方法加熱地殼的呢?

比如,用了某種無法向我提及的,辦法?

轟!!!

是什麼重物,墜落到這個地下空間的重擊聲。

巨大的聲波,甚至讓地面也為之震顫。

“你等的人,來了。”

泰坦AI對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