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人們如是稱呼這種自然物質,不單因為其是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更是因為這種物質以[海洋]的名義覆蓋了全球七成以上面積,給予了人類無盡的財富與恩賜——食鹽、漁業、能源....

我們一度認為這樣的恩賜會持續到永遠——或者說至少能延續到這顆星球的終焉;而海洋也日復一日,毫無怨言地向人類、以及所有的生物提供着奢華的寶藏,直到[溫蒂妮之日]的到來....

大陸歷4026年1月15日,聯合國觀測到一顆由純冰凝結成的巨型小行星正被地球的引力捕獲,大約將於 514天後撞擊地球,若不對其進行人工干預,則撞擊產生的衝擊力將有可能使地球偏離當前運行軌道,在引力的作用下被太陽所吞噬。

在經過114次國際會議之後,各國政府一致決定將存儲的戰略核武器統一部署,試圖用爆炸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終於在大陸歷4027年3月16日,各國遵照約定一齊向小行星右側發射了核彈。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顆小行星遠遠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堅固——在數百發核彈頭的攻擊之下其還來不及改變軌道就被炸成了數不清的碎塊,而這些小碎塊又以和先前幾乎相當的速度向地球奔去。經過科學家們的計算,被炸成碎塊的冰隕石碎屑根本無法穿過大氣層,地球遭受隕石衝撞的危機終於解除了。

走上街頭慶祝勝利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另一場危機正逐漸向他們逼近——在不遠的宇宙空間里,數億噸的“水”正在離他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終於在一個月之後,小行星的碎片開始陸續墜入大氣層。

大陸歷4027年4月16日,無數的冰石抵達了它們旅行的終點——地球。但遺憾的是它們中沒有一塊最終能抵達地表,這些碎片在與大氣層的摩擦中被迅速升華,用自己的身軀點亮了一場凄美的藍色流星雨......

這場流星雨持續了十天。

流星雨抵達的次日,人們便再也看不見天幕上紛繁的光尾——巨量水氣凝結成的雨雲已然將整個天空完全遮蔽,且一同來臨的還有持續不斷的暴雨。從拯救世界的美夢中清醒過來的政治家們這才再次緊急集會,試圖再一次找出挽救這個世界的奇迹。

然而,奇迹不會出現兩次。飛速上漲的海平面趕在領導人們之前抵達了聯合國大樓,數十億無處可去的難民湧入尚未被淹沒的陸地,農田幾乎被完全淹沒——在前所未有的災難面前各國政府相繼陷失能,而再之後的事情想必也不用多說了...

暴雨持續了六個月、陸地的面積僅剩下原有的30%、至少二十五億人失蹤......這便是有史以來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溫蒂妮之日]。

在溫蒂妮之日後不知道多久,倖存下來的人們終於克服了艱難的生存,憑藉發達的無土栽培以及海水蒸餾技術重新將生活穩定了下來,創建了海洋曆紀元法的他們在集結了大陸歷時代的海軍艦隊后建立了新的國家——

首先安定下來的是原東亞的住民們,團結一致的他們很快就以高原地區為中心建立了民主共和國——星瓷(Chinstar),並靠着大量的作物生產擁有着新世界裡最發達的經濟以及最多的人口。

其次建立政權的是美洲的居民們,失去了大量資產的資本主義壟斷者們彼此間很快就達成了共識,本性逐利的他們將資產統一管理並建立了代議制合眾國——莫里肯(Merican),他們不斷尋找着尚未建立主權的地區並擴張着艦隊,伺機在海洋歷這個新時代里搶佔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雖然大部分的東亞居民都加入了星瓷共和國,但任有一些曾經來自軍國國家的住民們看不起星瓷這種非侵略的發展政策,他們以故鄉的花卉——角櫻(Sakura)為國名建立了帝國,大力發展艦隊的同時左右討好,等待着一個稱霸全球的機會。

另外還有東歐的和平愛好者們,舊時代便化解了往日恩怨的他們以橫貫歐洲的山脈作為依據創立了聯盟體——多麗絲(Doris),在任何事務上都保持絕對的中立。

而隨着對沉沒資源的打撈以及遠洋貿易的興起,最後誕生的便是以打劫商船而逐漸壯大起來的海盜帝國——塞壬(Siren),從最初打劫落單商船起家的他們雖然至今都沒有固定的陸地領土,但強大到足以殲滅港口駐留艦隊的他們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陸地的面積縮減了2/3,但存活下來的人口卻有一半——雖然這個世界幾十年來都暫且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這份和平的假象隨時都會如一張破布一般被野心家們撕得粉碎,而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突破勢力均衡的契機而已——

比如說,某合眾國打撈出了大陸歷時代那艘足以稱霸太平洋的核動力航母[福爾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