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猴王

西山有灵石一枚,吸纳天地灵气,久而育出一猴。此猴通人性,知万理,遍观日月,群猴尊以为王。曾有老农误入此山,猴王乃令群猴生擒之,押至洞前受审。

那洞本为洞天福地,四下遍生桃树,四季常青。老农平生未尝见此景,且看那猴王,约莫一人大小,蹲坐于石凳之上,身着五彩琉璃甲,尖牙利齿,目光炯炯。待老农被压至面前,猴王只消一眼,便令放其归家,老农谢之,又苦于无路可寻,猴王乃指一路,沿之,半日及家。

内人问之何往,诺诺不知所言。凡猴王事皆不能语。后复寻路至山,终不能达,乃惊,回乡修灵堂供之,香火日夜不息。

又闻仙牵之事,猴王随上仙归去,五十年方归,言:“神间事多,非吾所愿。”乃时居于灵堂之中,常以言语诫人,或言此日不易远行,久出不归必有大祸;或言汝子当珍重,望好生教导,必成大器…时人谓之为猴王显灵,是时朝中权贵乃至天子皆来此堂前行跪拜之礼,以求国泰民安。

神皇闻之,恐泄天机,乃令三万天兵降之,猴王不能敌,遁走,不知所踪。尝有人言猴王通晓变化之道,化为人形隐居避世,勿要再寻。

 

又成了一个人看书,先生还真是觉得有些无聊。要说起这石猴,她倒是有缘见过一面,这猴子既没受到神间界的追捕,也没化成人形隐居,当年突然从灵堂消失纯粹是来问的人多了给它烦的。

当时先生把书上的内容背给它听,猴王哑然失笑:“三万天兵?来十万也奈何不了我。”

“哦?敢问猴王有何神通?”

猴王从后脑勺抓出一根金毛,只一吹,满山的桃林便结了果。

那时候可真的是把她吓了一跳,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神通。说来她折扇上的桃木还是猴王亲自给她折下的,还用山上清水浸泡,山顶月光晾干,可谓是极品了。

先生看着这扇子便能想起那不安分的猴王,只是不知它现在如何了,又身在何处。它身边的猴子猴孙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跟她身边的弟子一个样。

等什么时候再去见见它吧,兴许还能叙叙旧,下下棋。

 

姻缘灵狐

关于狐妖,这本《珍物志》里有不少记载,皆为重情重义之物,而且相较于人,它们的寿命不可谓不长。若有先人与狐妖相恋,那么这只狐妖就会守护她的子子孙孙直到自己去世为止。

其中有一只狐,后人都称她为姻缘灵狐,在她刚成人形时曾与人类男子相爱,后来为了能一辈子都幻化成人形而躲入山中修炼,但人与妖对时间的概念终究是不同的。月圆之夜,她看到男子手里牵着乖巧的小女孩,在桥上幸福的看着花灯。

这里虽是没有她的容身之所,但人妖未必殊途,于是便专司姻缘之事,凡经她手牵起的红线,必能百年好合。

据书中所载,此狐性善,在人世游走百年之间未曾害过一人。然并非善类,虽司姻缘,却也掌玄冰之法,东海蛟龙莫不能以水敌之,九霄赤隼亦不能化其冰,是为天下一绝。

 

说起这灵狐,先生倒还真没见过,许是死了?反正当初问猴王蛟龙啦、赤隼啦,它都能说个地方,指个去处,唯有这灵狐,连猴王也算不出来它究竟在哪,连生死都无从得知。

不过姻缘这事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也不知这灵狐怎么就能看到男女之间的红线。反正先生心里是没什么谱,说到底她连什么是爱都说不明白。

她说了几百年的书,肚子里的故事有几千个,讲些情呀爱呀什么的多得是,可她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就能为了另一个人赴汤蹈火乃至去死呢?

折扇抵着眉心,直到灯油耗尽先生也没理出些头绪。总之就是一种没有亲身体验过就不会懂的感觉,现在也只能这么说服她自己了。

就不能去试着爱上什么人吗?

算了算了,不管怎样,百年之后还会是孑然一身,就现在这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