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声之形》第三期

文章分类:轻之文库专栏  作者:长弓手地鼠   发布时间:2017-09-29 11:35


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声之形》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思考可能与漫画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欺凌主题解读」是正确的。恰好相反,它体现出来的更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交往上的隔阂与缺陷,还有出于两个不同立场但同样阶段的孩子如何互相将生命托付给对方一同走过未来的未知。声之形国内版电影票房最终定格在四千万左右,成绩对于京阿尼来说并不好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部片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声之形来说,漫画改编到底缺少了什么东西导致他出现这种水土不服的感觉?借着声之形已经下映,今天我们来慢慢分析这个问题。



各位好,我是长弓。

从CBO中国电影票房网站的数据统计来看,国内版《声之形》票房最终收官应该是在四千三百万左右,而《刀剑神域·序列之争》到笔者撰稿为止(2017.9.21)七天内票房收益是4735.3W,已经将声之形甩在脑后。


(惨淡的国内票房,能说的很多,不能说的也很多)


票房惨淡的原因一方面是SAO的内地宣传工作和内地观众影响力都比较强,并且声之形自身在网络营销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电影上映之前许多观众对「被剪掉的20分钟」的不满。

这些麻烦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这一部在日本票房突破20亿日元的日本动漫电影最终在国内却变成了这样的惨状。


(当然我也闲着没事干在推特上吐槽了一下,英文蹩脚还请见谅)


不过,将这部片子惨淡的原因全部归结给宣发和盗版可能多少有点过分,因为声之形本身在日本上映的时候荧幕数量并不会特别多,可最后日区的效果也没那么差强人意。

撇开国内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受众和理解,是不是还有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作品本身会不会也有一些问题?

这值得我们深推下去,到底这部片子不被买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无法哭诉的人际之痛——电影本身讨论

首先对于我个人来说,《声之形》动画不能被理解成校园暴力的表现来解读。

虽然看过我前两期内容的读者应该发现了我解读人物用的是欺凌事件作为切入主题,但切入并不等于电影要表达的内容,只是一个方向而已。


(其实在Anitama做的一期访谈里就提到了山田并不想让本作的主题变成「欺凌」,但是,总有人喜欢往这个方向想)


(对,说你呢)


对于两位主人公来说,在最终没有出现那个结局之前,他们对外的人际关系都是封闭的。

区别仅在于一个是物理封闭,一个是心理封闭。

所以我引用了日本上映版中「怪物的童谣」这样一首歌来作为贯穿始末解释这两个角色的遭遇与特征的核心理论。

如何和怪物接触,在接触过程中面临什么。

怪物之间的互相关切,以及最后的生命托付。

这些作为这部电影应该被正确解读的内容而表达出来,但最后形成的却是一种反效果。

由于欺凌作为事件的主要核心,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力也相当强大,使得观众对于全篇的最大印象是一个曾经的欺凌者自我救赎祈求当年被欺凌者的原谅并且救赎的人的前因后果而已。




在电影中,西宫硝子人际交往之中体现出来的困难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而石田将也与西宫硝子的接触上则显得阻力太少。

并且曾经的那帮孩子如何看待这样的一对,体现出来的核心也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

这使得这部片子在很多地方上缺少了观众能够深入去理解角色和对角色有一个正确判断的基本,很多观众并不去注意最后角色关系的变化,甚至是那个光亮的伏笔。


(这个伏笔,实话说完整版里都显得有点晦涩难懂。笔者大致是这样想的,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用声音想象出来外面的东西,把这个光亮理解为声音的形状。)


(更别说伴随着光点的群像里不断闪过的那些朋友的美好笑容,以及最后的西宫硝子)



很多人在注意体那些校园欺凌的细节,不同的参与者对校园欺凌后的人的看法,以及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这并不是电影或者原著漫画想要表达的题材,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观众理解成了整部电影最核心的主题。

我想这是为什么最后许多的观众无法理解那个「光点」出现的真正原因。


(也确实,因为里面的手段虽然不残酷,但后续带来的伤害确实让人觉得『难受』)


事实上,类似题材的电影或者动画电影其实不算是少,知名的也有不少,但问题在于,声之形没法从这个角度去想,因为她其实把校园暴力表现的太弱了。


(如果真要谈比较厉害的,我想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会更加有震撼力一点)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声之形》如果真的要体现校园暴力,那这个故事会拍的更加现实一些,并不会用这样的角色关系和这样的故事发展作为整个剧情的主要内容来表达。

所以本身,美化「校园暴力」本身也是无稽之谈。

于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在国内版上映之后去谈声之形中出现校园暴力内容的影评。

可能都看的是祖国版。



无法被理解的技法之痛——电影表现力的问题

《声之形》请到的配乐是牛尾宪辅,作为《乒乓》的音效导演,牛尾宪辅的能力是大家认可的。

在《声之形》这样一部片子中,为了体现出角色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隔阂,以及一些角色情绪上的变化乃至是剧情上的一些转折,牛尾宪辅在安排《声之形》音效处理方面用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手法。


(杂音的出现反而使得一些地方显得静的出奇)


许多的配乐选择使用严肃安静的钢琴完成,但在录制的过程中却又有意的将那些钢琴里面的杂音放入电影之中,观众能够在电影中听到手指触碰钢琴的声音,踩动踏板的声音。


(在这一段公开处刑中,静的出奇的感觉同样展现了出来)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些音效对应的画面很多都是角色独处或者正在感知周围环境的画面。

最为明显的是西宫硝子刚刚进入班级自我介绍的那个部分,杂音在整个片段的配乐中给人一种「安静到能够听见平常听不见的声音」,自然而然的让观众代入到片子里的环境之中。


(直到最后之前的爆点都不安排煽情,不通过其他方式煽动观众,只通过这种静的感觉体现冲突)


而更让人拍案称奇的则是一开始的OP选择,也就是The Who的《My Generation》。

虽然说这首《My Generation》并非代表的是片子中这个角色,但这首歌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体现这群孩子表现出来的那种叛逆心情。

我们能够伴随开头石田将也的扭动和周围人的变化风格,衔接比较直接的片段,甚至是一些意向表达的细节之中感受到这群孩子在这首歌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叛逆感」。

The Who的主唱Pete Townshend在这首歌中使用的「口吃唱法」更是给人一种意气风发和趾高气昂的感觉,仿佛要叛逆整个世界,用自己的言语打破他们一样。



电影除了配乐上的特点外,在片子的表达上也有许多看上去有意思的地方。开头部分将整个漫画版第一卷的内容整合起来,用歌曲带着画面的方式给人带来了一种群像的感觉。

片中鲤鱼和那座桥的存在贯穿始末,给漫画版故事中没有说明白的蹊跷一个比较想象化的解读。


(群像风格的OP)



而开头与结尾的光亮,人物脸上具象化表达的「X」电影镜头运动上极强的第一人称感,都在隐晦的告诉观众这是一部怎么样的片子。

甚至是在国内剪辑版出来之后,被剪掉的之后剩下来的电影,活生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艺术片」的味道。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虽然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表达不清楚,但在技法上,可以说是炫了技的。

可惜,观众老爷们他不买账啊!




一类观众阅读过原著漫画,对于片中大段大段的内容压缩报以强烈的不满,甚至认为这样的删减严重影响了片子表现出来的效果。

另一方面,许多的观众没有办法理解电影中许多需要推敲需要思考的元素到底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外加上祖国版删减了一些本应该作为线索的内容,严重导致了这部片子在最后通过一个开放式的一个隐含结局表达出来她的主题的时候,观众却露出了一脸懵逼的表情。

观众没有办法理解最后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只是能够记住片中唯一算是「有头有尾结束了的校园欺凌」,并且将这些东西作为他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观众愿意去进到电影院看一部自己可能有点看不懂或者看的一知半懂的片子。


(实话说,这段删的真不应该)


于是乎,我的表现力再强,想法再多,看不看得懂是一方面,看得懂的人认为删减原著太多甚至影响到了原著要表达的意向和内容又是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这样一部电影在哪个群体里都不讨好。

最终,即便是路人粉们一致认为片子里的角色像极了现实里自己遇到的人,也不会愿意去因为这个而向所有人推荐并告诉别人这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

至于是不是真的优秀,接下来,我想谈的就是这个。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青黄不接的改编

说实话,声之形的电影版看完我才去看的漫画。

在我自己的圈子里,这漫画我是真没听说过,直到声之形这片子出来之后有人提到了这个动漫版删改了太多漫画的东西以后,我才发现这玩意居然有个漫画。

更搞笑的是,这个漫画的作者曾经画过壳中少女的漫画版,我一样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没看到。

只能剖腹谢罪了。



说老实话,声之形的漫画之中,角色的很多表现会显得更加丰富一些。

说到底,在漫画版中,角色冲突的体现更加明显,校园暴力的前因后果也表现的更加饱满。

但为什么,最后在动画内容的体现里,被删减掉了那么多的东西?



《声之形》在日本的分级级别是G级,也就是所有观众都可以正常观看。但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在观看声之形特别是欺凌的那个部分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点想快进的冲动。

其实并不是这里的表现效果不好,而是我觉得有点点看不下去。因为他确实表现出来一个比较明显,目的性强,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大,有些过分的欺凌行为。

所以我一直以为,这部片子的分级应该是PG-12这种需要家长来引导孩子正常观影的级别。



在原著漫画之中,声之形片子里的很多角色都给人一种「需要推敲」的感觉,不论是那个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却没有出现在声之形正式的视觉宣传图里的岛田,还是在电影中没有体现出来却在漫画中有一定数量级笔墨表现出来的那个「不怎么负责任的老师」。

甚至是到植野的个性以及植野对周围人的一个影响,以及删减掉的「为什么这些孩子会突然之间留在一起的最重要理由——他们要拍微电影」这样一个核心事件。事实上这些东西删减掉之后可能是可以造成一些正面形象出现。


(但到底是不是审查制度背锅……谁知道呢)


植野讨厌西宫是单纯因为西宫的举动而并不带有后面对石田被欺凌之后的仇恨;

老师只是单纯的不知情和不了解情况,并不是一副想要避重就轻的处理思路。

石田对于西宫的想法并没有漫画版本体现的那么丰富,可能单纯的只是觉得「无聊,猎奇」而不会像是漫画中写到的「西宫硝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那么刺耳。

班长的所作所为也不会像漫画中体现出来的可能还带一点「依着别人的思路走缺少自己主见甚至给人感觉善变」的味道。

所以究竟这样的删减到底是在适应分级制度,还是单纯希望别的这些东西不要太过于干涉主题的表达。

但如果谈到后者,是否在主题的表达上又因为这些元素的缺失导致观众在对最后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的理解上得到了错误的信息?

得出上面那个说法,主要还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结局上的设定。

在漫画之中,片子最后的结局是在石田接受周围的声音之后,一晃过去了一段时间,当他们毕业参加成人礼的时候,石田拉着西宫的手推开大门,大门后是一片光亮和未知。

这个结局体现了这两个「怪物」在解决各自的问题并将生命托付给对方之后,手牵着手一起面对未来的未知这样一种情感。

但在动画版里,这个结局被改成了石田将也重新接受周围的声音,所有的X都掉到了地上,石田捂着脸哭的同时闪过了之前那些朋友的画面,以及西宫的笑脸。

这样的结局虽然给人一种更加写意的味道,但说实话笔者认为和漫画结局相比简直是把这个题材理解错了。

对于观众来说,在本身前面角色特性表达不明显,观众不能很好的感同身受的时候再出现这种写意式的结局,对于观众而言简直是观影体现上的雪上加霜。


(这段差点把我甜死)


近几年的漫画改编电影,甚至是游戏改编真人电影,多少都会选择撰写全新的内容安插在原本漫画或者游戏的世界观中。

即便是真正采取还原原著,也是采取还原原著的某个故事大概,而不是原原本本的还原整个故事的原貌。

并且包括像《一周的朋友》,《关公说事》这类的动漫番剧来说,原著的那些东西虽然有一定的还原,但更多的是想通过原来的这些东西扩展一些新的东西。



因为这类援助通常都是四格漫画类型,如果真的原原本本动画化会带来很强的空洞感,这并不适合动漫作品需要比较强的故事性和角色性这样的一个要求。

这一次声之形的漫画改编动画,给许多没有看过原著漫画的观众带来了一些观影上的不舒服。

从我个人的角度谈,《声之形》电影并没有完全理解漫画中人物关系的精髓,但又希望做到和漫画一样的表达内容。

由于可能存在的片长或者分级制度的原因,使得动画电影删减了很多本应该作为电影内容中冲突感比较强的部分。

这些集中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声之形》在粉丝圈和路人观众的眼里,都不那么讨喜的结果。



对与声之形来说,表现的过分写意,是需要将人物刻画的详细且带有一些明显特征在里面,才能够促使观众在理解角色的同时去做出适当的推论,推出你要表达的写意内容的真实情感。

声之形的做法如同将原著内容当做了比较轻的部分,可这轻的部分,却无形之中变成了「电影无法承受之轻」,直接导致了这样的一部动画电影最后形成了这样的遗憾。

孰轻孰重,谁轻谁中,是媚俗还是孤高,从创作初期,就应该有一个清晰地,完整的定论,因为但凡是要体现出一点想要融合的想法。

都会成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影响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



以上,我是长弓手地鼠。声之形三期已经全部完成,从重新解构角色帮助观众理解事件,到最后讨论声之形失败的最终原因,三期节目已经完整结束,也希望您能够在评论区与我互动,向我提出您宝贵的见解。

我们下一期节目再见。



系列阅读:

怪物的人类学手记 —— 《声之形》第一期

人类的怪兽研究笔记本 —— 《声之形》第二期



QQ图片20190903184601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