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春恋爱物语,还是商业运作守则?《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十二卷售前回顾

文章分类:轻之文库专栏  作者:长弓手地鼠   发布时间:2017-08-30 17:42



宝岛社 「这本轻小说真厉害!」 第八回 第十五名

宝岛社 「这本轻小说真厉害!」 第九回 第六名

宝岛社 「这本轻小说真厉害!」 第十回 第一名

宝岛社 「这本轻小说真厉害!」 第十一回 第一名

宝岛社 「这本轻小说真厉害!」 第十二回 第一名

读卖新闻社 「SUGOI JAPAN Award2015 」 第一回 轻小说部门 第一名

无数的口碑好评,无数的读者推荐,小说一度被称为神作。



各位好,我是长弓手地鼠。

春物十二卷发售在即,虽然渡航此前一直声称春物这本书不好结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十二卷给三个人的恋爱一个答案,可能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机核一篇分析2016春物销量的文章已经可以体现出,春物接近甚至是超过四百万的销量让业内已经有点瞠目结舌。更别说在2015年上半年的统计中,春物以62W的销量击败了《魔法高校的劣等生》,将其称为现象级作品似乎并不过分。

2012年7月9日作品宣布动画化决定,而根据名作之壁吧的统计资料来看,春物BD最后的销量在11163卷,也是进入了畅销作品的行列之中。从这点上讲,用户似乎对春物这样的一部动漫相当的买账,甚至春物在BILIBILI公开放映的期间还有不少的路人一跃成为了春物厨,开始不断吹嘘着这部作品的优秀程度。



(讲实话我已经看累了春物吹了)


目前,春物的动画已经完结,小说也总算是确定下来9月20日能发售了。回过头来,作为小说作者和文评组成员,我个人对春物的小说可能更多的考虑不是放在剧情本身的优缺点上,当然会稍微谈一些,但不会作为这一期的主题。

对于这一期,我还是想谈一谈春物成功的原因,以及一些说法中提到的,春物映衬出来的整个日本轻小说市场上的一些问题或者倾向。是否真的是因为同行衬托的好,才让春物就这么出众的走了出来,还是春物作品本身拥有其他作品不能够比肩的内容,才使得春物能够大获成功。



(春物的人设作画还算不错,虽然动画感觉有点点崩坏,但在小说版的插画上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


本源 青春类型小说的创作和春物的反其道而行

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春物的小说,非要谈原因的话,大概是我认为这本小说太过「青春臆想」了。甚至可以这么说,作为商业化创作的作品,他拥有商业化小说的一切要素,却并没有做好核心层次观众那种「一部带来思考的作品」所需要的作品核心魅力。

当然,我想这话说出来可能很多春学家就准备在我的评论区里和我痛痛快快的对喷一番。先别着急,作为日式轻小说,春物拥有一个日式轻小说都常拥有的商业套路——即特点丰富到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作品撰写的人物。

角色作为作品核心推动情节发展和冲突体现,让观众对角色的爱恨情仇或起承转合牵肠挂肚,这本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正常应该要做到的那个级别。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我想不会有人因为鲁滨逊而爱上《鲁滨逊漂流记》,也不会因为直子而爱上《挪威的森林》。所以自然春物的角色塑造的丰富,人设饱满富有张力,有关于人物的展开丰富而又为人物本身服务,是在一个合理范围和合理水平的。



(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摆脱角色对作品的影响, 但轻小说是可以利用角色重新推动作品来使得作品畅销的,就比如我们常说的名作之壁《IS》)


从角色本身出发去谈春物,可以说春物在青春恋爱喜剧这个框架下确实创作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主要人物。不论是大老师那种带有自我价值观的批判世界法则,还是雪乃那种「作为优等生的烦恼和压力」,亦或是由比滨的「友谊论」都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角度对应下去的一类人。

所以当读卖新闻评价他是「一个人的孤单也不那么差劲」的时候,我姑且是明白有很大一个数量级的人可能在这个故事中对角色的所作所为和角色体现出来的特点有一个相当大的共鸣了,尽管这个故事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个真的。

可共鸣并不能代表什么,一个角色的想法和所作所为与读者产生共鸣应该作为小说本身面对其受众面的基本要求,并不应该作为一种卖点和推销手段来成为这部作品优秀的原因。撇开这个共鸣之后,春物这部作品虽然作为青春小说题材,却无法避免的出现了「我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青春」和「青春的要素+社会繁杂的道理=一锅香喷喷的『青春恋爱物语』」这种国产青春片才会犯的错误。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角色的遭遇和想甚至是经历,如果换成是一个进入社会的人说出来,可能大家的共鸣程度,应该就没有「一个高中生嘴里说出来这种话,好像当年自己的青春啊」这样来的高。毕竟当年谁都中二过,而看到自己中二的那点幻想融合曾经共同经历过的记忆外加一些社会本身对这个题材的想法混合起来的杂烩汤,谁喝的都很香。




(毕竟这是在用一个高中生的角度去写一本《东京女子图鉴》,去指望用这种方法加强所谓的共鸣感,真的多少有点片中提到的「高二病」的感觉)


当然,一味地攻击这个方面并没有什么用,作为商业化轻小说,春物选择了一个相当反其道而行的表现方法。标榜着青春恋爱喜剧,却并不是以「恋爱」作为剧情的主要架设结构。或者换句话说,除了开头那些部分带有浓浓的恋爱风格,之后卷的内容更像是三个人在这样的恋爱修罗场中共同经历社会与自身那点冲突和带来的影响形成的故事。再或者,引用春物厨的话说,应该是三个人各自找回自己的过程。

在这一点上,春物的角色塑造和冲突感是相当的完美且成功的,读者并不会将他们与国产青春片对比,或者说即便对比也能够认同春物在青春讲述上大于国产同类型动画或者电影的这一事实。读者也会相信春物这样的作品相比起如《凉宫春日》,如《摇曳百合》,如《轻音》这种片子或者如《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约会大作战》,甚至是《白色相簿》都有所提升和高水准表现,大概这就是厨之间大战的由来吧。

抛开作为讨巧所使用的「杂烩汤融合机制」之后再去评价春物,就会发现其实本质上他也只是一个使用了类似手法,创作一个类似故事的小说而已。但为什么要说他反其道而行,我想这可能还得联系当时的作品环境来看待。




我估计这会儿应该有人说,12年和13年的「这本轻小说真厉害!」排行榜第一名都是SAO这个奇怪的玩意儿,为什么我大春物就比他低了吗?谈到这个问题,可能就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间点。

春物一开始并不是以现在的这个创作风格和思想开始创作的,可能那时候的春物应该还有一股浓浓的恋爱轻喜剧的味道。于是乎在故事创意比较新颖,角色特点比较鲜明,头一回把刷刷刷游戏讲得这么义正言辞,同时还在倒数部分来一个阴谋论顺带涉个黄的故事,确确实实能够把那会儿还没有什么特别大亮点,甚至是一开始就是一副现在初高中生写轻小说一贯套路的「愤世嫉俗」体作为开头的春物从排行榜上打下去。

不得不说,虽然「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的这个榜单是按照大众趋向和销量作为综合参考最后形成的榜单,但就凭这两个理由将春物放在十五名和第六名的位置,我想也并不过分。


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春物最后还是超过了同期的那些小说呢?这里面也有春物自己的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春物后期的创作风格更像是三个人不断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暴露自己的问题,最后将自己的问题作为一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

摆脱了单纯的恋爱轻喜剧的剧情之后,春物的整个剧情走向开始偏向一种「往作品本身铺设深度的」方向运动。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从观众的反映情况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包括「真物」这一概念的提出,包括由比滨最后的诉求,以及雪乃家庭给雪乃带来的压力和雪乃自己摆脱「依赖」自己走向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的剧情偏向本身比那些从头到尾都只是遵循一种套路,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将某种能够合理融合在剧本里的概念拿出来强行进行一个升华的感觉要好许多。

于是乎,春物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比较反其道而行的办法去创作他的作品,最后体现出来了也是这样创作所产生的一种催化效应——当读者单纯认为这部小说只是一种恋爱轻喜剧发展的势头发展下去时,突然间又能够变化成一种让读者们能够接受的一种相对比较完美的表现办法,最后不论粉也好还是路人也好,当看到作品围绕着丰满的角色特点进行一个角色冲突关系和角色自身特点上的升华的时候,这篇作品他们自然就无法拿出更好的理由将拒之门外。

因为这样的创作风格,使得作品本身显得更加有深度,和别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感觉不一样,最后也自然而然的获得了观众更高的口碑评价。


(春物生活 上述截图引用内容来自知乎用户Mungel白)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观众看透了你想要以这种方式来提升你的作品并体现出一种神作化的感觉的时候,观众便会选择结合之前你变化之前的内容和变化之后的内容进行一个衔接。此时因为前面交代故事的关系,角色本身那些应该在前面交代清楚地特点却因为一开始的线路不一样最后造成的作品本身没有衔接清楚,而一旦被人发现这种衔接不清楚,铺天盖地的违和感便会席卷观众的整个观感,即便是选择脑补也会觉得这个角色在很多地方显得「没有内容」或者「没有交代完成」。

这也是肥渡目前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如果他不能够通过十二卷或者之后的卷集将前面落下的一些设定还有后期补充进去的一些角色补完,并找好相应的冲突关系进行深造的话,我想这一波,肥渡是会翻车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谈,春物接下来的创作可能还有许多未知的变数在里面。春物目前十二卷的介绍已经公开,具体怎么发展可能在介绍里也卖了一个大大的关子,我想肥渡应该是打算在十二卷对这一层关系来一个了结。

如果就此了结,那么从我本人角度来说,许多埋下的暗线和角色不完整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诟病存在那边,直接影响整个十二卷最后与前面剧情衔接起来的关系。按照这个想法想下去,肥渡这样的创作风格多少给人一种「大老师自爆解决问题」的感觉。但究竟会不会闹成这样,我们也只能等待十二卷出来再做评价。



新路 是青春恋爱物语,还是商业运作守则?

对于肥渡这样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能否代表观众理想的青春恋爱物语,我想不同层面不同立场的观众应该早已经站好了自己的队伍,在这里说再多也只是表达自己主观的想法而已。

于是,撇开这些东西,我确实想谈谈春物作为一部轻小说运作上的一些东西。

作为轻小说IP的春物可以说在发售初期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印象里,如果只是单纯对大老师和其他两个角色之间旷日持久的恋爱喜剧来说的话,这小说本身就如同他的排名一样平淡无味。在多数都是套路的轻小说业内,春物如果没有后面的转变可能确实会造成很糟糕的影响。而春物恰好在后面的文本里改变了关于这本小说的定位,从旷日持久的恋爱轻喜剧变成了更像是回顾青春和思考现在的题材。

虽然这种中途改路的办法需要补充大量大量的内容,但目前的情况来看,春物补充的相对也比较优秀,是能够经得起观众阅读的。对于轻小说业内的从业者来说,在明知道作品无法在套路化的环境下生存下去,选择变化自己的思路开始继续创作可能对自己来说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路,但这样的做法需要用很庞大的后期内容来填充,并不适合每个人都这么操作。

作为商业化创作的作品,观察市场调整企划案再创作,本身也是自己对市场瞬息万变的一种适应的体现,我想在这一点上,春物可以作为一种商业化运作守则,供业内参考。




可再换句话说,如果说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对待那些从一开始追着春物往下看,看到后面发现画风越来越奇怪,以及周围的粉丝也开始变得奇怪的读者来说,能否接受春物开始变成一个这样倾向的作品,似乎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接着下去去看第十二卷的内容。对于小说来说,这样修改文章的主题来适应市场规则其实是一种断尾求生的办法。但市场会不会迎合这样的办法,作品本身是否适合这样的办法运作,最后呈现出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业者在阅读春物推敲春物成功原因是必须要想到的部分。对于商业化运作小说来说,本身反其道而行就是一种冒险,而这种冒险能否得到更大的收益,还要看业者如何推敲自己的作品来考虑接下来的创作方案,才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完备的解决办法。

一定程度上来说,春物的方法是成功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春物成功的方法,并不适合每一个作者。

以上,我是长弓手地鼠,欢迎读者与我进行讨论,或者是在留言区告诉我你们希望我能够以影评的方式解读哪一部动画作品或者哪一位鬼才,我将尽力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影片观赏体验。




QQ图片20190903184601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