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的背後 —— 扳機社風格的形成(一)

文章分類:輕之文庫專欄  作者:Zumby   發布時間:2017-09-08 14:15



2011年六月,GAINAX發布消息表示有五位動畫人已經退社。這五人是今石洋之,大冢雅彥,吉成曜,sushio,錦織敦史。這次退社事件,一方面宣告GAINAX正式走上了名存實亡的道路,另一方面也預示着另一家將在未來馳名世界的動畫會社的誕生,這家會社就是扳機社Trigger。隨着《小魔女學園》TV動畫的熱播,扳機社已經成為二次元粉絲津津樂道的話題。扳機社作品的內容當然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每個季度新動畫產生的大量新老婆在不斷刷新着大家的腦神經,但是搞事王敦子的故事仍然是很多人喜歡的話題。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扳機社的“風格”。從《斬服少女》,到《露露子》《小魔女學院》,還有動畫人博覽會時期的作品,扳機社給人的感覺是,它的作品是有風格的。這種風格可以讓人會讓人發出,“哇,這是扳機社的動畫”的感嘆。這種風格,是誇張而漫畫式的表現,是飽滿絢麗的爆炸和能量特效,也是遍布動畫各處不知道是什麼但是非常帥的四角星光芒。扳機社何以形成現在的風格?這種風格是偶然的形成,還是有其必然的發生?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扳機社的兩位核心動畫人,今石洋之和吉成曜。


左:今石洋之 右:吉成曜

與過去的照片對比,可以發現兩人都在逐漸發福。



跟扳機社聯繫最緊密的兩個名字就是“今石洋之”與“吉成曜”。前者因為GAINAX的首部次世代動畫《天元突破》而廣為人知,又憑藉酣暢淋漓的“邪道熱血動畫”《斬服少女》的超高時髦值徹底擺脫了宅社的“陰影”,收穫了作為“Trigger的今石洋之”的巨大人氣。後者自從《小魔女學院》在“動畫未來2013”登場以後就受到了極大關注,並憑藉小魔女OVA2和TV動畫實現了國際舞台的華麗登場。手握扳機社代表性作品的兩人,對扳機社的風格也有着巨大的影響。今石洋之和吉成曜兩個人能夠走到一起,協力創作,這絕不是一種偶然。今石洋之和吉成曜在成為監督之前,都是享有盛譽的原畫師。正是他們作為原畫師所追求的動畫藝術風格,讓他們兩人成為了殘酷的動畫世界的堅定戰友。



東京成長故事

今石洋之是一個70后,1971年在東京都日野市出生並長大。童年時代的他恰好趕上了元祖高達的熱潮。他從小就喜歡看各種機戰動畫,熱血戰鬥動畫。我們往往相信上世紀的御宅們更喜歡實踐自己的御宅興趣,雖然這可能僅僅是認知上的偏差。而今石洋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上世紀的實踐御宅。除了拼高達這樣的必備技能之外,今石洋之從小就有着畫漫畫的興趣。他從小學開始畫漫畫,到了高中更是把高中老師作為角色畫了對戰系漫畫,還在同學之間把漫畫拿去傳閱,可以說是很有搞事王的氣質了。今石洋之曾表示,在進入藝術大學之前,他並沒有想過真的要把御宅興趣變為職業。不過,說是這樣說,像他這樣打小就具備強烈的創作熱情的人,投身業界也應該也是他心目中的幾個潛在的選項之一吧。

加入GAINAX之前(1994),今石洋之以志宇舞的筆名發布的同人志


高中畢業之後的今石洋之,開始面臨人生之路的選擇。今石洋之做出的選擇是藝術大學。已經有創作經驗這一點當然是選擇藝術大學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今石洋之也是有確實的創作熱情的。他把創作視為自己的“獨特之處”,他不僅僅自認為“具備創作經驗”,更是“確信自己有創作的才能”。他就在這樣明確的自我判斷中,選擇了動畫之路。對於藝術大學的學習之路,今石洋之的評價是“很有幫助”。除了動漫和漫畫的知識,今石洋之也學習了實拍作品(如電影)的各種知識。涉獵各種視覺藝術領域讓今石洋之意識到了二次元創作與實拍創作的差距,動畫和漫畫所運用的一些技巧是無法加入到實拍中去的。這是開闊眼界的好事,但也是壓力的來源——今石洋之過去豐富的創作經驗在學校的許多科目中根本派不上用場。為了緩解無用武之地的壓力,今石洋之在就讀於藝術大學期間參與了很多同人志創作。在痛苦與喜悅交織的過程中,今石洋之或許意識到,他的歸屬終究還是在動畫和漫畫的世界中。畢業之後,今石洋之成功地加入了GAINAX,正式走上了動畫之路。


只見其兄,不見其弟的《暴走戰國史》原畫人員名單


吉成曜也是東京人,成長在東京都保谷市,出生在1971年,與今石洋之同齡。跟今石洋之不同的是,吉成曜雖然從小也有畫畫的經驗,也被認為是具有天賦,但是對他來說,畫畫算不上是一種興趣。他投身原畫行業,更多的是“環境使然”——這個環境,主要他的哥哥,吉成鋼。吉成鋼同樣也是當下業界的頂尖原畫。最近的出色表現就要數《傷物語劇場版I鐵血篇》中小人帶着燃燒中的阿良良木歷從樓上跳下的鏡頭了。當然,吉成鋼的表現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早在吉成曜進入設計職業選學院學習動畫技巧之前,他就已經作為原畫師出道了。沒錯,早在吉成曜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已經成為職業原畫師的兄長吉成鋼就把弟弟作為助手拉去參加了動畫工作。吉成曜作為原畫和中間畫參與的首部作品是《暴走戰國史 幽靈誕生》(暴⾛戦國史 スペクター誕⽣)。遺憾的是動畫中並沒有吉成曜的署名。吉成曜表示,直到他作為獨立的動畫人被公司雇傭之後,他才讓動畫的製作名單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在此之前作為兄長的助手而參與的作品基本是沒有署名的。高中畢業並上了職業設計學院之後,因為吉成曜的經驗確實豐富,也是因為學校教的教育不能滿足吉成曜的需求(吉成曜本人認為他接受的職業學校的教育是很敷衍的),吉成曜認為自己並沒有從設計學院中學到什麼。真正讓他不斷進步的,還是他自己從業過程中的鍛煉。

從職業學校畢業之後,已經具備原畫師經驗的吉成曜也“環境使然”地加入了動畫行業。只不過他並沒有像今石洋之那樣直接進入GAINAX,而是先進入了Madhouse。但是,僅僅在Madhouse工作了三個月,吉成曜就辭職跑到了GAINAX。至於原因,原來竟然是吉成曜投給GAINAX的簡歷不知為何沒有被看到。沒有收到回復的吉成曜以為自己慘遭拒絕,就跑到了Madhouse,哪知道GAINAX後來又發現了他的簡歷並且給他發出了邀請。想要在GAINAX工作的吉成曜也就無情地甩了Madhouse。至於吉成曜為何覺得GAINAX比Madhouse更好,原因還是“環境使然”——已經頗有資歷的兄長吉成鋼認為GAINAX會適合弟弟,這位弟弟就選擇了GAINAX。比較尷尬的是,吉成曜當時從Madhouse辭職的借口是“自認為並不適合動畫工作”。不知道Madhouse發現吉成曜在GAINAX大放異彩之後,是什麼心情。


雖然有着不同的契機,兩個人最終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進入GAINAX之前,今石洋之和吉成曜兩人似乎是“相反”的。今石洋之從小就具備御宅氣質,對二次元創作既有興趣又有實踐,按部就班地走完了教育歷程,在大學中獲益頗多之後,加入了GAINAX。吉成曜對於動畫創作的興趣則一直有限,更多是被動地選擇了動畫之路,從職業學校中獲得的知識也遠不如個人的鍛煉來得重要。吉成曜加入GAINAX也頗具被動性的偶然性,不想今石洋之那樣順利和直接。這種種不同之下,最根本的差別或許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一次訪談中,吉成曜形容今石洋之“有讓他人愉快的興趣”,而他自己則僅僅是着迷於動畫的技巧。當然,這絕不是說今石洋之並不重視技巧。只不過,今石洋之始終重視着“與人同樂”,其結果也就是他對全方位的動畫創作的積极參与。更多重視技巧的吉成曜,則顯得內斂的多,也因此往往做出“環境使然”的關鍵人生抉擇。



作畫的今石洋之 meets 吉成曜


磯光雄,松本憲生,沖浦啟之,田邊修,大平晉也,等等….八十年代末於《THE八犬傳》登場的這些原畫師支撐起了動畫的新紀元,也引起了尚未入行的今石洋之與吉成曜的注意


加入GAINAX之後,兩人的心態也已依舊反映着兩人的性格。吉成曜雖然不像今石洋之那樣對動畫的方方面面充滿熱情,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他對業界漠不關心。吉成曜是很在意動畫行業的技術層面的。吉成曜是1992年加入GAINAX的。在加入GAINAX之前,《THE八犬傳》和《祖先大人萬歲》所標誌的新一代真實系原畫的登場就引起了吉成曜的注意。同時,吉成曜也見識過《王立宇宙軍》令後來者難以企及的完成度。敬佩之情下,初入社的吉成曜擔心的是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夠跟上GAINAX的步伐。不過之後吉成曜可能發現自己過於擔心了。首先,正如很多從業者所說,GAINAX是個比較閑的公司,自身企劃不多,員工也可以較為自由的為從其他會社攬活。當然,等EVA開始製作之後,GAINAX也就閑不下來了。其次,進入GAINAX的吉成曜意外地發現,同輩人對動畫的了解以及繪製原畫的水平相當有限,大多不如自己。不管這種霸氣的觀點究竟是真實地反映了業界存在的人才不足問題,還是反映了吉成曜實在太厲害,總之吉成曜無疑是很快在GAINAX站穩了腳跟,然後在EVA的TV動畫中大放異彩,為人熟知。

大學畢業之後,1995年,今石洋之加入了GAINAX。跟吉成曜相反,今石洋之入職是時比較有自信的,然後他就發現自己低估了動畫製作的難度。身為同人和職業漫畫作者、,今石洋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畫畫,但是作為職業動畫人,則要遵循來着人設,分鏡,作監等方方面面的要求進行創作,這讓今石洋之感到非常不適應。今石洋之加入GAINAX之後參與了EVA的中間畫工作。還未能適應職業動畫工作環境的今石洋之在製作EVA的過程中感受到的只是深深的無力,最終失去了作為同人志和漫畫作者時那種對自身創作能力的自信感,開始了一段鬱郁不得志的時光。與此同時,在製作EVA的過程中,今石洋之意識到了吉成曜的存在。

不過,在繼續談及兩人的關係之前,有必要解說一下今石洋之“意識”到吉成曜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作畫廚”這個概念的存在感在國內動畫圈似乎是2013年才開始較高速發展的,給人一種新生事物的感覺。不過事實上作畫廚在日本“古已有之”。現在作畫愛好者的交流和傳播都依賴於網絡,不過在上個世紀網絡尚未興起和發達時,日本的很多御宅族就已經通過錄像帶等手段交流他們對動畫作畫的愛好了。今石洋之就是這麼一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畫廚。進入GAINAX成為中間畫畫師之前,他已經對作畫有了相當了解,知道了很多知名的原畫師。在GAINAX內部,磯光雄,本田雄,增尾昭一,平松楨史 …… 等等在業內如雷貫耳的名字應該不會令他感到陌生。換言之,進入GAINAX的今石洋之可以說是一個追星族,一位得意於自己很了解GAINAX的偶像們的追星族。

身為作畫廚的今石洋之,在因為製作EVA而看到了吉成曜的原畫時,深感震驚。他吃驚地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這樣一位原畫的存在 —— 熟知最頂尖的原畫師某種意義上是作畫廚的“理所應當”,起碼今石洋之是這麼認為的。更重要的是,相比那些長輩的原畫大師,吉成曜其實只是今石洋之的同齡人。此時今石洋之還籍籍無名,沒有自己的風格,吉成曜卻已經與那些名原畫“平起平坐”。也是因此,吉成曜帶給今石洋之的震撼,可以說是特殊的。就這樣,因為作畫,吉成曜和今石洋之相遇了。當然,客觀上說,此時今石洋之只是單方面地敬佩着,以及些許羨慕着,吉成曜,因為吉成曜此時還完全沒有注意到今石洋之這位後輩的存在——雖然是同年出生,不過因為今石洋之入社晚的多,所以他是吉成曜的後輩,兩個人也難免缺乏交流。兩人發生相互交流,還要是以後的事情了。

不過這裡還有個問題,吉成曜究竟有着怎樣引人注目的作畫,令今石洋之為之側目呢?



節奏就是“慢-快-慢”(上)

吉成曜是一位很容易——雖然不如今石洋之那樣容易——給人產生深刻印象的畫師。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吉成曜風格成熟之後那華麗的令人眩目且有着相當固定的風格的特效。這種特效經常展現在爆炸中。明暗鮮明、輪廓確切的爆炸以充滿立體感的形態,有時向屏幕方向圓形突進,有的時候又向多個角度展開(下圖)。爆炸的展開不僅有一次,而是有多次,多層;爆炸的煙霧多次反覆地以高速展開,同時體積也不斷擴大,如同是開花一般,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美感體驗。


多角度層層展開的爆炸。大家可以從爆炸中找到比較明確的方向感,因為爆炸的煙霧有比較明顯的突出方向——比如特別的尖銳的霧團或橢圓形、錐形的霧團,都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吉成曜特效的美感也在於他對於“碎片”的處理。說是“碎片”,其實,也可以是碎的土塊,碎的火花,碎的光……重要的是,吉成曜對於特效中的細碎之物,有一套處理的風格。從下圖的光,氣體碎片和爆炸陰影中,都可以看到這些細小物呈現弧形,多個弧線相互交錯構成枝丫的形狀,同時枝丫上又布有一些鋸齒。弧線的方向體現運動的方向,而弧線構成的枝丫或曲折(左)或圓潤(右上)的變化也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速度或者說力度。曲折時速度感覺更加緩慢,圓潤的形狀則顯得快速,吉成曜的特效看起來相似,細查之下則會發現其豐富。運用這種“枝丫”形狀的絕不止吉成曜一個,但是吉成曜的“枝丫”的規整,豐富和速度感給他的特效增添的華麗感受是難以比擬的。


吉成曜用枝丫狀的特效來表現各種細小物,比如光,煙霧,爆炸陰影和土塊,顯得頗為銳利


但是,吉成曜在EVA時期的創作並沒有特別體現後期的這些特效特徵。EVA中吉成曜運用的特效方式,雖然在“碎片”的處理上有一些相似的例子(下圖右下),但總的來說還是遵循的老一輩金田系形成的特效風格(下圖左下及右上)。有沒有什麼特徵是吉成曜從EVA時就具有,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呢?筆者認為,這一以貫之的風格應當是吉成曜作畫中蘊含的“慢-快-慢”的節奏感。“慢-快-慢”也就是說,動作的幅度在某個階段感覺很大,很快,到了某個階段又感覺很小,很慢。這種作畫的方式可以說非常普遍,但吉成曜的“慢-快-慢”,正如他的特效一樣,在大抵相似的速度感中,卻極富變化。


右下角的碎光與前圖右下僅有些許的相似;但是左圖和右上圖中整個煙霧的構成或圓潤或尖銳,並沒有後期以不同的橢圓和錐形煙霧顯示出不同力度感的特徵。同時煙霧輔之以大片的並不銳利的陰影或僅僅添加上與煙霧整體輪廓類似的鋸齒陰影,並沒有吉成曜後期陰影或高光處的巧妙銳利感。


“慢-快-慢”真是一個粗糙的形容,這種粗糙當然體現出筆者水平的不足。不過,儘管如此,“慢-快-慢”這種形容多少還是切中了一些吉成曜動作風格的重點。若問為何,或許今石洋之對吉成曜風格的間接評價,可以體現吉成曜的“慢-快-慢”風格的特殊性。在一次訪談中,今石洋之提及了如下前輩原畫大師,認為吉成曜的風格源自於他們:金田伊功,大張正己,宇都宮理,梅津泰臣,沖浦啟之。這些名字放在一起,其實頗為令人訝異。通俗地講,金田伊功,大張正已的作畫,往往是以“間斷”“誇張”著稱,而宇都宮理,梅津泰臣和沖浦啟之則是“連貫”“寫實”的象徵。不過儘管如此,金田伊功大張正已仍然非常不同;同為真實系的宇都宮理,梅津泰臣和沖浦啟之的表現有時甚至會“南轅北轍”。形容一個人濃縮這幾種風格,就如同是說一個人同時汲取自然主義繪畫和野獸派的營養,把巴洛克音樂和搖滾融合在一起——這一切當然不是不是可能,正如原畫大手今石洋之對於吉成曜的評價也一定是有的放矢的。吉成曜的“慢-快-慢”,以及“快-慢”變化中包含的多變性,或許正是他融合多種差異巨大的原畫師的技巧的結果。這種風格在日後直接影響了動畫未來版《小魔女學院》的誕生。

(待續)




QQ圖片20190903184601


加載中, 請稍後
頭像
表情
發表書評 發表評論
后再評論, 沒有賬號請先 註冊

評論成功

0條評論
只展示書評
加載中, 請稍後

后再評論, 沒有賬號請先 註冊

表情
輸入滿200字時可切換書評發送